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生料免棚多种形式栽培新技术

浏览

竹荪被誉为“真菌皇后”,是我国名贵的食用菌。已在江苏省睢宁县与农作物间套种栽培获得成功,一般亩产鲜品600公斤,亩产值7000元以上,亩效益5000元以上,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项目。近2年来都采取“生料免棚多种形式栽培法”不仅稳产高产、省工省料、降低成本,而且拓宽栽培领域,解决“菇粮争地”的矛盾,使竹荪生产出现一次新的飞跃。看来可以介绍给大家参考一下!

一、生料免棚栽培原理

竹荪生料栽培,我们通过多方面的试验,掌握其菌丝抗杂能力强;能够穿过许多微生物的拮抗线,并在其群落中萌发茁壮菌丝。即使培养基原来已被其他微生物占领,一旦接触到竹荪菌丝,在被污染的基物上均能后来居上,而棘托竹荪更为明显。根据观察,主要是竹荪菌丝分泌出胞外酶,分解力极强,能够充分分解吸收生料中养分,而绝大部分的杂菌孢子,在生料上难以萌发定殖,彼此之间的强弱,凸显竹荪菌丝生长发育的优势。

竹荪栽培,现在大都采用高温型棘托长裙竹荪,其子实体生长发育期为每年夏季6-9月间。此时正值各种农作物如大豆、玉米、高梁、瓜类等茎叶茂盛期;夏季果园、林场、林果树木郁蔽,遮荫条件良好;而且上述农作物及林果树木每天呼出大量氧气,对竹荪子实体生长发育十分有利,这些天然的环境条件为免棚栽培竹荪创造了有机结合的生物链。

二、原料选择与处理

栽培竹荪的原料有“五大类”:1、竹类:不论“大小、新旧、生死”毛竹根、叶、枝、片、屑、茎以及竹器加工下脚料等均可利用。2、木类:以不含香油脂等杂木类均可。3、秸秆类:除稻草、小麦秸秆外,其它农作物的秸秆均可利用。4、野草类:常见的芦草、芦苇、五节芋等10多种均可栽培。5、壳类:谷壳、花生壳、玉米芯、豆类壳可作为培养基。

采用蔗渣、棉籽壳、玉米秆、黄豆壳、谷壳、花生秆、油菜秸等秸秆类都可能做培养基,栽培前培养料加水闷8-30小时后即可使用。

三、免棚栽培形式与技术

1、竹荪畦旁套种农作物

(1)栽培季节:竹荪栽培一般分春、秋两季。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具体掌握两点:一是播种期气温不超过 28摄氏度 ,适于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2-3个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 10摄氏度 ,使菌蕾健康生长成子实体。竹荪套种农作物,通常以春播为宜。“惊蛰”开始,堆料播种,“清明”开始套种农作物。

(2)场地整理:先开好排水沟,畦床宽 1米 ,长度视场地而定,一般以10 -15米 为好,床与床之间设人行通道,宽20 -30厘米 ,畦床“龟背形”,距离畦沟底25 -35厘米 ,防止积水。

(3)播种方法:竹荪播种采取一层料、一层种,菌种点播与撒播均可。每平方米培养料 10公斤 ,菌种2瓶,做到一边堆料、一边播种。

(4)覆土盖物:堆料播种后,在畦床表面覆盖一层 3厘米 厚的腐殖土,腐殖土的含水量以18%为宜。覆土后再用小麦秸秆或芦苇切成小段,铺盖表面 10厘米 厚,主要

是保湿和以免长草过多。

(5)套种作物:在竹荪畦床边套种黄豆、玉米、高梁、辣椒、黄瓜等高杆或蔓藤作物。当竹荪播种覆土后15-20天,就可在畦旁挖穴播种农作物种子,按间隔50 -60厘米 套种一棵。

(6)田间管理:播种后,正常温度下培育25-33天,菌丝便爬上料面。菌丝经过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由营养生产转入生殖生长,很快长出菌蕾,然后破口抽柄形成子实体。出菇期培养基含水量以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为好,菌蕾生长期,必须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温度不低于90%,菌蕾膨大逐渐出现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口,尽快抽柄撒裙。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

竹荪喷水要求“四看”:一看盖面物。当覆盖的秆草快要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覆土。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菌蕾。菌蕾小,轻喷;菌蕾大多喷、重喷;四看天气。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多喷、阴雨天不喷。这样才确保长好蕾,出好菇,菇形美。

2、林果间套种竹荪

利用苹果、梨、油桃、葡萄等果园内的空间,以及山场林地的树木空间,均可套种竹荪,提高土地利用率。具体措施:

(1)园地整畦:选择平地杨树林,含有腐殖质的沙壤土,近水源的果园。在播种前7-10天清理场地杂物及野草,最好要翻土晒白。果树头可喷波尔多液防病害虫。一般果树每间距3× 3米 ,其中间空地作为竹荪栽畦床。顺果树开沟作畦,人行道间距 30厘米 ,畦宽60 -80厘米 ,土不可太碎,以利通气,果树旁留40 -50厘米 作业道。

(2)堆料播种:播种前把培养料预湿好,含水量60%左右。选择晴天将畦面土层

扒开 3厘米 ,向畦两侧推,留作覆土用;再将预湿好的培养料堆在畦床上,随后将竹荪菌种点播在料上。如果树枝叶不密,可在覆土上面盖一层小麦秸秆,避免阳光直射。播种后畦沟和场地四周要撒石灰或其他农药杀虫。

(3)发菌管理:播种后15-20天,一般不需喷水,培养料保持含水量60-70%。挖好排水沟,沟要比畦深 30厘米 。菌丝生长温度最适合23 -26摄氏度 。

(4)出菇管理:播种后30-50天菌丝可长满培养料,再经10-15天菌丝体达到生理成熟,并爬上覆土。正常湿度 20摄氏度 以上,培育10-20天即可长菇蕾,此时保持湿度80-90%,正常温度下,再经过培养20-28天,菌蕾发育成熟长出竹荪,就可采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