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鸊鷉的身体特性、相关知识、鸊鷉家族、相关词条、参考链接

浏览

北美鸊鷉的图片

中文名称:北美鸊鷉 ,拉丁名称:Aechmophorus occidentalis,英文名称:Western Grebe,科目名称: 鸊鷉目、鸊鷉科。

中文学名:北美鸊鷉

拉丁学名:Aechmophorus occidentalis

英文俗名:Western Grebe

命名作者:Lawrence, 1858

中文目名: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

中文科名:鸊鷉科(Podicipedidae)

中文属名:北美鸊鷉属(Aechmophorus)

繁殖区:北美洲, 中美洲 : w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身体特性

北美鸊鷉长约55至73厘米,是鸊鷉中最长的一种。头冠与颈背部

北美鸊鷉 北美鸊鷉

为黑色,背部是褐灰色,以下部位均为白色,颈部长而细,雌鸟略小于雄鸟。嘴长,呈黄绿色。筑巢于水面,常栖息于多草的湖泊和沼泽,冬季栖息在海洋与海湾中。分布:从阿拉斯加东南部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墨西哥北部的奇瓦瓦等地都有分布。冬天常见于加拿大与美国沿太平洋海岸。食性:北美鸊鷉是一种肉食性水鸟,捕食昆虫、贝类、鱼类等。哺育繁殖:繁殖选择在食物丰盛的季节。一般有2至6枚白色或奶油色的卵,孵化期在20至30天,鸟巢通常是用水草堆集而成。父母常把幼鸟带在背上,包括潜水或有危险时逃生。北美鸊鷉潜水时间在10至40秒。北美鸊鷉目前大约有2万羽左右。

相关知识

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

北美鸊鷉 北美鸊鷉在传统的分类系统中,鸊鷉目只包括一个科,鸊鷉科。科下有6属22种。 Sibley和Monroe根据基因测序的结果划定了鸟类DNA分类系统,在这套新系统中,鸊鷉目与鹳形目合并,鸊鷉科成为新鹳形目的一个科,但新分类系统对鸊鷉科本身并没有作出调整。鸊鷉目的羽毛松软如丝,头部有时具羽冠或皱领;嘴细直而尖;翅短圆,尾羽均为短小绒羽;脚位于体的後部,跗骨侧扁,前趾各具瓣状蹼。早成性。仅有鸊鷉科1科。鸊鷉目仅有鸊鷉科(Podicedidae),共6属22种,我国有2属5种(即小鸊鷉属的小鸊鷉和鸊鷉属的赤颈鸊鷉、凤头鸊鷉、角鸊鷉、黑颈鸊鷉)。鸊鷉的外形和生活习性都与潜鸟有些相似,与潜鸟目的主要区别是脚趾上具瓣蹼。鸊鷉分布广泛, 北美鸊鷉 北美鸊鷉除两极和大洋中的岛屿外,几乎遍及全球。目前世界各国发行过13种鸊鷉的邮票。

鸊鷉科(Podicedidae):共约20种,中国有1属5种。中国常见种有小鸊鷉。鸊鷉的外形和生活习性都与潜鸟有些相似,与潜鸟目的主要区别是脚趾上具瓣蹼。鸊鷉分布广泛,除两极和大洋中的岛屿外,几乎遍及全球。冬季栖息于溪流,夏季到湖沼中繁殖,在水面以枝、叶等筑浮巢。每窝产卵6~7枚。主要以昆虫和小鱼等为食。

鸊鷉是一种善于潜入水中猎取食物的水鸟,生活在芦苇和杂草丛生的湖泊、池塘、沼泽中。雌雄一起筑巢,它们的巢漂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鸊鷉的种类较多。它们以小鱼小虾及软体动物和蛙类为食,能够长时间潜入水中,并且会将嘴尖、鼻孔和眼睛露出水面观察动静,遇有危险便在水下潜逃。鸊鷉的求偶行动很特殊且很滑稽,双方从表演到凝视,然后一起扎入水中再浮出水面,面面相觑,摇头晃脑,并各自向对方送上一小撮水草为礼物。

鸊鷉家族

角鸊鷉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游禽,体长 30-40厘米,体重250-500

北美鸊鷉 北美鸊鷉角鸊鷉千克。它长有一个黑色的短嘴,又直又尖,尖端呈黄白色,像尖凿子一样,很适于啄捕鱼虾。翅膀短而圆,尾巴也非常短,两条腿的位置长在尾部,脚趾上有分离的、象花瓣一样的蹼,中趾的爪尖上还有像篦子一样的突起,可以作为清洁羽毛的梳子。夏季头部、后颈和背部的羽毛均为黑色,前颈、颈侧、胸部和体侧是栗红色,下嘴的基部到眼睛有一条淡色的纹,眼睛里的虹膜为红色,最奇特的是从眼睛前面开始向眼后方的两侧各有一簇金栗色的饰羽丛伸向头的后部,呈双角状,极为醒目,故名“角鸊鷉”。(较科学的形态描述:体长约330毫米。夏羽上体灰黑色,头部全部黑色,两侧有金栗色的耳羽丛;颈部栗褐色,背部灰棕,腹部白色。冬羽上体暗灰褐色,头部除贯眼纹以上头淡黑色外,面颊白色,后颈及背部暗褐色。虹膜红色;嘴直,蓝灰色;跗跖苍灰色。) 角鸊鷉在我国繁殖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谷地,越冬于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偶尔也到台湾,迁徙时途经东北、华北等地。在国外繁殖于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北部;越冬在欧洲南部、亚洲东部和北美洲南部等地,共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有指名亚种,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山东、河南、湖南、新疆等地。角鸊鷉在我国数量很少,并不常见,每年春季于4月初至4月末开始往北方繁殖地迁飞,秋季于10月末至11月初迁往越冬地,迁徙的过程比较缓慢,主要沿海岸和河流进行。迁徙时常常成对或结成小群,偶而也见有单只迁徙。根据1990年和1992年我国学者进行的冬季水鸟普查的结果,1990年共记录到60只,而1992年仅记录到30只。在国外,角鸊鷉的种群数量也不太多,整个亚洲也仅记录到100多只。

黑颈鸊鷉,拉丁名称:Podiceps nigricollis,英文名称:Eared

北美鸊鷉 北美鸊鷉Grebe,科目名称: 鸊鷉目、鸊鷉科物种特征描述:中等体型(30厘米)的。繁殖期成鸟具松软的黄色耳簇,耳簇延伸至耳羽后,前颈黑色,嘴较角上扬。冬天羽:与角的区别在嘴全深色,且深色的顶冠延至眼下。颏部白色延伸至眼后呈月牙形,飞行时无白色翼覆羽。幼鸟似冬季成鸟,但褐色较重,胸部具深色带,眼圈白色。虹膜-红色;嘴-黑色;脚-灰黑。叫声:繁殖期发出哀怨笛音poo-eeet及尖厉颤音。分布范围:分布不连贯,于北美洲西部、欧亚大陆至蒙古西部、非洲、南美洲及中国东北。冬季分散至北纬30°以南地区。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罕见繁殖鸟及冬候鸟。繁殖于天山西部、内蒙古及中国东北;有记录迁徙时见于中国多数地区,越冬于华南和东南沿海及中国西南的河流。可能在云南北部洱海湖也有繁殖现象。在香港为迷鸟。习性:成群在淡水或咸水上繁殖。冬季结群于湖泊及沿海。

银鸊鷉,拉丁名称:Podiceps occipitalis,英文名称:Silvery

北美鸊鷉 北美鸊鷉银鸊鷉Grebe,科目名称: 鸊鷉目、鸊鷉科。概述:银鸊鷉又名白鸊鷉(White Grebe),其种群数量要少于白簇鸊鷉,活动区域也要小于白簇鸊鷉。在野外,非常的轻易识别,其独特的色彩使它很轻易从白簇鸊鷉区分出来。广泛分布于智利、阿根廷及福克兰群岛等地的淡水池塘和小溪流中。每年10月份,在水面植物的遮掩下筑起其浮动的巢,然后于11月和12月份产下两枚卵。以小鱼、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为食。体长:28cm。

相关词条

细纹苇莺 小滨鹬 靴篱莺 眼纹噪鹛 银鸊鷉 玉山噪鹛 噪大苇莺 鸬 白头海雕 斑背噪鹛 斑胸滨鹬 北美鸊鷉 草绿篱莺 长脚秧鸡 橙顶灶鸫 稻田苇莺 海青 黑斑蝗莺 黑脸琵鹭 鸿雁 红颈滨鹬 红头情侣鹦鹉 花脸鸭 加拉帕戈斯水鸦 鸣啭 七彩文鸟 肉垂麦鸡 赛氏篱莺 始祖鸟 水蒲苇莺 泰坦鸟 天鹅 剪尾王霸鹟 金翅雀 金头缝叶莺 距翅麦鸡 军舰鸟 康多兀鹫 旅鸟 矛斑蝗莺

参考链接

北美鸊鷉 北美鸊鷉鸟网论坛:http://www.birdnet.cn/bbs/viewthread.php?tid=6351&extra=page%3D5%26amp%3Bfilter%3Ddigest&page=1

动物王国: http://www.5idw.com/dongwu/ShowClass.asp?ClassID=39&page=32

百科在线:http://www.sinology.cn/WKBK/tag-%E6%BD%9C%E9%B8%9F.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