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斑鸠的基本资料、外形特征、食性、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外形特征

浏览

火斑鸠的图片

火斑鸠(学名: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英文名:Red Turtle Dove)是鸽鸠科斑鸠属的鸟类。

火斑鸠(学名: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又称红鸠、红斑鸠、斑甲、红咖追、火鸪鹪,栖息于亚洲南部热带区,为一种小型鸠鸽,常见于平原、草地成群觅食。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缅甸、中南半岛、菲律宾以及中国大陆的自华北以南各地、西抵四川、西藏、长江以北各地等地,主要栖息于开阔田野以及村庄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

中文学名:火斑鸠

拉丁学名:Streptopelia tranquebarica

英文俗名:Red Turtle Dove

命名作者:Hermann, 1804

中文目名:鸽形目(Columbiformes)

中文科名:鸽鸠科(Columbidae)

中文属名:斑鸠属(Streptopelia)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277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基本资料

火斑鸠 火斑鸠火斑鸠叫声

叫声为深沉的cru-u-u-u-u声,重复数次,重音在第一音节。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于辽宁、河北以南的广大地区,西至甘肃、青海、四川西部、西藏南部、云南、贵州,东至东部沿海,南至香港、台湾和海南岛

国外分布: 国外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泰国、斯里兰卡和菲律宾等地。

Iucn2003:LC.IUCN 2003:Not listed.

迁徙: 长江以南为留鸟,长江以北为夏候鸟。春季于4月迁到北方繁殖地,秋季于9-10月迁走。

生境: 栖息于开阔的平原、田野、村庄、果园和山麓疏林及宅旁竹林地带,也出现于低山丘陵和林缘地带。

体型: 体重♂82-123g,♀84-135g;体长♂206-248mm,♀208-255mm;嘴峰♂12-15mm,♀12-15mm;翅♂129-146mm;♀125-142mm;尾♂83-106mm,♀75-99mm;跗蹠♂17-21mm,♀17-20mm。

外形特征

火斑鸠 火斑鸠

成年红鸠体长约23 cm,是鸠鸽科中体形较小的一种。成年雄鸟颈部为青灰色,颈后有黑色颈环,翅膀、胸腹和肩背为红褐色,胸腹部羽毛颜色浅于肩背部。成年雌鸟全身灰褐色,与灰斑鸠类似,且体形比雄鸟略小,腿部为深褐色。

食性

主要以植物浆果、种子和果实为食,也吃稻谷、玉米、荞麦、小麦、高粱、油菜子等农作物种子,有时也吃白蚁、蛹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

生活习性

常成对或成群活动,有时亦与山斑鸠和珠颈斑鸠混群活动。喜欢栖息于电线上或高大的枯枝上。飞行甚快,常发出‘呼呼’的振翅声。

生长繁殖

繁殖期2-8月,北方主要在5-7月。成对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低山或山脚丛林和疏林中乔木树上,巢多置于隐蔽较好的低枝上。巢呈盘状,结构较为简单、粗糙,主要由少许枯树枝交错堆集而成。每窝产卵2枚,卵为卵圆形,白色,大小为23-29.5mm×20-22.7mm,平均26.9mm×20.9mm。

外形特征

火斑鸠 火斑鸠

雄鸟额、头顶至后颈蓝灰色,头侧和颈侧亦为蓝灰色,但稍淡。颏和喉上部白色或蓝灰白色,后颈有一黑色领环横跨在后颈基部,并延伸至颈两侧。背、肩、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葡萄红色,腰、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暗蓝灰色,其余尾羽灰黑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最外侧尾羽外翈白色;飞羽暗褐色。喉至腹部淡葡萄红色,尾下覆羽白色。两胁、覆腿羽、肛周、翅下覆羽和腋羽均蓝灰色。雌鸟额和头顶淡褐而沾灰,后颈基处黑色领环较细窄,不如雄鸟明显,且黑色颈环外缘以白边。其余上体深土褐色,腰部缀有蓝灰色。下体浅土褐色,略带粉红色。颏和喉白色或近白色。下腹、肛周和尾下覆羽淡灰色或蓝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基部较浅淡,脚褐红色,爪黑褐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