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口喋喋

利口喋喋,喋喋:形容说话多。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利口喋喋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ì kǒu dié dié
成语简拼
LKDD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
利口喋喋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喋喋:形容说话多。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相关成语

成语接龙

利口喋喋→喋喋不休→休戚是同→同尘合污→污手垢面→面从背违→违恩负义→义断恩绝→绝口不提→提剑汗马

成语用法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利口喋喋”几个大字。

(2)策策不会写成语“利口喋喋”的最后一个字。

(3)城城写不出成语“利口喋喋”,所以昨天考试只考了99分。

(4)及居叔叔给恋欢和湘颖讲了“利口喋喋”的历史故事。

(5)李村四中的赧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利口喋喋”。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史记·张释之列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分字解释

喋喋

喋喋:[diédié] 不住地说话。喋喋不休。

利口

利口:[lìkǒu] (1)口齿伶俐;能言善辩。(2)爽口。这几道凉菜,吃起来真利口。

利:lì 1、<形>锋利;锐利。与『钝』相对。《劝学》:『金就砺则利。』2、<名>利益;好处。与『害』相对。《捕蛇者说》:『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又] <名意动>以……为利。《伤仲永》:『父利其然也,日板仲永环谒于邑人。』3、<动>有利;得利。《苦斋记》:『良药苦口利于病。』4、<形>顺利。《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5、<动>盈利;取利。《冯谖客孟尝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又] <名>盈利之物。《促织》:『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6、<名>有利的条件、时机、形势等。《子鱼论战》:『三军以利用也。』《过秦论》:『因利乘便,宰割天下。』7、<名>胜利。《孙膑减灶》:『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8、<名>物资;物产。《隆中对》:『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口:kǒu 1、<名>嘴。《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2、<名>人口。《治平篇》:『视高、曾时口已不下五六倍。』3、<量>(一)个。用途广泛。《晋书·刘曜载记》:『献剑一口。』《水经注·资水》:『水南十里有井数百口。』4、<名>器物的口。《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5、<名>进出的通道。《石钟山记》:『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6、<名>刀剑的刃。《水浒传》:『砍铜剁铁,刀口不卷。』7、<名>中医指寸脉。《史记·扁鹊见仓公列传》:『切其脉时,右口气急。』[口面] 争吵。[口浅] 口快;说话直截了当。

喋:[zhá] 口开合,吮吸。如:唼喋;喋呷(水鸟或鱼类聚食的样子);喋噏(聚食的样子)。

利:《子集下·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力至切《正韵》力地切,□音詈。《说文》銛也。从刀和,然后利,从和省。易利者,义之和也。《前汉·鼂错传》兵不完利,与空手同。又《广韵》吉也,宜也。《易·贲卦》利有攸往。又私利也。《庄子·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又《礼·坊记》先财而后礼,则民利。〈注〉利犹贪也。又《前汉·高帝纪》徙齐楚大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注〉师古曰:利谓便好也。又《周礼·冬官考工记》轴有三理,三者以为利也。〈注〉利,滑密也。又州名。《韵会》巴蜀地。晋西益州,梁改利州。又姓。《韵会》汉有利乾,为中山相。又《韵补》叶音棃。《古乐府》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口:《丑集上·口字部》《唐韵》苦后切《集韵》《韵会》去厚切《正韵》苦厚切,□□上声。《说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易·颐卦》自求口食。《书·大禹谟》唯口出好兴戎。又户口。《孟子》数口之家。《前汉·宣帝纪》胶东相成劳来不怠,流民自占八万余口。又《李陵传》捕得生口,言李陵敎单于为兵,以备汉军。又姓。《唐韵》今同州有之。《正字通》明弘治中,宣府通判口禄。又古口,复姓。《正字通》汉有古口引。又壶口,山名。《书·禹贡》冀州既载壶口。又谷口,地名。《史记·范睢传》北有甘泉谷口。〈注〉九嵏山中西谓之谷口。又列口,县名。《前汉·地理志》乐浪郡,列口县。又《史记·仓公传》切其脉时,右口气息。〈注〉右手寸口也。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其骨自高。又《韵补》苦动切,音孔。《释名》口,空也。空上声。又叶康杜切,音苦。《诗·小雅》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前汉·沟洫志》且漑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宋玉·风赋》侵淫谿谷,盛怒於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於松柏之下。下叶音户。◎按唐韵正,口古音苦。引朱子韩文考异云:今建州人谓口为苦,走为祖。虽出俚俗,亦由音本相近,故与古暗合也。是直以为口当读作苦,非止叶音矣。又叶恪侯切,音彄。《梁法云·三洲歌》三洲断江口,水从窈窕河傍流。

喋:《丑集上·口字部》《广韵》徒叶切《集韵》《韵会》达协切,□音牒。《玉篇》便语也。《集韵》多言也。《史记·匈奴传》嗟土室之人,顾无多辞,令喋喋而占占。〈注〉喋喋,利口也。服虔曰:口舌为喋。通作谍。《前汉·张释之传》喋喋,利口。○按《史记》作谍谍。又《集韵》血流貌。《前汉·文帝纪》喋血。〈注〉师古曰:喋,大颊反,本字当作蹀。蹀谓履涉之耳。○按《史记·文帝纪》作啑血。又《广韵》《正韵》丁协切《集韵》的协切,□音□。《广韵》血流貌。《集韵》或作涉。又《集韵》《韵会》《正韵》□直甲切,音霅。《玉篇》□唼食。《广韵》啑喋,凫雁食也。又《集韵》去涉切,音□。江南谓吃为喋。《篇海》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