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刺楸树皮的处方(四)

浏览

刺楸树皮(别名丁桐皮、钉皮、刺楸皮、山上虎、狼牙棒、海桐皮、野海桐皮、刺五加),味辛;苦;性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杀虫止痒。主风湿痹痛;腰膝痛;痈疽;疮癣,小编整理出含有刺楸树皮的处方共199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81~199共19个。

处方1、木瓜牛膝丸

处方木瓜大者3~4个(切开盖,去瓤,用糯米浆浸过,焙干,为末,却将盐末入瓜内令满,仍用盖针定,蒸三次,烂研作膏)川乌(大者,去皮、尖,用无灰酒适量浸,薄切,酒煮干,研为膏)90克 牛膝(酒浸)萆薢 茴香(炒)羌活 青皮 青盐(别研入)狗脊(燎去毛)巴戟 海桐皮各30克

制法上为末,入青盐和匀,将前二膏搜为丸,如硬,再入酒,杵数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气,壮筋骨。治寒湿脚气,脚弱无力,或肿急疼痛,兼治妇人血风。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服时用盐汤或盐酒任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

处方2、龟甲汤

处方龟甲(醋炙)虎骨(酥炙)各180克 海桐皮 羌活(去芦头)丹参 独活(去芦头)牛膝(去苗,酒浸,切,焙)萆薢 五加皮 酸枣仁(炒)各90克 附子(炮裂,去脐、皮)天雄(炮裂,去脐,皮)天麻(去蒂)防风(去叉)威灵仙(去土)芎藭各75克 当归(切,焙)桂(去粗皮)紫参各90克 薄荷(焙干)180克 槟榔(煨)180克 菖蒲(九节者,去须,泔米浸,切,焙)45克

制法上二十二味,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治中风手足不随,举体疼痛,或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每用24克,加水150毫升、酒150毫升、生姜10片,同煎去滓,取200毫升,于中午,夜卧空腹时分二次温服。要出汗,两次用量一并服。半小时后,饮以热生姜稀粥,厚衣覆盖发汗,慎外风。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3、宣络通痹汤

处方当归15克,熟地15克,苍耳子10克,蜂房10克,乌蛇20克,土鳖虫10克,全蝎3克,蜈蚣2条,山甲珠10克,山龙30克,淫羊藿20克,鸡血藤25克,蜣螂5个,海桐皮15克。

功能主治活络止痛。主风寒湿邪,瘀滞经络。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范国方

处方4、必效散

处方川槿皮120克 海桐皮 大黄各60克 百药煎42克 巴豆(去油)4.5克 斑蝥(全用)1个 雄黄 轻粉各12克

制法共研极细末。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主年久顽癣。

用法用量用阴阳水调药,将癣抓损,薄敷。药干必待自落。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四

处方5、蠲风饮子

处方防风(去芦)杜仲(去粗皮,姜汁炒)羌活 白芷 川归(去芦头,酒浸洗)川芎 生地黄(酒浸洗)白芍药 川牛膝(去芦,酒洗)秦艽(去芦)何首乌 萆薢 苍术(米泔浸一二宿)白术 木通(去皮)大枫子肉 威灵仙 血藤(即过山龙)防己 丁松藤各30克 荆芥穗 海桐皮(去粗皮)五加皮 天南星(煨制)半夏(汤泡七次)橘红(去白)赤茯苓(去皮)桑寄生 天麻 僵蚕(炒)钓藤钩各15克 薄桂(去粗皮)草乌头(去皮、尖)甘草节 川乌(去皮、脐,炮)猪牙皂角各7.5克 两头尖 阴地蕨(一名地举)大蓟 小蓟 理省藤 桑络藤各45克 生姜30克(另研细)

制法上药各切细,无灰好酒6升,以瓷罐一个盛酒浸药,以皮纸十数重包封罐口,冬半月,夏七日,秋、春十日。

功能主治治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及一切手足走注疼痛,肢节挛急,麻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午前、午后、临卧各服适量。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鸡,猪、鱼,羊、驴、马、飞禽、虾蟹等肉味,及煎烙油腻、水果生冷、养麦、热面等一切动气发风之物。

摘录《医学正传》卷一

处方6、海桐皮汤

处方海桐皮 铁线透骨草 明净乳香 没药各6克 当归4.5克(酒洗)川椒9克 川芎3克 红花3克 威灵仙 白芷 甘草 防风各2.4克

制法共为粗末,装白布袋内,扎口。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筋翻骨错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患处。

摘录《医宗金鉴》卷八十八

处方7、羊蹄根酒

处方羊蹄根(土大黄)180克 土槿皮180克 制川乌 槟榔 百部 海桐皮 白鲜皮 苦参各30克 蛇床子 千金子 地肤子 番木鳖 蛇衣 大枫子各15克 蜈蚣末9克 白信6克 斑蝥6克(布包)

制法上药加入高粱酒2.5升,密封于大口瓶内,浸半月至一月后,去药滓。

功能主治杀菌止痒。治体癣、股癣、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量用时以毛笔蘸药水外涂。

摘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处方8、海桐皮散

别名海桐散(《医学入门》卷六)。

处方海桐皮 当归(去芦,洗净,焙干)牡丹皮(去心)熟干地黄 牛膝(去芦,酒浸,焙干)各30克 山茱萸 补骨脂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补肝肾,祛风湿。治小儿肝肾不足,风湿外乘,脚挛不能伸举。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九

处方9、牛膝丸

处方牛膝60,克(去苗)虎胫骨30克(涂酥,炙微黄)羌活30克 海桐皮27.5克 当归22克(锉,微炒)巴戟22克 芎藭22克 薏苡仁22.5克 防风22.5克(去芦头)桂心22.5克 杜仲30克(去粗皮,微炙,锉)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石斛22.5克(去根,锉)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30克 酸枣仁22.5克(微炒)肉苁蓉3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焙干)仙灵脾22.5克 补骨脂22.5克(微炒)干蝎22.5克(微炒)天麻22.5克 木香22.5克 槟榔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脏风毒,流注腰脚,筋骨疼痛,行立艰难。

用法用量空腹时以温酒下30丸。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

处方10、黑附子丸

处方附子(生,去皮、脐)乌头(生,去皮、脐)虎胫骨(涂酥炙)五灵脂(炒)防风(去叉)桂(去粗皮)海桐皮(锉)地龙(炒)狼毒(生,去芦头,用猪血浸一宿,炙干)自然铜(煅,醋淬七遍)各120克

制法上十味,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治中风,四肢瘫痪,妇人血风。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腹时烂嚼,用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11、神曲丸

处方神曲90克(捣碎,以醋少许拌炒微黄)肉苁蓉30克(酒浸一宿,锉去皱皮,炙干)虎胫骨60克(涂酥,炙微黄)海桐皮30克(锉)白僵蚕60克(微炒)芎藭30克 半夏30克(汤洗七遍,去滑)红蓝花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痛散瘀。治伤折内损,瘀血不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一日三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处方12、换骨丹

处方麝香(研)4.5克 桂(去粗皮)45克 麻黄5千克(去根、节,用水适量浸,煮减半,去滓澄清,再煎,入锡瓷器收贮)朱砂60克(为衣)甘松(去土)川乌头(生,去皮、脐)白芥子(炒)藿香 草乌头(生,去皮、脐)海桐皮(炒)何首乌 羌活 龙脑(研)骨碎补(去毛,炒)牛膝(酒漫)威灵仙(去土)桑白皮(炒)槐角 木鳖子(炒)自然铜(醋淬七遍,研细)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30克 白芷 防风 甜瓜子(炒)萆薢(炒)五灵脂 川芎 甘草(盐炙)苦参 白胶香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用麻黄膏子,入少量熟蜜搜和成剂,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中风瘫痪久不愈,四肢亸曳不遂,服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捶碎,食后茶、酒任下;或用生姜自然汁,更入酒适量化开服。可更进酒适量,日二服。至三日,于当病处微汗为效。但药性稍热,病寒者多效。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处方13、木香保命丹

处方木香 白附子(生用)官桂 杜仲(去粗皮,炒去丝)厚朴(去皮,生姜汁炒干)藁本(去须、土)独活 羌活(生用,去芦头)海桐皮(生)白芷 甘菊花(去土)牛膝(去苗,酒浸一日,焙干)白花蛇(酒浸三日,去皮、骨,焙干)全蝎(炒)威灵仙(水浸,去土)天麻(别捣,取末,去土)当归(去芦头,水浸,去土,干称)蔓荆子(生,去皮)虎骨(酒浸,或酥炙)天南星(浆水煮五七遍)大防风(去芦头,干称)山药(生用)甘草(酥炙微黄)赤箭(生用)各30克 麝香9克(真者,别研)朱砂(上好者)45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其药分作十分,将麝香一分拌匀,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调养荣卫,升降阴阳,补益五脏。治体虚中风,口眼喎斜,手足偏枯,四肢拘挛,屈伸不得,麻痹不仁,惊痫等病,遍身瘙痒疼痛,头目昏暗;风入腹内,拘急切痛,体如虫行,心神恍惚;伤风瘴疫,偏正头痛,诸般风气;或伤冷物,心腹大痛;或妇女胎前产后,中风壮热,体重头痛,眩晕欲倒,气闭血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酒下,不计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处方14、乌鸡煎丸

处方乌雄鸡1个 乌药 石床 牡丹皮 人参(去芦)白术 黄耆各30克 苍术(米泔浸,切,焙)45克 海桐皮 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白芍药 蓬莪术 川乌(炮)红花 陈皮各60克 延胡索 木香 琥珀 熟干地黄(洗,焙)肉豆蔻 草果各15克

制法上细锉,用乌雄鸡1只,汤捋去毛及肠肚,将上药安放鸡肚内,用新瓷瓶盛好酒6.6升,同煮令干,去鸡骨,以油单盛,焙干,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胎前产后诸般疾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胎前产后伤寒,蜜糖、酒送下;胎前气闷壮热,炒姜酒下;赤白带下,生姜、地黄煮酒下;产后败血攻心,童便、炒姜酒吞下;产后血块攻筑,心腹疼痛,玄胡索酒下;胎前呕逆,姜汤下。催生,炒蜀葵酒下;安胎,盐酒下;室女经脉当通不通,四肢疼痛,煎红花酒下;血气攻刺,心腹疼痛,煎当归酒下;血运,棕榈烧灰,酒调吞下;血邪,研朱砂、磨香,酒下;血闷,煎乌梅汤,研朱砂下;子宫久冷,温酒或枣汤下,空腹日一服;血风劳,人参酒吞下;小腹疴痛,炒茴香、盐酒下;血散四肢,遍身虚浮黄肿,赤小豆酒下;常服,温酒、醋汤任下,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处方15、顽癣必效方

处方川槿皮120克 轻粉 雄黄各120克 百药煎4饼 斑蝥(全用)3克 巴豆(去油)4.5克 大黄60克 海桐皮60克

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治多年顽癣,诸药熏擦搽洗不效者。

用法用量用阴阳水调,抓损敷药,必待自落。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16、抱龙丸

处方赤小豆120克(略炒)五灵脂 白胶香 破故纸(炒)狗脊(烧去毛)木鳖子(去壳)海桐皮 威灵仙 地龙(炒)草乌(米泔浸三日,净洗,去皮、尖)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主肝肾脏虚,风寒湿邪流注腿膝,行步艰难,渐成风湿脚气,足心如火,上气喘急,小腹不仁,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酒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

处方17、养荣汤

处方白芍药 川芎 熟地黄 姜黄 当归 川姜 青皮 五加皮 牡丹皮 海桐皮 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妇女血海虚弱,心中恍惚,时多惊悸,或发虚热,经候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15克,加生姜5片,乌梅1个,清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处方18、土荆皮散

处方土荆皮 吴茱萸 洋庄 西丁 人信 斑蝥 番八仁 明矾 川椒 细辛 海桐皮 槟榔 胆矾 煅皂矾 皮消 巴豆仁 蛇床子 烟胶 雄黄 桃丹各9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一切风湿癣瘌痒风。

用法用量烧酒浸搽。

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处方19、劳伤药酒

处方大血藤4两,小血藤4两,红牛膝3两,白牛膝3两,舒筋草4两,刺五加5两,白花草1两,白龙须4两,木通根3两,接骨丹根5两,随手香3两,老颧草4两,碎补3两,红毛七3两,松节3两,见血飞3两,金腰带3两,红泽兰4两,猪毛七4两,伸筋草4两,破骨风4两,黄龙须4两,八爪龙1两,地胡椒5两,红酸浆草4两,筋骨草5两,乌骨鸡3两,石兰藤4两,还魂草4两。

制法用干酒15斤泡10日后即成。

功能主治跌打损伤腰部痛。

用法用量成年病重者每服2两,轻者1两,日3次。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