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浊同流

清浊同流,清水与浊水一渠同流。比喻美恶混杂,良莠不分。

清浊同流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qīng zhuó tóng liú
成语注音
ㄑㄧㄥ ㄓㄨㄛˊ ㄊㄨㄙˊ ㄌㄧㄨˊ
成语简拼
QZTL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清濁同流
成语英文
unable to disting uish between the clear and muddy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清水与浊水一渠同流。比喻美恶混杂,良莠不分。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好坏不分

相关成语

近义词

同流合污、好坏不分

反义词

泾渭分明

成语接龙

1、清浊同流→流光易逝→逝者如斯→斯事体大→大大落落→落地生根→根生土长→长辔远御→御沟红叶→叶公好龙→龙蛰蠖屈→屈尊就卑→卑辞厚礼→礼奢宁俭→俭以养德→德薄才鲜→鲜眉亮眼→眼底无人→人非草木→木朽蛀生→生死相依→依头顺尾→尾大不掉→掉以轻心→心不由主

2、清浊同流→流脍人口→口齿生香→香草美人→人约黄昏→昏天黑地→地网天罗→罗敷有夫→夫荣妻显→显祖扬宗→宗庙社稷→稷蜂社鼠→鼠偷狗盗→盗怨主人→人寿年丰→丰亨豫大→大渐弥留→留恋不舍→舍我其谁→谁是谁非→非同儿戏→戏彩娱亲→亲上成亲→亲密无间→间不容瞬

3、清浊同流→流离播迁→迁风移俗→俗下文字→字正腔圆→圆顶方趾→趾踵相错→错落有致→致之度外→外强中瘠→瘠牛羸豚→豚蹄穰田→田父献曝→曝书见竹→竹篮打水→水落石出→出人望外→外刚内柔→柔肠寸断→断长续短→短吁长叹→叹为观止→止渴思梅→梅妻鹤子→子虚乌有

4、清浊同流→流离转徙→徙薪曲突→突飞猛进→进退失措→措心积虑→虑周藻密→密密层层→层出迭见→见世生苗→苗而不秀→秀才造反→反复推敲→敲冰戛玉→玉貌花容→容头过身→身遥心迩→迩安远至→至圣先师→师出无名→名声过实→实蕃有徒→徒拥虚名→名存实亡→亡魂丧胆

5、清浊同流→流溺忘反→反经合义→义不容辞→辞不获命→命里注定→定乱扶衰→衰当益壮→壮志未酬→酬功给效→效死输忠→忠心耿耿→耿耿于怀→怀金拖紫→紫绶金章→章句之徒→徒劳无益→益谦亏盈→盈盈一水→水漫金山→山吟泽唱→唱对台戏→戏蝶游蜂→蜂趋蚁附→附声吠影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成语「清浊同流」好像和二十四史有关。

(2)记事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清浊同流”几个大字。

(3)南乐县东方中学的田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清浊同流”。

(4)我们不能让清浊同流、是非不分的现象存在。

(5)肖培大哥哥给仙霍和贻娅讲述了“清浊同流”的历史典故

(6)小逗写不出成语“清浊同流”的拼音。

(7)小歌不会写成语“清浊同流”的最后一个字。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晋书·刘毅传》:『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

分字解释

清:qīng 1、<形>清澈;清亮。《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2、<形>清洁;清净。《班超告老归国》:『水清无大鱼。』3、<形>清白;纯洁。《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4、<形>清廉;廉洁。《训俭示康》:『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5、<形>清爽;清凉。《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6、<形>清明;清平。《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7、<动>清除;肃清。《谭嗣同》:『清君侧,肃宫廷。』8、<形>凄清;冷清。《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浊:zhuó 1、<形>水浑浊。《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2、<形>浑浊。《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3、<形>混乱。《涉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4、<形>污浊的;坏的。《窦娥冤》:『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5、<形>低践的;愚昧的。《诫兄子严敦书》:『(杜季良)清浊无所失。』6、<形>声音低沉粗重。《晋书·谢安传》:『有鼻疾,故其音浊。』[浊富] 不义而富。[浊流] (1)浑浊的不干净的水流。(2)品格卑污的人。[浊世] 混乱的时世。

同:tóng 1、<形>相同;一样。《赤壁之战》:『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2、<形>同一。《殽之战》:『秦不哀我丧而伐吾同姓。』3、<动>一致;统一。《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4、<动>附和;随同。《答司马谏议书》:『士大夫多以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5、<动>参与;干预。《谋攻》:『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6、<副>共同;一起。《廉颇蔺相如列传》:『今君与廉颇同列。』[同案] 明清时称同一年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学的秀才。[同寮] 一起任职的官吏,即『同僚』。[同年] (1)同岁;同年龄。(2)科举考试时代同科考中的人。(3)朋友。

流:liú 1、<动>水流动。《归去来兮辞》:『泉涓涓而始流。』2、<形>泛指流动。《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橹。』3、<动>时间的流逝。《祭妹文》:『则虽年光倒流。』4、<动>流浪;漂泊。《论贵粟疏》:『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5、<动>流放;放逐。古代五刑之一,把罪人放逐到远方。《屈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6、<动>流传;传播。《尚书·泰誓》:『流毒下国。』7、<名>河流;水流。《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8、<名>流派;派别。《后汉书·王充传》:『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9、<名>某一类人;同一类人。《卖柑者言》:『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流宕] (1)放任;放荡。(2)流浪;漂泊。[流光] (1)闪耀的光。(2)逝去的时光。(3)光芒闪烁。[流眄] 流移不定地观看。[流辟] 淫邪;邪乱。[流冗] 流散;流离。[流俗] (1)世俗;流行的习俗。(2)俗人;世俗之人。

清:《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七情切《集韵》《韵会》亲盈切,□音圊。《说文》朖也。澂水之貌。《释名》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诗·郑风》浏其清矣。又静也,澄也,洁也。《书·舜典》直哉惟清。又水治曰清。《诗·小雅》泉流既清。又视清明也。《诗·鄘风》子之清扬。〈注〉视清明曰清。又《齐风》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传〉目上为名,目下为清。又酒名。《周礼·天官·酒正》辨四饮之物,一曰清。〈注〉清谓醴之泲者。又凡饮皆曰清。《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饮,用六清。又水名。《山海经》太时之山,清水出焉。《水经》清水,出河南修武县北黑山。又江名。《广舆记》清江,在临江府城南。又河名。《水经注》白沟水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又邑名。《春秋·隐四年》夏公及宋公遇于清。〈注〉清,卫邑。《诗·郑风》清人在彭。《正义》清,郑邑。又姓。宋有进士清贤。又《集韵》《韵会》《正韵》□疾郢切,音静。洁也。又《集韵》《正韵》□疾正切,音净。与瀞同。又《集韵》《韵会》《正韵》□七正切,音婧。与凊同。寒也。又《韵补》叶于羊切,音瑲。《张籍诗》籍时官休罢,两月同游翔。黄子陂岸曲,池旷气色清。考证:(《齐风》美目清矣。)谨照原文矣改兮。

浊:《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角切,音濯。水名。《说文》水出齐郡属嬀山。又《括地志》浊水,源出蒲州解县东北平地。又《水经注》浊水,上承云阳县东大黑泉。又《水经注》南昌有浊水。又水不清也。《诗·邶风》泾以渭浊。又星名。《尔雅·释天》浊谓之毕。《史记·律书》浊者,触也。又姓。《史记·货殖传》浊氏连骑。又《集韵》竹角切,音斲。人名。《史记·孔子世家》主於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又《韵补》叶昌六切,音逐。《前汉·颍川歌》颍水浊,灌氏族。

同:《丑集上·口字部》《唐韵》《正韵》徒红切《集韵》《韵会》徒东切,□音桐。《说文》合会也。《玉篇》共也。《广韵》①也。《易·同人》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书·益稷》敷同日奏罔功。又《广韵》齐也。《书·舜典》同律度量衡。《诗·小雅》我马既同。又聚也。《诗·小雅》兽之所同。〈传〉同犹聚也。又和也。《礼·礼运》是谓大同。〈注〉犹和也,平也。又《周礼·春官·大司乐》六律六同。〈注〉六律合阳声者,六同合阴声者。又《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注〉律以竹,同以铜。言助阳宣气,与之同也。又《周礼·春官·大宗伯》时见曰会,殷见曰同。《诗·小雅》赤芾金舄,会同有绎。又《周礼·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注》司马法曰:十成为终,十终为同,同方百里。〈疏〉谓之为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闻同,故名百里为同也。又爵名。《书·顾命》上宗奉同瑁。〈注〉同,爵。瑁,圭也。又州名。《广韵》汉冯翊地有九龙泉,泉有九源,同为一流,因以名之。《韵会》后魏以沣水攸同名州。又《正韵》通也。《庄子·在宥篇》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注〉吕吉甫曰:空同之上,无物而大通之处也。又姓。《正字通》唐有同谷。又《卢仝诗》仝不仝,异不异,是谓大仝而小异。又通作童。《列子·黄帝篇》状与我童者,近而爱之。状与我异者,疏而畏之。又《释文》徒贡切,音洞。与詷同。《礼·祭统》铺筵设同几,为依神也。〈注〉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单作同字,是齐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则言旁作同。汉魏之时,字义如此,今则总为一字。又叶徒黄切,音唐。《□琳·答客难》六合咸熙,九州来同。倒载干戈,放马华阳。①字作北下□。考证:(司马法曰,成为终,终十为同。)谨照周礼注原文终十改十终。

流:《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力求切,音留。《说文》水行也。《尔雅·释言》流,覃也。〈疏〉谓水之流,必相延及。《诗·大雅》如川之流。又《尔雅·释诂》流,择也,求也。《诗·周南》左右流之。又下也。《诗·豳风》七月流火。又流漫无节制也。《礼·乐记》乐胜则流。又《书·禹贡》二百里流。《礼·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又放也。《书·舜典》流宥五□。又视不端谛曰流。《左传·成六年》郑伯视流而行速。又走也。《战国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阳。〈注〉谓走而自匿。又《周礼·冬官·玉人注》鼻勺曰流,凡流皆为龙口。又《前汉·食货志》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又《前汉·艺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阴阳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纵横家流,亲家流,农家流,小说家流,各有所从出,分九家。又流布也。《易·谦卦》地道变盈而流谦。又流转也。《礼·仲尼燕居》周流无不徧。又《张协·七命》倾罍一朝,流湎千日。〈注〉齐颜色,均衆[音zhòng]寡谓之流。又长流,官名。《颜之推·家训》名治狱参军为长流。又黄流,酒名。《诗·大雅》黄流在中。又双流,县名。《广舆记》属成都府。又《韵补》叶□如切,音闾。《陆云诗》乐奏声哀,言发涕流。唯愿君子,德与福俱。又叶力救切,音溜。《博□诗》悠悠建平,皇泽未流。朝选于衆[音zhòng],乃子之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