缧绁之忧

缧绁之忧,缧绁:捆绑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被囚禁的忧虑。指有坐牢的危险。

缧绁之忧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éi xiè zhī yōu
成语简拼
LXZY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
縲紲之憂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子。引申为囚禁。被囚禁的忧虑。指有坐牢的危险。

成语用法

作宾语;指有坐牢的危险

相关成语

近义词

牢狱之灾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1)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了。▼鲁迅《通信》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缧绁之忧”几个大字。

(2)叮铛写不出成语“缧绁之忧”的拼音。

(3)丰南区第四中学的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缧绁之忧”。

(4)小朦不会写成语“缧绁之忧”的最后一个字。

(5)艺飞哥哥给菲帷和翟锦讲述了“缧绁之忧”的成语典故。

(6)逃掉了五色旗下的『铁窗斧钺风味』,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缧绁之忧』了。见鲁迅《通信》。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清溪道人《禅真后史》第三回:『此是他人之难,与尔何预,即日还有缧绁之忧,犹虑死生难定。』

分字解释

缧绁

缧绁:1、捆绑犯人的绳索。陈基《乌夜啼引》:『冤狱平反解缧绁,已死得生诬得雪。』2、监狱。《论语·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也写作『累绁』。

缧:léi <名>捆绑犯人的黑色绳索。[缧囚] 囚犯。柳宗元《答问》:『吾缧也,逃山林、入江海无路,其何以容吾躯乎?』[缧绁] (1)捆绑犯人的绳索。陈基《乌夜啼引》:『冤狱平反解缧,已死得生诬得雪。』(2)监狱。《论语·公冶长》:『虽在缧之中,非其罪也。』也写作『纍绁』。

绁:xiè 1、<名>牵牲畜的绳子。《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引] 缚罪人的绳索。《报任安书》:『何至自沈溺缧绁之辱哉。』2、<动>捆绑。张衡《东京赋》:『绁子婴于轵涂。』

之:zhī 1、<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9、<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11、<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12、<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忧:yōu 1、<动>忧虑。《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2、<名>让人忧虑的事情。《论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愤] 忧愁愤懑。

缧:《未集中·糸字部》《广韵》力追切《集韵》《韵会》伦追切,□音累。《类篇》累,或作缧。《论语》虽在缧絏之中。〈注〉缧,黑索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幽於缧絏。又《集韵》卢戈切,音驘。大索也。

绁:《未集中·糸字部》《广韵》《集韵》《韵会》□私列切,音薛。《说文》系也。或从枼作緤。《玉篇》马缰也。凡系缧牛马皆曰绁。又《诗·鄘风》蒙彼绉絺,是绁袢也。〈疏〉绁袢者,去热之名。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恒角而达,辟如终绁,非弓之利也。〈注〉绁,弓□。又《前汉·扬雄传》亶观夫票禽之绁隃。〈注〉师古曰:绁与跇同。《广韵》绁亦作絏。俗作靾。

之:《子集上·丿字部》《唐韵》《正韵》止而切《集韵》《韵会》真而切,□音枝。《说文》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适也,往也。《礼·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气,则无不之也。又於也。《礼·大学》之其所亲爱而辟焉。〈注〉之,适也。《朱传》犹於也。又语助辞。《书·金縢》礼亦宜之。《礼·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语尾,或层出。如毛诗我之怀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鸡鸣章知子之来之,六句九之字,常华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诗·周南》之子于归。〈注〉之子,是子也。又变也。《易传》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孙奕示儿编》之字训变,左传,遇观之否。言观变为否也。又至也。《诗·鄘风》之死矢靡他。又遗也。《扬子·法言》或问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则载而恶乎之。曰:之后世君子。〈注〉言行道者贵乎及身,乃载以遗后世。又姓。出《姓苑》。又《郝敬读书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属,地有所往,连属之辞也。通作旃。《诗·唐风》舍旃舍旃。又《魏风》上慎旃哉。□与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义互通。又《韵补》叶职流切,音周。《楚辞·九章》吕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饭牛。不逢尧舜与桓缪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气,焉本鸢,后人借为助语,助语之用既多,反为所夺,又制字以别之,乃有芝字吁字鸢字。考证:(《礼·文王世子》冬亦如之。)谨照原文改秋冬亦如之。

忧:《卯集上·心字部》《集韵》尤救切,音佑。《玉篇》心动也。◎按《说文》集韵皆训不动,惟玉篇训心动。从心从尤。似应玉篇为是。(忧)(古文)□□《唐韵》《集韵》《韵会》於求切《正韵》於尤切。本作□。今作忧。《说文》愁也。《尔雅·释诂》思也。〈疏〉忧者。愁思也。《书·洪范》六极,三曰忧。又疾也。《礼·曲礼》某有负薪之忧。〈注〉忧或为疾。又幽也。《易·乾卦》忧则违之。〈注〉谓时当幽隐也。又辱也。《易·系辞》小人道忧也。又居丧曰忧。《书·说命》王宅忧。又孕病曰忧。《晋语》文王在母不忧。又人忧则头低垂。《礼·曲礼》下于带则忧。〈注〉忧则低也。又幽忧曰癙忧。《诗·小雅》癙忧以痒。《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又姓。出《姓苑》。又《韵会》乌侯切,音讴。义同。《集韵》作□。又《集韵》《韵会》□於救切。《集韵》虑也。诗序,百姓见忧。徐邈读。又叶於希切,音衣。《易林》不见叔姫,使伯心忧。又叶衣虚切,音於。《易林》出入休居,安止无忧。《黄庭经》三神之乐由隐居,倏忽游遨无遗忧。又叶伊姚切,音妖。《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又叶一笑切,音要。《诗·王风》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又《唐风》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鹄,居号切。又叶於纠切,音黝。《晋语》商之衰也,其铭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只取忧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为膏而,只离咎也。《集韵》本作□,或作懮。《说文》从心从页。页,首也。心忧则发白。又《字汇补》亦与□同。《说文》忧和之行也。引《诗》布政忧忧。后人以□愁之字从忧,遂以忧和之字从□,浸失六书之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