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心脏骤停高危人群如何采取预防措施?

浏览

准确识别心脏骤停高危人群并对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至今仍是现代心脏病学及公共卫生领域共同面临的挑战。

  1.心脏骤停高危人群的识别

  (1)院外心脏骤停幸存者:院外心脏骤停幸存者是发生猝死的最主要危险人群。所有研究都表明,这类患者再发猝死的概率最高。

  (2)急性心肌梗死(AMI)幸存者:AMI幸存者发生心脏骤停几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增高,约10%在出院的1年内发生心脏性猝死,且患者多在出院后半年左右时间发生死亡。

  (3)室性心律失常:若AMI后存在室性心律失常,其发生猝死的几率将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AMI幸存者发生猝死的独立预报因子。应强调的是,室性心律失常是否就是“恶性”,会随病因、时间不同而产生变化,不可一概而论。

  (4)心功能异常:许多研究都证实,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是发生猝死的独立危险因子。

  结合室性早搏和左心功能不全二者的结果会使心脏性猝死的预测值更准确。

  (5)信号叠加心电图:用信号叠加心电图记录心室晚电位,用于AMI后的患者,尤其是并存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者,预测发生心脏骤停的危险性,有一定临床价值。若综合室性早搏、LVEF等,预测的准确性会更高。

  (6)心率变异性:心率变异性(HRV)近年来备受关注,不少学者认为是一项预测心脏骤停的有用指标,但其真正的临床价值及对心脏性猝死的长期预测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7)心电生理检查:有60%~80%院外心脏骤停幸存者在心电生理检查时可诱发出VT\/VF,而最有意义的是在AMI后高危人群中预测心脏性猝死的可能性。由于该技术属有创性,有一定危险性。

  最近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结果表明,Holter监测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确诊率和对心脏性猝死的预测性并不低于心电生理检查,由于该试验设计严谨、科学,极具客观性和公正性,以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其结论的临床价值。

  2.心脏骤停的防治措施

  (1)抗心律失常治疗:目前基于三个原则选择药物进行干预。①经验性治疗;如AMI后应用受体阻滞剂能显著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②根据心电图检查(包括静息和动态)来确定治疗,以降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③根据激发试验,如利用平板运动试验和心电生理检查结果,以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

  (2)降脂治疗:高脂血症一直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而降脂治疗常可取得较好疗效,可以进一步预防心脏性猝死。

  (3)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猝死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目前已有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阿司匹林作为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药物能有效地降低冠心患者群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总死亡率,亦能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

  (4)手术治疗:通过冠脉旁路移植术进行血管重建,可降低冠心病的总死亡率及猝死率已有定论。

  (5)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目前的多项多中心研究均表明,ICD对心搏骤停幸存者及有危及生命的室颤和(或)持续性室速等高危患者的疗效优于其他治疗,但因其价格昂贵,限制了在我国的实际应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