红日三竿

红日三竿,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红日三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óng rì sān gān
成语注音
ㄏㄨㄥˊ ㄖㄧˋ ㄙㄢ ㄍㄢ
成语正音
竿,不能读作『ɡǎn』。
成语简拼
HRSG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紧缩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紅日三竿
成语辨形
竿,不能写作『杆』。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成语用法

作宾语、状语;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相关成语

近义词

日高三丈、日出三竿

反义词

半夜三更

成语接龙

1、红日三竿→竿头日进→进可替否→否终复泰→泰山梁木→木坏山颓→颓垣断堑→堑山堙谷→谷马砺兵→兵荒马乱→乱世英雄→雄文大手→手舞足蹈→蹈故习常→常胜将军→军不血刃→刃树剑山→山高水低→低声细语→语重心沉→沉冤莫雪→雪窗萤几→几尽一刻→刻苦耐劳→劳思逸淫

2、红日三竿→竿头日进→进善惩奸→奸淫掳掠→掠美市恩→恩深义重→重义轻生→生花之笔→笔头生花→花貎蓬心→心不应口→口干舌焦→焦眉皱眼→眼花心乱→乱七八遭→遭时不偶→偶一为之→之死靡二→二缶锺惑→惑世盗名→名垂后世→世道人心→心血来潮→潮鸣电掣→掣襟露肘

3、红日三竿→竿头日进→进退双难→难于上天→天工人代→代拆代行→行不从径→径情直行→行尸走骨→骨肉团圆→圆孔方木→木坏山颓→颓垣废井→井井有方→方领矩步→步雪履穿→穿凿傅会→会家不忙→忙中有失→失魂荡魄→魄荡魂摇→摇嘴掉舌→舌桥不下→下回分解→解甲归田

4、红日三竿→竿头日进→进退无路→路见不平→平地楼台→台阁生风→风清月白→白屋之士→士农工商→商彝夏鼎→鼎鱼幕燕→燕妒莺惭→惭凫企鹤→鹤骨松姿→姿意妄为→为德不终→终南捷径→径情直行→行者让路→路人皆知→知过能改→改柱张弦→弦无虚发→发扬蹈励→励精求治

5、红日三竿→竿头日进→进退无门→门户之争→争鸡失羊→羊入虎群→群龙无首→首屈一指→指山卖磨→磨砖作镜→镜分鸾凤→凤楼龙阙→阙一不可→可乘之隙→隙大墙坏→坏法乱纪→纪群之交→交浅言深→深猷远计→计日以待→待字闺中→中道而废→废寝忘餐→餐云卧石→石火风灯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

(2)…村人多寄宿其中,王亦在焉。既晓,睡者尽去,红日三竿,王始起,逡巡欲归。见草际金钗一股,拾视之,镌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成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红日三竿”几个大字。

(2)露露不会写成语“红日三竿”的最后一个字。

(3)文安县第五中学的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红日三竿”。

(4)小敏写不出成语“红日三竿”,导致语文测试才97分。

(5)远忠大哥哥给桂荣和湘庭介绍了“红日三竿”的历史典故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

分字解释

红:hóng 1、<名>本为粉红色、浅红色;后泛指红色。《孔雀东南飞》:『红罗复斗帐。』2、<名>红花,花。《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gōng<名>通『工』,指妇女从事的手工劳作。

日:rì 1、<名>太阳。《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2、<名>白昼;白天。《荆轲刺秦王》:『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名>一昼夜;一天。《垓下之战》:『尝一日千里,不忍杀之。』[又] 每天;天天。《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又] 一天天地。《涉江》:『鸾鸟凤皇,日以远兮。』4、<名>日子;时间。《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5、<名>往日;从前。《左传·襄公三年》:『日君乏使,使臣斯司马。』6、<名>他日;以后的某一天。《列子·汤问》:『日以偕来,吾与若俱观之。』

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竿

竿:gān竿子:钓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红:《未集中·糸字部》《广韵》户公切《集韵》《韵会》《正韵》胡公切,□音洪。《说文》帛赤白色。《释名》红,绦也。白色之似绦者。《论语》红紫不以为亵服。〈疏〉红,南方间色。又地名。《左传·昭八年》大蒐于红。〈注〉红,鲁地。又草名。《尔雅·释草》红,茏古。〈注〉俗呼红草为茏鼓,语转耳。又《集韵》沽红切《正韵》古红切,□音公。与功通。《史记·文帝纪》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注〉服虔曰:当言大功、小功。又与工通。《前汉·郦食其传》红女下机。〈注〉师古曰:红,读曰工。又《集韵》古巷切,音降。绦或作红。《前汉·外戚恩泽侯表》孝平二十二人,有红侯。〈注〉师古曰:疑红字当为绦。刘攽曰:今有红县,音降。红亦有降音。

日:《辰集上·日字部》《唐韵》《正韵》人质切《集韵》《韵会》入质切,□音□。《说文》实也。太阳之精不亏。《博雅》君象也。《释名》日,实也,光明盛实也。《易·乾卦》与日月合其明。又《系辞》县象着明,莫大乎日月。又《说卦》离为火为日。《周礼·天官·九□注》日者天之明。《礼·祭义》日出於东。《史记·天官书注》日者,阳精之宗。《前汉·律正志》日合於天统。《后汉·荀爽传》在地为火,在天为日。《淮南子·天文训》火气之精者为日。又《书·舜典》协时月正日。〈传〉合四时之气节,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齐一也。又《洪范》五纪,三曰日。〈传〉纪一日。〈疏〉从夜半以至明日夜半,周十二辰为一日。又《礼·曲礼》外事以刚日,内事以柔日。〈疏〉十日有五奇五偶,甲丙戊庚壬五奇为刚,乙丁己辛癸五偶为柔也。又《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注〉迎长日者,建卯而书夜分,分而日长也。又《左传·文七年》日卫不睦。〈注〉日,往日也。又《左传·桓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注〉皆典正数者。又《史记·日者传注》卜筮占□时日,通名日者。又《集韵》而力切,音眲。义同。又《韵补》叶而至切。《李嵩·述志赋》审机动之至微,思遗餐而忘寐。表略韵於纳素,托精诚於白日。《类篇》唐武后作□。

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竿

竿:《未集上·竹字部》《广韵》古寒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寒切,□音干。《说文》竹梃也。《诗·卫风》籊籊竹竿。《史记·货殖传》竹竿万个。又竿牍。《庄子注》竹□为书。又地名。《水经注》卫县有竿城。又与干通。《后汉·董卓传》僭拟车服,时人号竿摩车。〈注〉竿摩,犹干劘也。言其相逼近也。又《集韵》古旱切。与干同。箭笴也。又《集韵》居案切,音旰。衣架。《尔雅·释器》竿谓之箷。又叶经天切。《白居易·悟真寺诗》或时泄光采,夜与星斗连。中顶最高峯,拄天青玉竿。又叶公旦切。《刘琨·答卢谌诗》亭亭孤干,独生无伴。绿叶繁缛,柔条修罕。朝采尔实,夕捋尔竿。竿翠丰寻,逸珠盈椀。又《字汇补》居旱切,干上声。《谢灵运诗》不怨秋夕长,恒苦夏日短。濯流激浮湍,息□倚密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