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浏览

种植栽培双孢菇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产业,但在生产中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病虫害发生严重,使双孢菇产量降低、效益下降,极大地挫伤了菇农养菇的积极性。双孢菇病虫害防治,要防重于治,以防为主。现将双孢菇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常见病害疣孢霉病

又名湿泡病、自腐病、褐腐病、水疱病,是食用菌生产中危害严重且普遍发生的病害。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摄氏度,在通风不良,温度偏高,湿度大时易发生。菇体感病后,变为不规则的团体组织,菇体上覆盖一层白色絮状菌丝,似花菜菇或馒头菇,最后变成褐色软腐状,并有褐色液体溢出,散发出恶臭气味,继而腐烂。

防治方法:出现病害后,及时拔除病菇和菌体,停止喷水,交替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50%施保功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

细菌性斑点病

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通过空气、土壤、喷水、堆肥等途径传播。特别是使用不清洁的水喷雾,不通风或者通风过少,都容易发病。发病时菇体上出现针眼状病斑,后迅速扩大,变成褐色块状并腐烂。

防治方法:喷水时使用清洁水,平时加大通风量,避免棚内湿度超过90%。

褐斑病

又叫干泡病、轮枝霉病等。双孢菇从感病到出现褐色病斑,约需2周的时间。开始先在菇盖上产生许多不规则的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以后斑点逐渐扩大,并产生凹陷,凹陷部分呈现灰色。

防治方法: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软腐病

子实体受到感染后,逐渐变为褐色,直至腐烂。

防治方法:减少床面喷水,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向患病部位撒石灰粉;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主要虫害螨类

螨类对食用菌生长危害很大。螨类个体小,繁殖力极强,常潜入料内咬食菌丝体,严重时能把菌丝体吃光,并传染各种霉菌,肉眼看到时,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防治方法:培养料进棚前后或发生虫害时,用500倍~1000倍三氯杀螨醇喷洒处理,也可用2%敌敌畏熏蒸。

菇蚊

幼虫白色,头部黑色发亮;成虫黑色,长约2mm,爬行很快。完成一个周期大约35天。幼虫咬食菌丝,危害菇体,并传播螨虫和霉菌。

防治方法:敌敌畏熏蒸;在菇房附近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虫。

菇蝇

幼虫是一种白色的蛆,头部尖、尾部钝;成虫淡褐色或黑色,触角很短,常在料表面快速爬动。危害同菇蚊。

防治方法:敌敌畏熏蒸;菇房安装纱窗,防止菇蝇进入。菇蚊、菇蝇危害较重时用5%高效氯氰菊脂2500倍液喷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