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体

浏览

以断层为边界的区域地质实体。它与相邻接区域有很不相同的地质历史,显示它们曾分隔遥远,后经长距离迁移(漂移)和转动而联接在一起。每个地体内各自都有统一的、在成因上连贯相关的沉积地层、构造单元和演化史、岩浆活动、变质作用,与相邻接的地体在同一时代内的生物群落和门类及其生态区系方面有截然不同的特征,而且地层也无彼此间岩相的过渡关系,即呈独立于邻区的外来体。由于这种构造和地层上的重大差异,地体又称为构造地层地体。地体内岩石的古地磁测量通常就是地体漂移距离的证据。

地体概念首先在研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克拉马斯山的中、晚古生代和三叠纪-侏罗纪地层时提出的(1972)。后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至加拿大西部,以古生代岛弧岩石组合与中生代地层特征,建立了北美大陆地体拼贴带中的第一个典型实例──兰格利亚。地体概念的提出,补充了现代板块构造模式中岩石圈板块除俯冲(见俯冲作用)碰撞(见大陆碰撞)造山形式外,还有不俯冲造山的地体拼贴构造关系。地体的尺度规模可大至通常所指的岩石圈板块,但更多的是指岩石圈板块裂解开来的一些小片或地壳板片。地体既可形成增生的拼贴构造,也可由大板块上裂解出来成为单独的离散地体。早期拼贴地体构成增生的联合地体,可在晚期按新的型式裂解出新的地体而成为该时期的离散地体。由此可见,地体应有特定的地质时代概念,地体的范围、拼贴和离散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划分地体的依据,除沉积地层、古生物群落与生态、古地磁位置的差异外,还应研究拼贴缝合带的构造事件与变形史及其运动学特征。这种地体边界通常由巨大的逆掩断层、推覆体(见推覆构造)断面、平移断层或由它们彼此的叠加而成,有时也有混杂堆积。对于古老深变质岩区的地体拼贴的鉴定,均匀一致的同位素年龄特征是重要的证据。应该指出,不同构造层次所构成的区域地质构造差别现象,不应成为地体划分的标志。

地体的认识充实了板块构造基本模式中的一些细节,特别是阐述了岩石圈块体对接却无俯冲造山作用的构造问题,解释了许多区域地质构造中的不连续地质演化现象。但划分地体时,对地层和构造的差异性标志和相邻地体的原先相距遥远的尺度的认识,常有很大的伸缩性,因而是否应划分地体就存在争议,也出现了一些定性不明的术语以描述位移距不大的地质区域,如当地地体和准原地地体等。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