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中药与微米中药诹议

浏览

【摘要】 纳米中药与微米中药有何区别?各有何优势与弊端?本文做一综述性探讨,旨在为尽快改变传统中药“粗、大、黑”的面貌,提高中药产品科技含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纳米中药;微米中药;综述探讨

近几年来,纳米中药、微米中药被炒得沸沸扬扬,但居于现代科技前沿的纳米中药、微米中药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它真的那么完美无缺吗?纳米中药与微米中药有何区别?各有何优势与弊端?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有关文献报道资料,现报告如下。

1 纳米中药研究中的希望与困难

纳米中药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粒径<100nm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原药及其复方制剂。同传统中药相比,纳米中药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用药量,增强药物的靶向性,而且经过纳米化处理后,中药的量子尺寸等效应导致其物理、化学特性的改变,从而可使中药呈现出新的功效。可以说,纳米中药最大的特点是改变了中药的药学特性,提升了传统中药的质量和水平,丰富了中药剂型和给药途径,为实现中药现代化迈出了可喜一步。

但是,纳米中药远非完美。首先,对传统中药进行纳米化处理,通过纳米颗粒的改性作用,有可能使某些中药原有的缺陷得以纠正,疗效增强,但也有可能适得其反。中药的成分十分复杂,且机制不明,如经纳米化处理有可能成倍增强A效应,也可能明显减弱B效应,还有可能产生原本没有的C效应和D效应。在毒副反应方面,亦可能出现类似的变化。这种纳米化后中药有效成分和药效学的不确定性,将给药物质量的稳定、可控留下隐患。其次,纳米中药的范围应用有所限制,如果限定在某些含低分子、无极分子或难溶性的矿物,则其有重要实用价值;但若将纳米化范围推而广之,甚至包括中药饮片,则需谨慎掌握纳米粒度与相关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分子组成和分子量的关系,不能为获得纳米微粒而损坏了药物的有效成分。由于目前对中药的微观研究尚不深入,对其有效成分与非有效成分还认识不清,仓促对其纳米化处理有可能得不偿失。同时,目前纳米颗粒的制备成本过高,即使纳米中药在技术上成熟,也将因价格因素而难以推广。另外,纳米中药由于粒度超细,其表面效应和量子效应显著增强,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获得了高能级的氧化或还原潜力,从而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增加保质和储存的困难。

2 微米中药研究中的优势与前景

微米中药是指采用现代和传统技术结合而研制的能保持中药固有药效学物质基础的粒度为微米级的新型中药。微米中药包括微米中药材、中药微米提取物和微米中药制剂。

为什么微米能保持中药固有疗效,纳米却改变了中药原有药性呢?微米中药一般颗粒粒径在1~75μm范围内,平均粒径为15μm 左右。根据物理学原理,粒径在此范围之内的颗粒中药所含药效学物质基础与原普通中药饮片或制剂相比,将不会发生明显的分子结构上的变化,也不会影响中药属性,药效特征和功能主治。微米量极的中药只是颗粒大小的超细化,其细化程度尚不涉及原子或分子结构层面上的变化,因此,不会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更不会对安全用药构成威胁。

微米中药最大的优势是提高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从药物学来说,药物的溶出速度与药物的颗粒比表面积成正相关。而比表面积与粒径成反比。因此,药物的粒径越细,则其比表面积越大,越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微米中药藉其颗粒达到超细粉末的水平,其比表面积显著增强,药物有效成分在胃肠道的溶解度明显增加,从而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并加快药物起效时间。除了口服给药以外,中药局部贴敷、穴位给药与透皮吸收等传统治疗方法,也都将随着微米中药生物利用度的提高而产生新的治疗效果,发挥新的治疗作用。此外,微米中药及相关技术还将促进中药剂型的多样化,加速中药含片、舌面速溶片、干粉吸入剂、喷雾剂等新剂型的开发,以适应不同病人的需求。

与纳米中药相比,微米中药不存在改变原有中药药性的问题,且开发和生产成本与传统中药相比略有提高,而比纳米中药成本价格大大降低,因而在当前,微米中药更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当然,微米中药也有尚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如稳定性、储存等,但这些困难并不是不可逾越的。

3 纳米中药与微米中药孰优孰劣的比较

如果说比较纳米中药与微米中药孰优孰劣,是难以回答的。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的优势与局限,只能说谁更适合做什么用途。据有关研究显示,有些中药制成微米级和制成纳米级后,其药效没有多大变化,从产业化的角度看,这类药就没有必要制成纳米级,但也有些中药只有制成纳米级,其药效才能充分发挥并增强,如灵芝、绞股蓝等,这类药就应该制成纳米级。当然,在何种尺寸下才能使药效得到充分的发挥,还需要科学家进行深入研究。但是不管怎样,利用高新技术,尽快改变传统中药“粗、大、黑”的面貌,提高中药产品科技含量,使中药成为质量稳定可控、疗效可靠、制剂精良,是我们每一位药界同仁共同心愿。

2 313000 浙江湖州,湖州市药品检验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