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山越海

山越海,越过山海。指长途跋涉。

逾山越海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ú shān yuè hǎi
成语注音
ㄧㄩˊ ㄕㄢ ㄩㄝˋ ㄏㄞˇ
成语简拼
YSYH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逾山越海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越过山海。指长途跋涉。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旅行等

相关成语

近义词

跋山涉水

成语接龙

1、逾山越海→海涵地负→负德辜恩→恩荣并济→济弱锄强→强自取柱→柱小倾大→大张其词→词约指明→明罚敕法→法轮常转→转败为成→成人之美→美芹之献→献愁供恨→恨海难填→填街塞巷→巷尾街头→头足倒置→置之不理→理所当然→然荻读书→书香人家→家喻户习→习非成俗

2、逾山越海→海枯见底→底死谩生→生花之笔→笔下生花→花残月缺→缺吃少穿→穿花蛱蝶→蝶意莺情→情有独钟→钟皷之色→色色俱全→全心全意→意合情投→投其所好→好丹非素→素车白马→马龙车水→水陆杂陈→陈古刺今→今月古月→月晕而风→风尘仆仆→仆仆风尘→尘羹涂饭

3、逾山越海→海市蜃楼→楼船箫鼓→鼓舌扬唇→唇鎗舌剑→剑气箫心→心惊胆落→落雁沉鱼→鱼贯雁比→比肩继踵→踵迹相接→接三连四→四角俱全→全神关注→注玄尚白→白纸黑字→字字珠玉→玉漏犹滴→滴水成河→河落海干→干巴利脆→脆而不坚→坚忍不拔→拔十得五→五雀六燕

4、逾山越海→海市蜃楼→楼船箫鼓→鼓舌摇唇→唇齿相须→须眉交白→白叟黄童→童颜鹤发→发人深省→省吃细用→用天因地→地下修文→文过遂非→非常之谋→谋财害命→命里注定→定国安邦→邦家之光→光辉灿烂→烂漫天真→真凭实据→据义履方→方兴未艾→艾发衰容→容头过身

5、逾山越海→海市蜃楼→楼阁亭台→台阁生风→风雨不改→改过自新→新益求新→新婚燕尔→尔雅温文→文修武备→备位充数→数不胜数→数黑论黄→黄发鲐背→背碑覆局→局外之人→人去楼空→空腹高心→心中无数→数见不鲜→鲜衣怒马→马鹿易形→形只影单→单枪独马→马上看花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逾山越海”几个大字。

(2)成济叔叔给韵晴和芦邻讲述了“逾山越海”的成语故事。

(3)铭铭写不出成语“逾山越海”的拼音。

(4)渭源县莲峰中学的段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逾山越海”。

(5)小开不会写成语“逾山越海”的最后一个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齐书·高帝纪上》:『人迹罕至者,莫不逾山越海,北面称蕃。』

分字解释

逾:yú 1、<动>越过。《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2、<动>超过。《童区寄传》:『去逾四十里。』3、<形>过分的。《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yù<副>通『愈』,更加。《阎典史传》:『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逾急。』yáo<形>通『遥』,远。《后汉书·班超传》:『延颈逾,三年于今,未蒙省录。』

山:shān(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一座山;高山。(2)形状象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指山墙:房山。(5)姓。

越:yuè 1、<动>越过。《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2、<动>到;及。《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待兴。』3、<动>传播;传扬。《叔向贺贫》:『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4、<形>高亢;激扬。《石钟山记》:『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5、<副>更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6、<名>古代对南部或东南部民族的统称。《过秦论》:『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海:hǎi 1、<名>百川汇聚处;大海。《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名>大湖。《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3、<名>比喻事物多而广。《游黄山记》:『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海客] 1、航海的人。2、浪迹四方的人。

逾:《酉集下·辵字部》《唐韵》羊朱切《集韵》《韵会》容朱切《正韵》云俱切,□音俞。《玉篇》越也,远也,进也。《书·禹贡》逾于洛。又《秦誓》日月逾迈。《正韵》或作踰、隃。

山:《寅集中·山字部》《广韵》所间切《集韵》《韵会》师间切《正韵》师奸切,□与删音同。《说文》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释名》山,产也。产万物者也。《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书·禹贡》奠高山大川。《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周礼》谓之镇。《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经》山分东西南北中五经。南则自蜀中西南至吴越诸山界。西则自华阴嶓冢以至崑仑积石诸山,今陇西甘肃玉门外,其地也。北则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门诸山,是禹贡冀雍两州之境也。东则自泰岱姑射沿海诸境,则禹贡青州齐鲁之地也。见《读山海经语》。又连山,古易名。《周礼·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注〉似山之出内气也。又姓。古烈山氏之后。又公山,复姓。又《集韵》《韵会》□所旃切,音仙《诗·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坚。又《孔子·丘陵歌》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按山在删韵,古转声寒删先通,则非止叶音矣。又叶疏臻切,音甡。《班固·东都赋》吐焰生风,欱野歕[音pēn]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与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见。考证:(《尔雅·释山》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是为五岳。《郑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谨按是为五岳非尔雅原文。镇名山安地德者也是周礼注非尔雅注。谨将是为五岳改作周礼谓之镇,以起注文。

越:《酉集中·走字部》《广韵》《集韵》《韵会》□王伐切,音粤。《说文》度也。《玉篇》踰也。《易·系辞传》亲而不越。〈注〉各得其序,不相踰越。《礼·曲礼》戒勿越。〈疏〉戒慎毋得踰越。又《书·太甲》无越厥命。〈传〉越,坠也。《左传·僖八年》恐陨越於下。〈注〉陨越,颠坠也。又於也。《书·高宗》越有雊雉。〈传〉越,於也。《诗·□风》越以鬷迈。〈传〉越,於也。又远也。《书·泰誓》予曷敢有越厥志。〈注〉越,远也。又瑟下孔为越。《仪礼·乡饮酒礼》二人皆左何瑟,后首挎越。〈注〉越,瑟下孔也。《礼·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按《仪礼》《礼记》越皆如字读。《字汇》音活,非是。又躐也。《礼·王制》越绋而行事。〈注〉越,犹躐也。又《礼·缁衣注》越之言蹷也。又散也。《左传·昭四年》风不越而杀。〈注〉越,散也。又《尔雅·释言》越,扬也。〈注〉谓发扬。《周语》汨越九原。〈注〉越,扬也。《晋语》使越于诸侯。〈注〉发声闻也。又迂也。《鲁语》越哉,□孙氏之为政也。〈注〉越,迃也。又失也。《淮南子·精神训》嗜慾者使人之气越。〈注〉越,失也。又国名。《左传·宣八年》盟吴、越而还。〈注〉越国,今会稽山阴县也。《吴越春秋》少康封其庶子於越。又姓。《史记·管晏传》越石父。《潜夫论》越象。又布名。《后汉·马皇后纪》白越三千端。〈注〉白越,越布。又与粤通。○按《史记》南越、东越,汉书作粤。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户括切,音活。《礼·礼运》越席疏布。〈注〉越席,翦蒲也。《左传·桓二年》大路越席。〈注〉越席,结草。《广韵》或作趏。又《韵补》叶兪芮切。《曹植·王粲诔》人命靡常,吉凶异制。此欢之人,孰先陨越。又叶鱼橘切。《□琳·玛瑙勒赋》瑰姿玮质,纷葩艳逸。英华内照,景流外越。

海:《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呼攺切《集韵》《韵会》许亥切,□音醢。《说文》天池也。以纳百川者。《释名》海,晦也。主承秽浊水,黑如晦也。《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又环九州为四海。《书·禹贡》四海会同。《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又物产饶富为陆海。《前汉·东方朔传》所谓天下陆海之地。又天海,星名。《甘氏星经》天海十星,在壁西南。又州名。《广韵》禹贡徐州之域,七国时属楚,秦为薛郡,汉为东海郡。后魏为海州。又《韵补》叶虎洧切,音喜。《诗·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又叶火五切,音虎。《陆云·陆丞相诔》靖共夙夜,匪宁匪处。经始绵绵,滂沱淮海。《集韵》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