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有害藻类的清除及注意事项

浏览

近年来,在池塘养鱼中,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鱼产量,盲目地加大放养密度,致使池内残饵、粪便等有害物质逐渐增多,水体越来越富营养化,进而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严重者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可使池塘养殖经济效益降低15-20%,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及时清除池塘中的有害藻类,有利于提高鱼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常见有害藻类及防治方法

1、水绵、双星藻、转板藻(俗称青泥苔)多在天气转暖后,于鱼池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鱼苗误入其中往往被缠绕致死。另外,大量的乱丝漂浮在水中,严重影响浮游生物对光能的吸收和水温的提高,阻碍水体D.O的产生,并且大量消耗水中的养分,使池水变瘦,影响鱼类的生长。

防治方法:在放养鱼苗前,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或带水清塘,亩用生石灰75kg或水深1米的池塘,亩用130-150kg,清塘后底质差的池塘每亩可施有机肥200-300kg。水绵等发生后用CuSo4(0.5ppm)全池泼洒,2天后换1/3新水,或每亩用“扑草净”150-200g,拌湿土扬撒在青泥苔上,或亩用15-20kg草木灰扬撒在青泥苔上,2天后亩用生石灰10kg泼洒可进行有效防治,或每亩水面用马尾松叶20-25kg,浸泡捣碎,加水搅拌成25kg浆,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续施用2-3天,或每亩水面用石膏粉4-5kg,加水调浆全池泼洒,一般2天后消失。但须注意的是,在使用“扑草净”杀灭大量有害藻类后,大量死亡的藻类腐烂易造成池塘水质变坏,导致水体严重缺氧。因此,灭草期间应注意水质变化,以便及时注入新水或采取增氧等措施。

2、水网藻(俗称绿丝毛藻)。多发生在较肥的浅水鱼池中,因其藻体结集后形如网带,所以幼小的鱼苗误入网中很难复出,被网住的鱼苗因呼吸和摄食困难而死亡。

防治方法:放养前用生石灰干法清塘、亩用75kg,如水网藻发生,用CuSO4杀灭、泼洒面积占池塘面积1/3。

3、铜绿微本藻,水华微本藻(俗称湖靛,铜锈水)。夏季高温季节,鱼池中会大量繁殖铜绿微本藻和水网藻等蓝绿藻,飘浮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或集结为厚片状物质,称为湖靛。特别是在水温28-30℃,PH8.0-9.5时生长最快,因此也是鱼类生长较快的季节。这两种也是常见的藻类,少量时对鱼没有危害,但大量繁殖时则会造成危害。

防治方法:放养前,每亩池塘施基肥500-1000kg,使池水保持一定肥度,同时高温季节经常换新水,有条件的也可每亩水深1米,放养罗非鱼1000尾,如发生湖靛,用0.7ppm CuSo4全池泼洒,成鱼塘泼药后第二天早晨应加注新水或换水,以免引起泛塘或死鱼。另外,撒施生石灰也可清除这些藻类的危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