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羚羊角的处方(十八)

浏览

羚羊角(别名泠角),味咸;性寒,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筋脉拘挛;肝阳头疼眩晕;肝火目赤肿痛以及血热出血;温病发斑;痈肿疮毒,小编整理出含有羚羊角的处方共1039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021~1039共19个。

处方1、三灵汤

处方当归6克 白芍3克 羚羊角4.5克 龙齿6克 石决18克 半夏曲9克 柴胡3克 葛根6克 茯神6克 白术3克 青皮3克

功能主治治肝痹,夜卧则惊,口渴多饮,小便频数,脾虚作胀,腹大如怀。

用法用量用冬瓜子9克煎汤代水,煎药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2、夜光丸

别名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卷七)。

处方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生地黄 熟地黄 新罗参(去芦)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各30克 枸杞子(拣净)牛膝(酒浸,另捣)金钗石斛(酒浸,焙干,另捣)草决明(炒)杏仁(去皮、尖,炒)甘菊(拣净)菟丝子(酒浸,焙干,另捣)羚羊角(镑)各23克 肉苁蓉(酒浸,焙干,另捣)五味子(炒)防风 甘草(炙赤色,锉)沙苑蒺藜(炒)黄连(去须)枳壳(去瓤,面炒)川芎 生乌犀(镑)青葙子各15克

制法上药除另捣外,均研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肾平肝,清热明目。治肝肾不足,阴虚火旺,内障目暗,瞳神散大,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摘录《瑞竹堂经验方》卷三

处方3、还睛夜明丸

处方人参 熟地 枸杞 当归 山药 肉苁蓉各60克 菟丝 枣仁(炒)茯神 麦冬(去心)五味 蕤仁(去壳)刺蒺藜 沙蒺藜各45克 川芎 防风 白菊 牛膝 石斛 羚羊角各30克 犀角 黄连各15克

制法共为末,蜜丸。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清散肝火。治血虚火郁,黑睛赤色,痛涩,莫敢开视,见人则两眉紧斗,眵泪并流,丝脉纵横。

摘录《眼科六要》

处方4、半夏散

处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30克 射干30克 牛蒡子(微炒)30克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22克 羚羊角屑22克 桔梗(去芦头)22克 昆布(洗去咸味)22克 槟榔22克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5克 赤茯苓22克 甘草(炙微赤,锉)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宜肺理气,化痰软坚。主气郁痰凝,结成瘿气,咽喉肿塞,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处方5、平肝清脑汤

处方羚羊角粉2.4克(冲服)明天麻3克 嫩钩藤 白蒺藜各12克 冬桑叶9克 天竺黄4.5克 京赤芍6克

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脑开窍。治产后发痉。新产之后,猝然抽风,神志不清,口眼抽动,牙关紧闭,两手紧握,舌苔薄腻或厚腻,脉象细紧或弦或滑。

用法用量水煎,用鲜竹沥100毫升冲服。

摘录《中医临证撮要》

处方6、绿风羚羊饮

处方黑参6克 防风6克 茯苓6克 知母6克 黄芩2克 细辛3克 桔梗6克 羚羊角3克 车前子3克 大黄3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绿风内障,头旋额痛,鼻、目牵引作痛。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处方7、上清拨云丸

处方羚羊角 犀角各60克 牛黄24克 川黄连(酒炒)黄芩(酒炒)川芎 白芷 当归各45克菊花 大黄(煨)防风 草决明 羌活 生地 滑石地肤子 蝉蜕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蜜为丸。

功能主治疏风泄热,清肝明目。治风热目疾,视物昏花,迎风流泪,羞明怕日。

用法用量每服9克,临卧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三

处方8、牛蒡子散

处方牛蒡子90克(微炒)羚羊角屑30克 槟榔30克 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尖,微炒)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热毒上攻,头面烦热,大便不畅。

用法用量每次6克,以温酒调下,不计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

处方9、羚羊角汤

处方羚羊角6克 龟版24克 生地18克 白芍3克 丹皮4.5克 柴胡3克 薄荷3克 菊花6克 夏枯草4.5克 蝉衣3克 红枣10枚 生石决24克(打碎)

功能主治治肝阳上亢,头痛如劈,筋脉抽掣,痛连目珠。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10、玄参饮

处方玄参 汉防己 升麻 羚羊角(锉末)沙参 车前子 栀子(炒)桑白皮 大黄(微炒)火麻仁 杏仁(去双仁、皮、尖,汤浸,麸炒黄)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治肺脏积热,白晴肿胀,遮盖瞳神,开张不得,赤涩疼痛。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热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三

处方11、木防已散

处方木防己30克 羌活30克 防风30克(去芦头)羚羊角屑30克 桂心15克 荆芥穗15克 薏苡仁30克 麻黄30克(去根、节)桑寄生15克 黄松木节3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件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妊娠中风,口眼喎斜,手足顽麻。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1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

处方12、紫雪

别名紫雪丹(《成方便读》卷三)。

处方黄金3千克 寒水石1.5千克,石膏1.5千克 磁石1.5千克 滑石1.5千克 玄参500克 羚羊角150克(屑)犀角150克(屑)升麻270克 沉香150克 丁子香30克 青木香150克 甘草250克

制法上十三味,以水60升,先煮五种金石药,得24升,去滓;纳另八味,煮取9升,去滓;取消石2.16千克、芒消(亦可用朴消精者)5千克,投汁中,微火上煎,柳木篦搅勿住手,得4.2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纳研朱砂90克,细研麝香当门子37.5克,纳中搅调,寒之二日,成霜如雪紫色。

功能主治清热开窍,镇痉安神。治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抽搐痉殿,口渴唇焦,尿赤便闭,以及小儿热盛惊厥。

用法用量病人强壮者,一服3克,当利热毒;老弱人或热毒微者,一服1.5克。

备注方中石膏、寒水石、滑石甘寒清热;玄参、升麻、甘草清热解毒;犀角清心解毒;麝香、青木香、丁香、沉香行气开窍;羚羊角清肝息风;朱砂、磁石、黄金重镇安神;消石、朴消泄热散结。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开窍,熄风镇痉之效。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八引《苏恭方》

处方13、芍药汤

处方芍药 防风(去叉)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用)各22.5克 葛根(锉)30克 黄芩(去黑心)防己 桂(去粗皮)各15克 干姜(炮裂)30克 白术 人参 独活(去芦头)芎藭 竹沥(旋入)升麻 牛膝(去苗,锉,微炒)石膏(碎)陈橘皮(烫去白,焙)羚羊角(镑屑)五加皮(炙)各15克

制法上十九味,除竹沥外,余十八味制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中风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用12克,以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入竹沥60毫升,微煎,空腹时温服,一日三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处方14、蕤仁丸

处方蕤仁90克 车前子 黄连(去须)各60克 麦门冬(去心,焙)23克 青葙子(汤浸)黄芩(去黑心)秦艽(去苗)生地黄 羚羊角末 防风(去叉)各45克 人参 天门冬(焙,去心)丹砂 升麻 苦参(炒)地肤子 菊花 玄参(炒)羌活(去芦)决明子(炒)地骨皮 甘草(炙)各38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内外障眼。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后煎百合汤送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

处方15、苁蓉羊肾

处方肉苁蓉15克,羊肾1具,羚羊角屑15克,灵磁石20克,薏苡仁20克。

制法1. 将肉苁蓉酒洗去土,再与羚羊角屑、灵磁石一起水煎,去渣取汁。2. 将羊肾去脂膜细切后与薏苡仁一起放入药汁中煮作粥。

功能主治滋肾平肝,强壮补虚。适用于肝肾不足、身体羸弱、面色黄黑、鬓发干焦、头晕耳鸣等。

用法用量空腹随意服之。

摘录《圣济总录》

处方16、紫苏

别名紫苏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紫苏茎叶30克 桑根白皮30克(锉)赤茯苓30克 羚羊角屑22克 槟榔22克 木香15克 桂心15克 独活15克 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郁李仁60克(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消渴后,遍身浮肿,心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处方17、羚羊菊花饮

处方羚羊角3克,菊花20克,草决明25克,五味子15克。

功能主治平肝清热。主肝胆风火。

用法用量水煎,频频代茶饮。

摘录齐强方

处方18、泻肾大黄汤

处方大黄60克(锉,蜜水75毫升浸一宿,焙)赤茯苓(去黑皮)黄芩(去黑皮)泽泻 菖蒲 甘草(锉)玄参 五加皮(锉)羚羊角(镑)各30克 磁石(火煅,醋淬三七遍)生干地黄(切,焙)各60克

制法上药十一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治肾脏实热,小腹胰胀,足下热痛,耳聋,梦伏水中。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19、加味逍遥散

处方白术 茯苓 牡丹皮 白芍 柴胡 陈皮 当归 山栀 贝母 天花粉各2.4克 甘草 红花 羚羊角各1.5克

功能主治治鬓疽七日以上,根盘深硬,色紫焮痛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淡竹叶20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