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微孔增氧技术

浏览

池塘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具有改善池塘生态环境、提高水产品产量,降低能耗和饲料成本,从而增加养殖效益。是国家重点推荐的一项新型渔业高效增氧技术,有利于推进生态、健康、优质、安全养殖。

微孔管道增氧的概念:

微孔管道增氧(池塘底充式增氧)

采用鼓风机通过铺设在池塘底部的微孔充气管等设施对池塘水体进行充气增氧,以满足池塘养殖动物对水体溶解氧的需求的增氧方法。

微孔管道增氧技术的由来

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是由室内工厂化高密度养殖采用的充气式增氧技术发展而来。于本世纪初开始在池塘养殖中试验应用。近几年在江浙等地区的虾蟹养殖场大面积示范推广。

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工作原理

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应用可大幅度提高养殖池塘水体的整体溶氧水平。尤其是养殖池塘底层水体的溶氧量,消除水体的氧债。从而为提高以营底栖生活为主的养殖动物的产量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微孔增氧技术产生背景

1.养殖成本的增加,整体效益的下降。

降低成本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二是减少养殖水产品死亡的数量。

2.养殖品种的生活条件的改善需要。

水体底部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起到氧化作用,并对致病菌起到了抑制作用,活化了池塘水质,保持池塘水质理化因子的稳定。微孔增氧技术产生背景

3.高效渔业发展的需要。(名特优水产品养殖)

高溶氧所带来的良好水质既可提高养殖水生生物的放养密度,又可提高养殖产量,平均可增产20-30%以上。(高效渔业的效益指标是亩纯效益2000元以上)

4.水产品质量安全 。

改善养殖环境条件,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抵抗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药物的使用,增加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溶氧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溶氧状况是影响养殖对象摄食量及饲料食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大多数水产养殖动物要求水体中溶解氧必要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生长最佳。(连续24h中,16h以上必须大于5毫克/升以上,其余任何时间不得低于3毫克/升)以上研究表明,因缺氧而死亡的鱼类占总死亡数的60%。鱼类在溶氧3毫克/升时的饵料系数,要比4毫克/升时增大一倍。在溶氧7毫克/升中的鱼生长速度比生长在溶氧4毫克/升中的鱼快20%-30%,而饵料系数低30%-50%。当水中溶氧量达到4.5毫克/升以上时,鱼的食欲增强极为明显。草鱼在5.5毫克/升溶氧的水体生长比2.7毫克/升增肉率提高9.88倍,饲料系数降低5.5倍。

微孔管增氧的主要特点

高效溶氧活化水体恢复水体自我净化功能超低能耗实现生态养殖,保障养殖效益安全、环保维护方便

1、 高效溶氧。

由于超微细孔曝气产生的微气泡,直径0.1mm 以下,微气泡上浮速度低,水越深接触水体时间越长,汽液面越大,传递速率越高。在水体中与水的接触面极大,上浮流速低,接触时间长,氧的传质效率极高,因此增氧效率高、增氧效果好。

2、活化水体。

微孔管曝气增氧,犹如将水体变成亿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充足的溶氧使水体能够建立起自然的生态系统,让水活起来。

3、净化水体。

微孔管曝气增氧是水底增氧,其他增氧是表层增氧,而养殖水体主要是表层溶氧丰富,底层缺氧。水体底层沉积的肥泥、有机排泄物、剩余变质的饵料等难解的有机物,会消耗大量的氧,而充足的微孔曝气增氧,使其转化为微生物溶解分解的有机物,使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得以恢复。在盛夏季节,气温的日变化较小。池塘上层水体密度低,下层密度高,上下层水体不能混合。池塘水体中这种出现明显的冷热2层的现象,叫热力学分层现象。池塘水体产生的分层现象极不利于氧气从空气中扩散入水体,使池塘水体尤其是池塘底部间隙水中获得氧气的能力进一步降低,经检测,在开机3小时后,池中的氨氮总量由原来的6mg/L降为2mg/L,硝酸盐由初始的8mg/L降为2.5mg/L, 硫化氢含量几乎为零。

4、降本增效。

水下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功率配备为0.1-0.15千瓦/亩,动力效率大于5kgO2/kwh。采用微孔管曝气增氧,氧的传质效率极高,使单位水体溶氧迅速达到4.5mg/L左右,不到水车或叶轮增氧的四分之一能耗,可以大大节约养殖户的电费成本。持续不断的微孔增氧为水体提供了充足的溶氧,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得以恢复提升,菌相、藻相自然平衡,构建起水体的自然生态平衡系统,养殖种群的生存能力稳定提高,充分保障养殖效益。

5、安全环保。

微孔管曝气增氧装置安装在岸上,操作方便,易于维护,安全性能好,不会给水体带来任何污染。其他增氧方式是在水中工作,容易漏电,对人体和鱼虾有潜在危害,特别适合虾蟹养殖。

微孔管增氧的主要类型

1、多点微孔增氧系统(又称短条式增氧系统) 结构:主管—支管—微孔曝气管。

支管长度不宜超过50米。特点:

(1)、支管道上每隔2-3米有固定的接头连接微孔曝气管;

(2)、微孔曝气管较短,一般在15-50cm。

优点:用微孔管少,省本,安装方便。

缺点:曝气量少且气泡大,相似泡气石。

2、条形微孔增氧系统 长条式增氧系统是用较长(一般是5-50米)的微孔增氧管布设在池塘底层,固定并连接到输气的塑料软支管上,支管再连接主管。要求微孔曝气管距池底10-15cm,呈水平或终端稍高于进气端。鼓风机开机后,空气便从主管、支管、微孔曝气管扩散于水体,实现增氧。

结构:

双塘增氧管道布置为三级:

风机—主管—支管(软)—微孔曝气管。单塘仍然是三级管网,但主管只一边接支管。

多塘管网分四级:

风机—主管—支管—连接管(软)—微孔曝气管。

3、盘形微孔增氧系统 圆架式曝气器的制作方法有二种:

(1)用钢筋、塑料或竹片先制成圆形框架,框架大小依准备安放微孔管的长度而定,管长一般是30-50米,圆架直径1-1.5米,把微孔管固定在框架内,进气管口留在圆框中间,与支管连接进气,终端口封死。用悬浮物吊入底层水中,捕捞时便于用绳子牵引到一边。

(2)将微孔管盘绕在“十字”形的竹架上,如“十字”形衣架等,按膜盘式一样安装即可。每亩几盘为宜、依每盘上的微孔管长度和养殖水体的实际需要而定,如盘管长20米,每亩水面需管长60-80米,则需用3-4盘。

曝气流程:风机或空压机—主管—支管—连接软管—圆架内的微孔曝气管。这种形式在水深的池塘应用效果明显。安装布置微孔曝气系统的注意问题

(1)规格应用问题:水体状况和深浅对微孔管管径大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水深1.5- 3米 之间的露天养殖水体,用外直径 14mm 、内直径 10mm 的微孔管,每根管长度不超过 50米 ;工厂化养殖水体,水深3-4米的,用外直径14-14.5mm,内直径10mm微孔管,管长不超过50米;水深1.5米以下的大水面,用外直径17mm,内直径12mm的微孔管,管长不超过60米。主管、支管和连接管内直径大小依微孔管内直径大小和所增氧的面积而定。如露天养殖水体,双塘主管内直径一般为4-5cm,多塘为5-6cm。

(2)每亩水面用多长微孔管较恰当需要考虑许多问题:养殖对象对水体溶氧量的要求,水体溶氧收支状况,在一定条件下单位长度的微孔管在单位时间内的曝气量和氧的溶解量等等。根据概算,1.5米以上深的每亩精养塘约需40-70米长的微孔管(内外直径10和14mm)。在水体溶氧低于4mg/l时,开机曝气2个小时能提高到5mg/l以上。

(3)微孔管长条式布置的平均间距确定:例:一池塘面积4亩,长100米,宽26.7米,现有微孔管280米,横向布管,管长20米,管距为100÷(280÷20)=7.14米。

(4)布管水平调节(距离池底10cm)

1、在清塘后布管,按塘底余水水平线布管;

2、在塘水多时布管,采用水平法调平,标杆固定。

池水深1米,曝气管要布在离池底10cm处,也可以说要布在水平线下90cm处,这样我们可用两根长1.2米以上的竹杆,把微孔管分别固定在竹杆的由下向上的30cm处,而后再向上在90cm处打一个记号,再后两人各抓一根竹杆,各向池塘两边把微孔管拉紧后将竹杆插入塘底,直至打记号处到水平为止。如果塘底深浅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则以浅的一边为准布管。

(5)风机的选择与安装

一般选罗茨鼓风机或空压机。风机功率大小依水面面积而定,15-20亩(2-3个塘)可选3kw一台,30-40亩(5-6个塘)可选5.5kw一台。空压机功率应大一些。风机应安装在主管道中间,为便于连接主管道、降低风机产生的热量和风压,可在风机出气口处安装一只有2-3个接头的旧油桶(不能漏气)。微孔管道增氧技术要点:

1.池塘。 养殖池塘形状为方形或长方形(长宽比2∶l),面积10亩左右,水深1.5米-2米,底部平整。

2.鼓风机。宜选择罗茨鼓风机或层叠式鼓风机,出气风压不得低于3500毫米汞柱。鼓风机出风口安装分气装置或排气阀门。为确保生产安全,一般要求同时配备两台鼓风机,交替使用。

3.功率配置。微孔管道增氧设施配备功率0.15千瓦/亩-0.25千瓦/亩。同时每亩配置功率0.1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

4.管道与安装。主管道采用镀锌管或塑料(PVC)管,主管道的直径100毫米,埋于泥土中,主管道与充气管有阀门控制,便于调节气量。由于罗茨鼓风机输出的是高压气流,所以温度很高,多数养殖户采用镀锌管与PVC管交替使用,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降低了成本。充气管道呈单侧或丰字排列,用竹或木桩固定。充气管道用直径15毫米-20毫米PVC管,管道间距4米-6米,气孔间距1米,孔径0.4毫米-0.6毫米,管道贴近池底固定;充气管用纳米管,管道间距6米左右,管道离池底10厘米。

5.使用方法。

养殖前期:10∶00-12∶00

2∶00- 4∶00

中后期:一般为10∶00-12∶00,

14∶00- 6∶00

22∶00-24∶00

4∶00- 6∶00 投喂饲料2小时内停止开机;水车式增氧机开启时间2∶00-6∶00。遇台风、暴雨等特殊天气,微孔管道增氧和水车式增气机同时开启,并根据水质状况延长开机时间。

6、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日常管理

(1)经常巡塘检查,如发现增氧设施运转有故障或有损坏,应立即报修。(2)检测水质,如溶氧状况,充氧效果,可用溶氧仪定时测定,并做好记录,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7、微孔增氧管器的维护

(1)微孔管器不能露在水面上,不能靠近底泥;否则,应及时调整;(2)如发现微孔管器曝气不正常应及时检修;(3)池塘使用此微孔增氧管器一般三个月不会堵塞,如因藻类附着过多而堵塞,捞起晒一天,轻打抖落附着物,或用20%的洗衣粉浸泡一个小时后清洗干净,晾干再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