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制作平菇母种

浏览

(1)营养物质选择:平菇母种培养基使用的材料中,有些材料的种类、浓度、化学成分相对稳定,如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等,有些天然植物体或动植物提取物的成分相对不甚稳定,要十分注意,如马铃薯、蛋白胨和麦麸等。发芽的马铃薯不能直接使用。使用时要将刚刚出现的萌芽深深挖掉,否则芽眼处的龙葵碱,对平菇菌丝生长有毒害作用。出芽较大的马铃薯不能使用。木屑、麦麸、玉米粉和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生虫、发霉和不新鲜的不能使用,昆虫的代谢物和霉菌产生的毒素都对平菇菌丝有毒害作用。不够洁净的琼脂要事先浸泡冲洗去杂;

  (2)称量:培养基配方中标出的水1000毫升,实际上是将各种营养物质都溶于水后的营养液的容量,而不完全是水。配制时,要准确称量配方中的各种物质,配制好后,最后总容量达到1000毫升;

  (3)调配:植物体材料煮沸用其汁,一般煮沸20~30分钟用2~4层纱布过滤。如马铃薯、玉米粉、木屑、麦麸等。难溶解的物质先溶解,如蛋白胨,然后再加入易溶解的物质。化学试剂后加入,不断搅拌使其均匀,而不与植物体材料一起煮沸。如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在水煮取汁过程中,水不足时可加水至足量,调配到最后容量不足时可加水补足至1000毫升;

  (4)调节pH:不同平菇品种生长发育最适pH值不同,不同地区,不同水源的pH值也不同。通常先用pH试纸测定已调配好的培养基,然后再用稀酸或稀碱溶液调节。平菇母种pH值调节常用酸性溶液是柠檬酸和乙酸溶液,常用稀碱溶液是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液;

  (5)分装:培养基调配好后,调节好pH即可分装。母种常用玻璃试管,规格为18~20厘米(长)× 18~20毫米(口径)。分装试管的装置可以使用漏斗式分装器,也可以自行设计使用倒“ⅴ”字形虹吸式分装器。分装时,在漏斗中或烧杯中加满培养基。这后一种分装器,分装前要用吸球先将培养基吸至低于烧杯中培养基的液面,然后才能分装。一手执自由夹控制培养基的流动,另一手执试管接受流下来的培养基,达到所需量时,关闭自由夹。如此反复分装至完毕。分装完毕后加盖棉塞。棉塞要用干净的新棉花制做。棉塞要上下粗细均匀,松紧合适,以塞好后手提时不掉为宜。棉塞的长度以塞入试管内l.5~2.0厘米,外露1.5厘米左右为宜。然后7支或10支捆成一捆,管口端用牛皮纸或防潮纸包好扎紧,以防灭菌时冷凝水打湿棉塞;

  (6)灭菌:试管分装打捆后,竖立于灭菌锅内灭菌。当压力达到0.1~0.11兆帕开始计时,保持这一压力3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目的。灭菌完毕后,待压力降至零后排气、开盖,将培养基趁热摆成斜面。待凝固后,抽取10~20支试管斜面于28℃培养箱内培养24~48小时,以检查灭菌效果。培养后若培养基表面无微生物生长,表明灭菌成功,可以使用。如有微生物出现,则灭菌不彻底,不能使用,要在进行灭菌后倒出,洗涤试管,重新置备。当时不用的试管斜面可保存在清洁干燥避光的地方,以备随时取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