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企鹅属的简介、分类地位、特点、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生存环境、亚种分化、同属物种——帝企鹅、保护现状、王企鹅属大全

浏览

王企鹅属的图片

王企鹅属(Aptenodytes)是鸟纲企鹅目企鹅科的一属。

中文目名:企鹅目(Sphenisciformes)

中文科名:企鹅科(Spheniscidae)

中文属名:王企鹅属(Aptenodytes)

主要羽色:黑色

次要羽色:白色

鸟种简介

王企鹅属 王企鹅属王企鹅属(Aptenodytes):鸟纲企鹅目企鹅科的一属。

王企鹅(学名:Aptenodytespatagonicus)体长近1米,体重约15-16公斤。颈侧有一明显的橘黄色斑块。王企鹅虽然步行摇摇摆摆很笨拙,但遇到敌害时,可以将腹部贴于冰面,以双翅快速滑雪,后肢蹬行,速度很快。前肢发育成为鳍脚,适于划水。具鳞片状羽毛,羽轴宽而短,羽片狭窄而密集,均匀分布于体表。骨骼沉重而不充气,胸骨具有发达的龙骨突起,内含有多脂肪的骨髓。尾羽短。跗跖短,并移至躯体后方。跗间具蹼。上嘴的角质部由3~5个角质片组成。舌表面布满钉状乳头,适于取食甲壳类、乌贼和鱼类等。主要分布于南极洲及其附近岛屿。

分类地位

国王企鹅首于1778年由英国自然学家及插图画家约翰·弗雷德里克·米勒(JohnFrederickMiller)进行描述,其学名首字“Aptenodytes”起源于古希腊语(a/α是“没有”的意思,pteno-/πτηνο-是“羽毛”或“翅膀”的意思,而dytes/δυτη?则为“潜鸟”之意,全字的意思是“没有羽翼的潜鸟”),而次字“patagonicus”则源于巴塔哥尼亚。

国王企鹅和跟它们相似但体型略比它们大的皇帝企鹅(A.forsteri)同为王企鹅属最大的两种企鹅。

特点

有两种,是最大型也是最漂亮的企鹅。皇企鹅(帝企鹅),身高一米以上,体重可超过30千克,是唯一在南极大陆沿岸一带过冬的鸟类,并在冬季繁殖,皇企鹅每次只产一枚卵,孵化时由雄企鹅将其放在两脚的蹼上并用肚皮盖住,此其间,雄企鹅停止进食,完全靠脂肪维持生命,直到幼企鹅孵出,其体重可减轻1/3。王企鹅,体型比皇企鹅稍小些,嘴则比较长,颜色更加鲜艳,主要分布于南大洋一带及亚南极地区,最北可到新西兰一带。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于南极洲及其附近岛屿。

王企鹅的栖息地遍布7座岛屿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南端的众多群岛上。这些岛屿主要分布在南极幅合带,是地极冷水和北部温水交汇的地方,位于南纬48°至62°之间。而且,这里的海水养分非常丰富。

生活习性

栖息地遍布南极洲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南端的众多群岛上。这些岛屿主要分布在南极幅合带,是地极冷水和北部温水交汇的地方,位于南纬48°至62°之间。而且,这里的海水养分非常丰富。一般很少离开南极大陆,只是偶尔追逐幼鸟时游到马尔维纳斯群岛和新西兰南部地区。王企鹅是群居性动物,饮食和居住都由很多个体聚集在一起。每当恶劣的气候来临,它们会挤在一起,防风御寒,以获得最大的保护。活动时间不固定,白天夜晚都有可能,它们常年分散到大洋中,分成小群进行捕食。王企鹅主要以甲壳类动物为食,偶尔也捕食小鱼和乌贼。

生长繁殖

王企鹅在南纬66-77度之间南极大陆的冰上繁殖。其产卵期是从11月开始,在相对温暖的夏天孵化,使小企鹅在冬天来到之前就能在海边自由来回。王企鹅的小宝宝们在亚南极岛屿安全地渡过冬天。在低的荒野地上繁殖,每次产卵一枚,大小为7×10厘米左右,重300多克,孵化期约为54天。

亲鸟不吃不喝的来孵化卵,产卵后,雌鸟很快进入海洋,雄鸟在冬季单独担任孵化任务。雄鸟孵卵时常把卵置于脚上,将腹部底下挺出,像是温暖的孵卵箱一样,并以由下腹部垂下的袋状皮褶覆盖脚面。为了保持温度,常常集群。在此期间,雄鸟有90天(包括54天孵卵期)完全不进食。幼鸟孵出后,雌鸟返回原地,以鸣声找到雄鸟。这时,雄鸟外出捕食,大约14-24天恢复体重。刚生下来的小企鹅,脖子很细,具有很大的翅膀,看起来好像小鸟的翅膀一样。母亲将已经消化的东西吐出来喂小企鹅。幼鸟由父母双方照顾30至40天。幼鸟最初发育很慢,到夏季食物丰富时加快生长,5个月后,即第二年初,开始到海洋生活。

小王企鹅在成长过程中会长出一身温暖的褐色的无可挑剔的羽毛,还长出了一层厚厚的脂肪,以保证在未来数月的冬季里可以保暖。它们在冬季会拥挤地一起,而上岸的父母偶尔来喂养它们。到来年春天,雏鸟开始长成成鸟的羽毛,并准备继续自己的生活道路。小王企鹅通常需要10到13个月才能长大。这使得成鸟只能隔一年才能繁殖。亲鸟在下次繁殖前开始换羽,持续35~40天,在这期间不进食。3~4月准备开始繁殖。

保护现状

雌王企鹅一次只产一枚蛋,之后由雄王企鹅和雌王企鹅轮流孵化直到小企鹅出生。当这些小企鹅羽毛长得足够丰满以确保能抵挡严寒时,孵化阶段方才结束。在为期3个月的孵化过程里,成年王企鹅会用喙啄那些来犯的敌人,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它们主要的敌人是海燕、贼鸥以及其它觊觎企鹅蛋或小企鹅的鸟类。研究人员发现,一只成年王企鹅每天需要花4个小时,啄2000次来犯的入侵者。

生存环境

截止2009年,王企鹅数量约有220万对,其中有一半生活在克罗泽群岛上。然而最近对克罗泽群岛的研究表明海水升温使得栖息地附近的食物锐减,王企鹅觅食的范围越来越小。气候变化正严重威胁着这一物种的生存。

亚种分化

1.王企鹅指名亚种(学名:Aptenodytespatagonicuspatagonicus)

2.王企鹅麦夸里岛亚种(学名:Aptenodytespatagonicushalli)

同属物种——帝企鹅

王企鹅属包括帝企鹅和王企鹅两种,其中帝企鹅是现存企鹅中体形最大的,而王企鹅则是第二大的。帝企鹅的学名Aptenodytesforsteri来自于博物学家福斯特,福斯特跟随库克船长环游世界,是最早描述企鹅的学者之一,很多企鹅都是由他所描述命名。帝企鹅的体重可达30-38公斤,不仅是企鹅中最大的,在所有鸟类中也仅次于鸵鸟等几种大型走禽。帝企鹅的分布地区是南极一带,可以说是所有企鹅中最彻底的南极居民。帝企鹅身上肥厚的脂肪使其能抵御南极的严冬,一生中的活动地点可能除了冰上就是在冰水中。帝企鹅也是仅有的两种在南极繁殖的企鹅之一,它们在冰上繁殖,每次产一枚卵(这是王企鹅属的特征,别的企鹅一次产卵两枚),产在脚上以防卵被冻坏,刚孵化出来的小企鹅也被放在脚面上。帝企鹅的数量在1993年统计为19.5万对,其中1/4分布在罗斯海一带。王企鹅的学名是Aptenodytespatagonicus,来自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亚,不过王企鹅并不产于巴塔哥尼亚而只是出现在附近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等地,其名称可能来自早期的学者将这些地方统称为巴塔哥尼亚。王企鹅是米勒于1778年命名的,这也是第二种被命名的企鹅,而王企鹅属也就是继环企鹅属之后第二个被命名的属,早期有些别的企鹅也被放到这个属中,后来才分出去。王企鹅的体型比帝企鹅小一些,体重大约12-14公斤左右,不到帝企鹅的一半,但是王企鹅看上去比帝企鹅更漂亮,可以算是最漂亮的企鹅。王企鹅在南大洋的海岛上繁殖,总数超过一百万对,其中在某几个岛屿上特别集中,比如在南乔治亚岛上就有18.8万对。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雌王企鹅一次只产一枚蛋,之后由雄王企鹅和雌王企鹅轮流孵化直到小企鹅出生。当这些小企鹅羽毛长得足够丰满以确保能抵挡严寒时,孵化阶段方才结束。在为期3个月的孵化过程里,成年王企鹅会用喙啄那些来犯的敌人,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伤害。它们主要的敌人是海燕、贼鸥以及其它觊觎企鹅蛋或小企鹅的鸟类。研究人员发现,一只成年王企鹅每天需要花4个小时,啄2000次来犯的入侵者。

截止2009年,王企鹅数量约有220万对,其中有一半生活在克罗泽群岛上。然而最近对克罗泽群岛的研究表明海水升温使得栖息地附近的食物锐减,王企鹅觅食的范围越来越小。气候变化正严重威胁着这一物种的生存。

王企鹅属鸟类大全

王企鹅王企鹅属:王企鹅

学名:Aptenodytes patagonicus

英文名:King Penguin 帝企鹅王企鹅属:帝企鹅

学名:Aptenodytes forsteri

英文名:Emperor Pengu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