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指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道:事物发展的规律。既有阴,又有阳,这就是道,即事物发展的规律。

一阴一阳之谓道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ī yīn yī yáng zhī wèi dào
成语简拼
YYYYZWD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一陰一陽之謂道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阴、阳:指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道:事物发展的规律。既有阴,又有阳,这就是道,即事物发展的规律。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一阴一阳之谓道”几个大字。

(2)风风写不出成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拼音。

(3)湘蓝大哥哥给碧窈和烨妍讲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典故。

(4)小静不会写成语“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最后一个字。

(5)长沙县实验中学的顾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一阴一阳之谓道”。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分字解释

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阴:yīn 1、<名>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形>昏暗。《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名>事物的影子。《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4、<形>阴冷;寒。《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5、<副>暗地里;秘密地。《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6、<名>古代哲学概念。与『阳』相对。[阴德] 暗中做好事。[阴权] 暗地谋划的策略。[阴事] 秘密之事。

阳:yáng 1、<名>太阳;阳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乃暴以秋阳,威以夏日。』2、<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3、<形>温暖。《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4、<动>装作;假装。《记王忠隶公翱事》:『皆阳应曰:「诺」。』5、<名>古代哲学概念,与『阴』相对。

之:zhī 1、<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谓:wèi 1、<动>告诉;对……说。《鸿门宴》:『请往谓项王,言沛公不敢项王也。』2、<动>说。《石钟山记》:『因得观所谓石钟山者。』3、<动>叫做;称为。《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之华山。』4、<动>以为;认为。《赤壁之战》:『愚谓大计不如迎之。』5、<动>是;说的是。《醉翁亭记》:『太守谓谁?』

道:dào 1、<名>路;道路。《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又] <动>取道;道经。《鸿门宴》:『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指南录>后序》:『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2、<名>途径;方法;措施。《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名>规律;法则。《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4、<名>道理;事理。《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5、<名>道德;道义。《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6、<名>学说;主张。《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7、<动>说;谈论。《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好。』8、<动>通『导』,引导。《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9、<动>通『导』。疏通。《尚书·禹贡》:『九河既道。』《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10、<名>古代行政区划名。唐代初年全国划分为十道,道下辖州。明清则在省一级一级行政区域下设道,道下辖府,其长官就称为道或道员、道台。《左忠毅公逸事》:『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11、<名>简称道家、道教。《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12、<动>以为。《灌园叟晚逢仙女》:『他还道略看一会就去,谁知这厮故意卖弄。』13、<介>从;由。《管子·禁藏》:『凡治乱之情,皆道上始。』14、<量>元稹。《望喜驿》:『一道月光横忱前。』[道心] (1)犹言道德观念。(2)悟道之心。[道学] (1)道家的学说。(2)指理学,即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家为主体的思想体系。[道眼] 指抉择真妄的能力。[道义] (1)道德和义理。(2)道德和正义。[道艺] 学问与技能。

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阴:《戌集中·阜字部》与阴同。见《字汇补》□字注。(阴)(古文)霒侌□□□瘖《唐韵》《集韵》《韵会》於今切《正韵》於禽切,□音音。《说文》闇也。《释名》阴,荫也,气在内奥荫也。《玉篇》幽无形,深难测谓之阴。《易·坤卦》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礼·月令》百官静事毋□,以定晏阴之所成。又《周礼·天官·内宰》以阴礼敎六宫。〈注〉阴礼,妇人之礼。又《内小臣》掌王之阴事阴令。又《地官·大司徒》以阴礼敎亲,则民不怨。〈注〉阴礼,谓男女之礼。又阴晴。《诗·邶风》曀曀其阴。〈又〉以阴以雨。又《说文》山之北也。《书·禹贡》南至于华阴。又《说文》水之南也。《前汉·地理志》河东郡汾阴县。〈注〉介山在南。又《玉篇》影也。《晋书·陶侃传》大禹惜寸阴,吾辈当惜分阴。又《正字通》□背曰阴。杨修解曹娥□阴八字。又《前汉·郊祀歌》灵之至,庆阴阴。〈注〉师古曰:言垂阴覆徧於下。又《玉篇》默也。《战国策》齐秦之交阴合。又《诗·秦风》阴靷鋈续。〈传〉阴,揜軓也。《释名》阴,荫也。横侧车前,以阴笒也。又地名。《左传·襄九年》济于阴阪侵郑。又《昭十九年》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又《二十二年》帅师军于阴。《前汉·地理志》南阳郡阴县。〈注〉即左传下阴也。又汉有两阴山县。《地理志》西河郡阴山,又桂阳郡阴山。又山名。《史记·秦始皇纪》自楡中□河以东,属之阴山。〈注〉徐广曰:在五原之北。又姓。《广韵》管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其后氏焉。○按史记褚少孙龟筴传:阴兢活之,与之俱亡。索隐曰:阴,姓。兢,名也。是商时即有阴姓矣。又左传僖十五年: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注:饴甥,食邑于阴。战国策有阴□、阴姬,疑即出於此。又昭二十四年,阴不佞,以温人南侵。疑阴亦姓也。又《正字通》男子势曰阴。《史记·吕不韦传》私求大阴人嫪毐为舍人。又《逸周书》墠上张赤帟阴羽。〈注〉阴,鹤也。《玉篇》今作阴。《五音集韵》俗作□。《字汇》俗作阥。《字汇补》亦作□阴□。又《集韵》乌含切,音庵。本作闇,治丧庐也。《论语》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又《集韵》《韵会》□於禁切,音荫。《集韵》瘗藏也。《礼·祭义》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注〉阴,读为依廕之廕。又《诗·大雅》既之阴女,反予来赫。〈笺〉覆阴也。《韵会小补》荫,通作阴。又《正字通》音饮。古医方有淡阴之疾,俗作淡饮。又叶於容切,音雍。《诗·豳风》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笺〉凌阴,冰室。《扬子·太□经》日飞悬阴,万物融融。又叶於虔切,音烟。《黄庭经》上有□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又《韵会小补》本作殷。浅黑色也。亦作阴。《诗·小雅·我马维駰传》阴白亲毛曰駰。阴,浅黑色也。(阴)考证:(《战国策》齐秦之处阴合。)谨照原文之处改之交。(《诗·秦风》阴靷鋈续。〈传〉阴,揜轨也。)谨照原文轨改軓。(《逸周书》墠上张赤奕阴羽。)谨照原文赤奕改赤帟。

阳:《戌集中·阜字部》与阳同。见《字汇补》□字注。(阳)(古文)《唐韵》与章切《集韵》《韵会》余章切《正韵》移章切,□音羊。《玉篇》营天功,明万物谓之阳。《说文》高明也。又日也。《诗·小雅》湛湛露斯,匪阳不曦。〈传〉阳,日也。《左传·文四年》天子当阳。《礼·祭义》殷人祭其阳。〈注〉阳谓日中时也。《孟子》秋阳以暴之。又《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注〉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曰重阳。又《玉篇》双也。又月建。《尔雅·释天》十月为阳。《诗·小雅》岁亦阳止。又《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注〉气清而温阳。又《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又五月五日曰端阳,九月九日曰重阳,见《月令广义》。又《尔雅·释山》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诗·大雅》度其夕阳。〈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又水北也。《诗·大雅》在洽之阳。《谷梁传·僖二十八年》水北为阳。又《释名》丘高曰阳丘,体高近阳也。又《诗·豳风》我朱孔阳。〈传〉阳,明也。又《玉篇》清也。又《诗·周颂》龙旗阳阳。〈传〉阳阳,言有文章也。又《诗·王风》君子阳阳。〈传〉阳阳,无所用其心也。又《周礼·地官·大司徒》以阳礼敎让,则民不争。〈注〉阳礼谓乡射饮酒之礼。又国名。《春秋·闵二年》齐人迁阳。〈注〉阳,国名。《战国策》塞漏舟而轻阳侯之波。〈注〉博物志,晋阳国侯溺水,因为大海之神。又《春秋·昭十二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注〉阳即唐,燕别邑,中山有唐县。又县名。《史记·高祖纪》西过高阳。〈注〉属□留。又关名。《前汉·西域传》去阳关七千八百二里。又《左传·昭二十四年》公孙于齐,次于阳州。又阳城,山名。汉为县,属颍川郡。又古帝号。《史记·五帝纪》帝颛顼高阳氏。又《释名》立人,象人立也。或曰阳门,在前曰阳,两旁似门也。又《玉篇》伤也。又《庄子·达生篇》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注〉泆阳,鬼名。又《抱朴子·登涉篇》山中树能人语者,非树能语也,其精为之,名曰云阳。又昌阳,菖蒲别名。《韩愈·进学解》昌阳引年。又姓。《史记·司马相如子虚赋》阳子骖[音cān]乗[音chéng]。〈注〉古仙人阳陵。《广韵》周景王封少子於阳樊,后裔因邑命氏。又汉复姓,有二十二氏:欧阳、高阳、青阳、孙阳、子阳、周阳、泾阳、偪阳、梗阳、戏阳、鲑阳、叶阳、陵阳、鲜阳、栎阳、濮阳、太阳、老阳、安阳、成阳、朱阳、索阳。又通作扬。《礼·玉藻》盛气颠实扬休。〈注〉颠,读为阗。扬,读为阳。盛身中之气,使之阗满其息,若阳气之体物也。《释名》阳,扬也,气在外发扬也。又与佯同。《礼·檀弓》阳若善之。《前汉·高帝纪》阳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又音肠。《尔雅·释诂》阳,予也。〈注〉鲁诗云:阳如之何,今巴濮之人自呼阿阳。〈疏〉汉书艺文云:鲁申公为诗训,故是为鲁诗。其经云:阳如之何,申公以阳为予,故引之。《释文》阳,音肠。《五音集韵》俗作□。《字汇》俗作阦。《字汇补》亦作□阳氜。

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谓:《酉集上·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于贵切,音胃。《说文》报也。《徐曰》谓之是报之也。《广雅》说也。《广韵》告也,言也。《增韵》与之言也。《易·乾卦》何谓也。〈疏〉假设问辞,故言何谓。《诗·召南》求我庶士,迨其谓之。〈传〉但相告语而约可定矣。《左传·昭八年》子盍谓之。又《韵会》事有可称曰有谓,失於事宜不可名言曰无谓。《庄子·齐物论》今我则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前汉·景帝纪》奸法与盗,盗甚无谓也。又《正韵》非与之言而称其人亦曰谓,《论语》子谓子贱,子谓子产,是也。指事而言亦曰谓。《诗·召南》谓行多露,《小雅》谓天盖高之类,是也。称其言,亦曰谓。《论语》此之谓也,其斯之谓与,是也。又《正字通》援古释义而言亦曰谓。《易·临卦》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礼·乐记》明圣者述作之谓也。又《尔雅·释诂》勤也。《诗·小雅》心乎爱矣,遐不谓矣。〈笺〉谓,勤也。勤思君子也。又《广雅》使也。《玉篇》信也,道也。又姓。《万姓统谱》宋有谓准,太平兴国登科。《说文》本作□。考证:(礼乐记,圣明者述作之谓也。)谨照原文圣明改明圣。

道:《酉集下·辵字部》衟《唐韵》徒皓切《集韵》《韵会》《正韵》杜皓切,□陶上声。《说文》所行道也。《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诗·小雅》周道如砥。《前汉·董仲舒传》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又《广韵》理也,衆[音zhòng]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又〉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书·大禹谟》道心惟微。又顺也。《书·禹贡》九河既道。〈注〉顺其道也。又国名。《左传·僖五年》江黄道柏。〈注〉道国,在汝南安阳县南。又《韵会》州名。汉属零陵郡,唐营州,攺道州。又当道,草名。《博雅》当道,马舄也。又《集韵》《韵会》大到切《正韵》杜到切,□陶去声。《正韵》言也。《孝经》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又由也。《礼·礼器》苟无忠信之人,则理不虚道。《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又治也。与导同。《论语》道千乗[音chéng]之国。《史记·文帝纪》道民之略,在于务本。又引也。《左传·隐五年》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又从也。《前汉·淮南王传》诸使者道长安来。《山海经》风道北来。〈注〉道,从也。又《字汇补》动五切,音覩。《易林》冬薮枯腐,当风于道。蒙蔽尘埃,左氏劳苦。又叶徒厚切,头上声。《诗·卫风》墙有茨,不可道也。叶下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