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组织内阿米巴是怎样引起发病的?

浏览

在人体机能良好的情况下,溶组织内阿米巴小滋养体通常在肠腔内生活,不断增殖形成包囊,多数人成为无症状的带虫者,仅有5%~15%的人成为患者。当人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小滋养体侵入肠壁,转变为大滋养体,大滋养体借其伪足的运动及其所含的溶组织酶的活性,使肠壁组织溶解破坏,并不断向纵深发展,形成许多局限性小囊肿,囊肿破溃后排出粘液、脓血及大滋养体等内容物,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临床上则出现痢疾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排酱红色脓血粘液便,气味腥臭。慢性患者常有轻微的腹痛、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在稀便中查见小滋养体。

  其病变部位主要位于盲肠和升结肠,其次为直肠与乙状结肠,严重时可累及整段大肠和末端回肠。溃疡与溃疡之间的肠粘膜多属正常。溃疡累及血管可引起出血,累及深层组织可导致穿孔。慢性病例由于组织破坏与修复同时存在,使肠壁增厚,可造成肠腔狭窄。

  在肠粘膜下层或肌层的大滋养体,可侵入静脉,随血流至肝、肺、脑等部位寄生繁殖,引起相应部位的阿米巴囊肿。其中,以肝囊肿最为常见,肺囊肿多继发于肝囊肿,其他部位的感染则罕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