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疗法

浏览

通过学习训练矫正行为障碍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条件反射疗法或学习疗法。И.Π.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和B.F.斯金纳的刺激强化学说是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此外,C.赫尔的驱力消减学说和E.托尔曼的仪态期望学说等也对行为治疗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行为疗法一词,首先由斯金纳等人于1953年提出,但他们后来却未加使用。正式使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的A.A.拉扎勒斯(1958)和英国的H.J.艾森克(1959)。行为矫正起初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精神病学家J.沃尔佩于1958年发表了《交互抑制心理治疗》一书,把行为治疗技术系统地应用到患者身上。

行为疗法的理论认为,患者的各种症状(异常行为或失调的生理功能)都是个体在生活中通过学习而形成并固定下来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设计某些特殊情境和专门程序,使患者逐步消除其反常行为,并经过新的学习训练形成正常的行为反应。

行为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传统的精神分析疗法以及后来盛行的言语疗法,主要通过患者改变自己的认识而引起心理状态的变化。行为疗法则主要通过患者的动作引起心理状态的变化。行为疗法的创始者们排斥精神分析,只关心刺激与反应,忽视刺激与反应之间引起的心理过程,认为反应的结果也就是行为的结果,从而否认人的认识和情感指导其行为的观点。但在行为疗法的实施过程中,人们逐渐了解到人的认识、信念在行为中的作用。70年代中期,美国的行为治疗中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认知行为治疗或行为矫正治疗的新方法,强调认知在病理和行为转变中的作用,认为在社会性学习过程中,人的各种行为或全部心身活动均不是被动的反应,而是以认知过程为中介,具有能动地指导和改变自然状况与自身行为的潜在能力。因此,现在行为疗法实施的过程已不仅限于改变外界情境和外显行为或症状,还充分重视并改善其认知过程,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指导、主动控制和矫正行为的能力。一般认为,行为矫正疗法的倡导者是O.林德斯莱、N.H.阿兹灵、T.阿龙等一批实验心理学家。

行为疗法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治疗对象也不再限于矫正患者的行为异常,已经扩大到正常人的行为训练。较常用的行为疗法有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代币奖励生物反馈以及自我调整技术,包括气功、瑜珈功、禅宗、松弛疗法等。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取得更好效果。例如,在中国治疗强迫性神经症的临床实践中,就采用过生物反馈、系统脱敏、静态松弛反应和动态意守训练等 4种方法进行行为训练。行为治疗方法也受到一些相关学科的重视。例如,80年代以来美国盛行的行为医学就很重视行为疗法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

参考书目
  1. D. C.Rimm and J. C.Masters, Behavior Therapy,Academic Press ,New York,1979.
  2. A. S. Bellack, M. Hersen and A. E. Kazdin,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and Therapy,Plenum Press, New York,1982.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