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制种)技术

浏览

(1)、选地、整地:应选用土质肥沃、地力均匀、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的高产地块,实行机耕机旋,精细整地,规范理墒,做到土细,墒平,沟直,沟深,排灌畅通。

  (2)、隔离:一是空间隔离。制种地四周300―400m内不种其他品种玉米。

  二是时间隔离。制种玉米的播种期与周围其他玉米的播期错开35~40天。

  三是自然屏障隔离。利用山岭、房屋、林带等障碍物隔离。

  (3)、调节父母本播期:制种区父母本花期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花期相遇是指母本的吐丝期与父本的散粉期相遇,以母本吐丝盛期比父本散粉盛期早2~3d为最理想的花期相遇时间。这是因为母本花丝生活力一般可以保持6~7d,而父本散粉时间较短,一般为4~5d;同时花粉在田间仅能存活数小时,因此调节播期要掌握“宁可母等父,不要父等母”的原则。

  一般父母本播期相差的天数是花期相差天数的1.5~2.0倍。

  (4)、花期调节:母本早于父本的调节方法。

  一是加强父本水肥管理,促进父本生长;二是推迟母本去雄时间,等到将要散粉时才去雄,以延缓雌穗生长;三是对母本吐丝过早的剪花丝。父本早于母本的调节方法:一是加强母本水肥管理;二是提早母本去雄,当雄穗尖刚露出顶叶就拔掉;三是若母本苞叶过多,吐丝偏晚,则应剪去母本苞叶,以促进母本提早吐丝。

  (5)、播种:抢抓节令(4月上旬播种),浇足墒水,精整墒面,喷施杀虫剂和除草剂,及时覆盖地膜,采用破膜适时分期播种,加强管理,培育壮苗。由于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力弱,顶土力差,出苗慢,苗期长势弱,在播种时必须提高播种质量,力争一播全苗。播种必须严格分清父、母本行,不得重播、漏播,父母本行比5∶1。

  (6)、合理施肥,加强管理:实行配方施肥,每亩用2000公斤有机腐熟肥,加45%的三元混合肥40公斤,足施底肥;出苗后8天及时进行查苗补缺,保证全苗;4―5叶期及时间苗、定苗,保证亩株数5.5-6千株,拔节期结合培土浇水,追施“攻杆肥”,亩施尿素10kg;大喇叭口期追施“攻穗肥”,亩施尿素30kg;玉米去雄后期补施粒肥尿素20kg,增加粒重。

  (7)、去杂去劣:分3次进行,第1次在定苗前根据自交系幼苗的长苗状况,如叶色浓淡、叶形宽窄、叶鞘颜色、生长势强弱等拔除杂苗。第2次在抽穗期进行,这是整个去杂去劣的关键时期,主要是根据株型、植株高矮、雄穗形状、花药和花丝的颜色等性状进行鉴别,发现杂株、劣株,应彻底拔除,田间去杂必须在抽穗散粉前完成,以免杂株传播散粉。第3次在收获后脱粒前进行,根据不同自交系的穗型、粒型、粒色和穗轴色等性状一次穗选,除去杂穗。

  (8)、母本去雄:母本及时去雄,是保证制种质量、获得优质杂交种的中心环节,应遵循“及时、彻底、干净”的原则。“及时”是指母本雄穗刚露出顶叶而尚未散粉时及时拔除;“彻底”是指把制种区所有母本的雄穗一株不漏地全部拔除;“干净”是指母本的每个雄穗不留分枝,拔除干净。对母本去雄的时间要严格掌握,以抽穗后散粉前去净为原则,在抽穗初期,可隔天去雄1次,抽雄盛期和后期必须每天去雄1次,一般在7∶00―9∶00进行,做到风雨无阻。

  一般在母本雄穗露出顶叶1/3即可去雄,做到逐行逐株检查及时去雄,不留分枝,以一次拔除为好,当制种区去雄达90%~95%以上时,剩余的可以带顶叶1次拔除,以节约去雄时间和劳力,拔除的雄穗要就地深埋,不要在制种区四周乱撒,以防串粉。

  (9)、脱水晾晒:根据组合采取早收获,种子入户后及时晾晒,勤翻勤晒。加速果穗的自然风干脱水,避免高湿发霉。

  (10)、严格检验,确保收购质量

  采取先检验,后收购的方法,逐户取样检验,对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种子一律拒收,确保种子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