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南县水产局为渔民送去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浏览

昨天,家住三门闸街道黄庙村养殖户张国华兴奋地对我局技术指导员说;今年五一出塘花鲢平均达到了3.4公斤!光花鲢这一项每亩增收800多元!这多亏采用了沼渣养鱼新技术,俺家承包的18亩鱼塘,每亩养殖花鲢200尾,采用了汝南县水产局推广的畜-沼-鱼生态养殖法,亩增产200多斤。俺池塘产的花鲢鱼明显比周边鱼塘的鱼个体要大,体色鲜亮,规格整齐。”

畜-沼-鱼生态养殖法是怎么回事呢?据汝南县水产局高级水产师李唐介绍,畜、禽粪便在沼气池中充分发酵,产生的沼气是良好的清洁能源,在池边挂上沼气灯诱杀害虫,可为鱼类提供高蛋白的天然饵料;剩余的沼液、沼渣含有较全面的养分和丰富的有机质,沼液是优质的肥水物质,沼渣是优良的养鱼饲料,通过将畜、沼、鱼的有机结合,达到循环利用、生态养殖的目的。研究表明,采取传统鸡粪肥池和沼渣肥池养鱼相比较,后者比前者可减少投入10%,增加效益15%左右。沼渣中有大量悬浮有机物和腐烂碎屑,多为浮性物质,置入鱼池后散布在池子的中上层,分解速度快,养分损失少,经过4天左右水色变绿,浮游生物随即大量繁殖。据统计,施用沼渣肥池的浮游植物生物量较普通渔池高30%左右,浮游生物内的可消化蛋白质有60%左右,给鱼特别是花、白鲢提供了充足优质饵料,且不易败坏水质,有效改善鱼的生活环境。 另外,由于沼渣已经过封闭厌氧发酵,相对于鸡粪肥池,其中的寄生虫和病害都比较少,可以有效减少鱼病的发生和传染,同时有效减少了渔药使用率,利于鱼的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