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主养鱼类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浏览

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养殖环境条件逐步恶化,主养鱼类的病害也越来越多,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就山区主养鱼类几种常见病的防治介绍如下:

1、草鱼出血病

病因:由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的鱼病。

症状:体黑而微带红色,部分病鱼口腔、下颚、头部或眼眶周围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此病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即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和肠炎型。

流行情况:每年6~9月份为此病流行季节,主要危害一龄草鱼种。

预防与治疗:夏花用疫苗浸泡免疫,鱼种用人工注射疫苗预防。此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在鱼种下塘前可用30~50mg/L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0%)浸浴15~20分钟。

2、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

病因:由山塘水库淤泥沉积,水质过肥,大量病菌滋生,导致水质恶化而引起的鱼病。

症状:鲢鳙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充血。肝肿大或糜烂,肝变土黄色或白色,脾脏淤血呈紫黑色,胆襄呈棕竭色,胆汁色淡。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液体。

流行情况:每年4~11月,以6~9月为发病高峰,主要危害鲢鳙鱼。

预防:彻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00kg泼洒消毒,鱼种放养时用2%~3%食盐浸洗5~10分钟,或用高锰酸钾20mg/L浸洗15~20分钟;鱼病流行季节每半个月用含氯消毒剂全塘库泼洒预防。

治疗:含氯消毒剂可任选一种,如用漂白粉1.0mg/L全塘库泼洒,连用2天;用强氯精0.4mg/L全塘库泼洒,连用2天;用溴氯海因0.3mg/L全塘库泼洒一次;用二溴海因0.3mg/L全塘库泼洒一次。病情较严重时,可用0.02mg/L暴血停和0.15mg/L硫酸铜混合后全塘库泼洒。

3、草鱼肝胆综合症

病因:由饲料、环境和药物等综合因素引起的鱼病。

症状:病鱼漂由池边,反应迟钝,食量减弱;肝脏失去光泽,有出血点;胆囊明显肿大,胆汁充盈,胆汁颜色变为深绿色、黑绿色或黄色。还常伴有肠炎、烂鳃等症状。

流行情况:每年5~10月均可发生,主要危害草鱼种和成鱼。

预防:彻底清塘,清除过多淤泥,合理放养;加强水质管理,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适时加注新水;选用优质全价草鱼专用配合饲料,并搭配青饲料投喂,禁止强化、过量投喂;定期投喂肝肠宝、三黄粉及消炎抗菌灵的药饵。

治疗:停止投饲1~2天,全池泼洒水质解毒保护剂或抗应激药物;全池泼洒聚维酮碘等药物;停食后第三天开始喂食时,内服肝肠宝或消炎抗菌灵或出血平等。

4、赤皮病

病因:由拉网或运输时鱼的皮肤受损,被荧光假单孢菌感染所引起

症状:鱼体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部分或全部鳍条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等。

流行情况:流行广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捕捞、运输后最易暴发流行。主要危害当年草鱼种和二、三龄草鱼。常与草鱼肠炎病并发。

预防:彻底清塘;鱼种下塘前用10~20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30分钟;或用2%~3%的食盐水浸浴5~10分钟;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在发病季节全池泼洒生石灰1~2次;每周食场用漂白粉200~500g消毒一次;放养、捕捞、运输时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若鱼体表或鳃上有寄生虫应及时杀灭。

治疗:外用药可任选一种,如全池泼洒1~1.2mg/L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0.2~0.3mg/L二溴海因溶液;全池泼洒0.5~0.6mg/L漂粉精;全池泼洒20mg/L生石灰;全池泼洒0.3~0.5mg/L三氯异氰尿酸溶液;全池泼酒五倍子药液,使池水浓度为2~4mg/L。

5、烂鳃病

病因:由柱状嗜纤维菌感染引起的鱼病。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呼吸困难,离群独游,鳃丝腐烂,黏液增多,附着污泥,鳃盖“开天窗”。

流行情况:一般在水温15℃以上开始发生。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主要危害草鱼、青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其他养殖鱼类也可感染发病。

预防与治疗:与赤皮病相同。

6、肠炎病

病因:由肠型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鱼病。

症状:病鱼食欲减退,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没有食物,肠内有淡黄色黏液,腹腔内有淡黄色腹水

流行情况:一般水温在25~30℃为流行高峰,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草鱼。

预防:除同赤皮病预防方法外,还需加强饲养管理,投饲坚持“四定”原则,发病季节控制投饲量。

治疗:外用同赤皮病,内服可按每千克鱼每天用大蒜头10~30g捣烂或大蒜素0.2g制成药饵投喂,连用4~6天。也可每千克鱼用土霉素50mg制成药饵,投喂4~6天。

7、水霉病

病因:由水霉科的水霉菌或绵霉菌寄生引起的鱼病。

症状:肉眼可见白色棉毛状菌丝。

流行情况:凡受伤的水产动物均可被感染。

预防:除去池底过多的淤泥,并用生石灰200mg/L消毒;加强管理,操作时避免鱼体受伤;亲鱼人工繁殖,受伤时要用药物涂抹。

治疗:全池泼洒2~4mg/L亚甲基蓝,隔天再泼一次;用2%~3%食盐水浸浴5~10分钟。

8、车轮虫病

病因:由车轮虫或小车轮虫寄生引起的鱼病。

症状:主要寄生在鱼的体表或鳃部,少量寄生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可引起寄生处黏液增多,使鱼苗游动缓慢、呼吸困难而死。

流行情况:每年5~8月均可发生,主要危害鱼苗、鱼种,严重感染可引起大批死亡。

预防和治疗:用0.5mg/L硫酸铜加0.2mg/L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

9、小瓜虫病

病因: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引起的鱼病。

症状:小瓜虫寄生处形成小白点,病情严重时,病鱼全身体表布满小白点,并伴有大量黏液,表皮糜烂,蛀鳍,体色发黑,游动异常。

流行情况:每年3~5月和8~10月。水温15~20℃时小瓜虫的繁殖力力最强,对苗种危害严重,感染后可造成大量死亡。

预防: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水质,增强鱼的抗病力,鱼种下塘前应进行药浴。

治疗: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因为硝酸亚汞己被禁用),一般可选用15~25mg/L福尔马林全池泼洒,连续数次,或用2~4mg/L亚甲基蓝全池泼洒,连续数天。

10、指环虫病

病因:指环虫有许多种类,如鳃片指环虫、鳙指坏虫、小鞘指环虫等寄生引起。

症状:少量寄生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可使病鱼鳃丝肿胀、贫血,呈花鳃状,鳃上有大量黏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

流行情况:为常见的多发病,流行于春末夏初,大量寄生可引起苗种大批死亡。

预防与治疗:鱼种放养时用10~20mg/L高锰酸钾溶液或5mg/L晶体敌百虫溶液药浴15~20分肿;也可全池泼洒0.3~0.5mg/L晶体敌百虫。

11、中华鳋病

病因:中华鳋,只有雌性成虫才营寄生生活,且寄生于鱼鳃中引起的鱼病。

症状:严重感染时,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在水面打转或狂游,尾鳍常露出水面,鱼鳃上黏液很多,鳃丝末端膨大呈棒槌状,苍白而无血色。

流行情况:每年5~9月为流行盛期,主要危害二龄以上草鱼及鲢鱼、鳙鱼等。

预防与治疗:用0.5mg/L晶体敌百虫溶液,或用0.7mg/L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治疗效果良好。

12、锚头鳋病

病因:多态锚头鳋,如草鱼锚头鳋、鲤锚头鳋等寄生引起的鱼病。

症状:多寄生于鳃、体表、鳍、眼等处,肉眼可见虫体,大量寄生时病鱼不安,食欲减退,继而消瘦死亡。

流行情况:流行季节长,对各龄淡水鱼都有危害,尤其对苗种危害较大,可引起死亡。

预防与治疗:全池泼洒0.3~0.5mg/L晶体敌百虫溶液,每次间隔5~7天,连用2~3次;鱼种放养时要进行药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