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养殖户夏季如何应对肠炎病

浏览

肠炎病又名烂肠瘟,是一种流行很广的细菌性疾病,是对锦鲤危害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此病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

[症状识别]

病鱼食欲降低,行动缓慢,常离群独游;鱼体发黑或体色减退,头部、尾鳍更为显着;腹部膨大,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初期排泄白色线状黏液或便秘,挤压腹壁有黄红色腹水流出;拨开肠管,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内无食物,黏液较多;发病后期,全肠呈红色,肠壁弹性差,充满淡黄色黏液;将病鱼进行解剖,可看到肠道发炎充血,甚至肠道发紫,故很快就会死亡。

[发病原因]

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引起。该菌是条件致病菌,在普通水体及池底淤泥中常大量存在,也存在于健康鱼体的肠道中,但是数量不多。当锦鲤生活环境条件恶化、鱼体抵抗力下降时,该菌则可以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发病。病原菌随病鱼及带菌鱼的粪便排到水中,污染饲料,经口感染。流行及危害

此病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流行高峰在水温25~30℃,发病严重时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水中出现浮便,可以先采取停食的方法加大打氧,一般情况下,三到四天就可以恢复。

(2)在饵料中拌入药物投喂病鱼,用量为渔用整肠生每吨饲料添加本品1-3公斤,推荐最佳用量1.5公斤/吨。

(3)对于发病严重已不摄食的鱼,可每天腹腔注射卡那霉素500~1000国际单位,连续3~5天或直至症状消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