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宁

非洲西部国家,旧称达荷美。南濒几内亚湾,陆界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尼日利亚和多哥。国土狭长,南北长约670公里,南端海岸东西宽仅125公里,面积112622平方公里。人口382.5万(1984)。全国划分为6个省,首都波多诺伏

自然条件

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南部沿海为宽2~12公里的沙丘带及与之平行的潟湖带,潟湖久经淤塞,仅在科托努和大波波通海。海岸线长 125公里。中南部为红粘土高台地,平均海拔100米,土层深厚,是主要农业区。中北部为海拔400米以下的结晶岩高原,面积约占国土的2/3。表面呈波状起伏,多平顶孤丘,一些地区土层久经淋蚀,有砖红壤铁壳,不利于耕垦。东北一角为尼日尔河平原。西北为阿塔科拉山,最高点海拔641米。全境处于热带,终年高温,月平均气温25~30℃。年降水量900~1400毫米。北纬8℃以南、宽约200公里的沿海地带,气候属热带雨林型,年内有两个多雨期(3月中~7月中,9月中~11月中)。其余大部地区为热带草原型,5~9月为雨季,1~2月间盛吹干热的哈马丹风,危害作物。北部各河汇入尼日尔河;南部诸河分流入海,以韦梅河最长(450公里)。各河下流可通木船,尼日尔河可通小汽轮。

图 居民和发展简史

人口较密,平均每平方公里约34人。3/4居住于国境南半部。 城镇人口占15%(1982)。人口增长率 2.7%(1970~1982)。居住于中南部的芳蒂族(贝宁族)人数最多,其次是南部的阿贾族、中北部的巴里巴族和西南部的约鲁巴族。居民大部信原始宗教,15%信伊斯兰教,15%信天主教。贝宁、约鲁巴和蒙萨语使用范围较广,法语为官方语言。16世纪后葡、法殖民者先后入侵,在沿海的维达设立据点,贩运奴隶。17世纪境内建立达荷美王国,曾抗击法国殖民者。19世纪末全境逐步沦为法国殖民地,被并入法属西非。1960年8月1日获得独立,成立达荷美共和国。1975年改名贝宁人民共和国。

经济地理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1982年国民生产总值约10亿美元,人均280美元。全国人口90%以农业为生,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45%。 耕地210万公顷(1977),占土地总面积18%,集中于人口稠密的中部和南部(土地垦殖指数达50~60%)。粮食作物占种植面积 80%,其中一半以上为玉米,次为木薯、薯蓣、高粱、豆类和稻谷。南部雨林区是玉米主要产区之一,可一年两熟。木薯和薯蓣主要种植于中部、北部。盛行锄耕和灌丛轮种制,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不足自给。油棕、棉花、花生和烟草是主要经济作物,产品大部供出口,共占总出口值80%以上。棉花和花生主要种植于中、北部。油棕林属半野生状态,面积约40万公顷,主要分布于中南部红粘土台地,以波多诺伏至萨克特间最密集。从事油棕生产者15~20万人。棕仁常年产量2~3万吨,在非洲次于尼日利亚,扎伊尔和科特迪瓦。畜牧业占次要地位。全国平均每4人拥有1头牛,85%的牛和半数以上的绵羊、山羊分布于北部。为发展畜禽产品,已在帕拉库和莫诺省设国营牧场。海湾和内湖水域面积2.3万公顷,专业渔民4万人(见彩图),

贝宁渔民水上住宅

年捕鱼量2.5万吨,其中淡水鱼2万吨,科托努为主要渔港,鱼产约2/3经熏制销本国和多哥、尼日利亚等邻国。

海岸与近海分别发现钛铁矿和石油,西北部高原山地蕴藏铬、铁、金、石灰石、磷灰石等矿,其中北部铁矿储量约2.5亿吨,含铁率50%。除石灰石、大理石和金矿外,其他矿藏多未开发。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8~9%。农产品加工是主要工业部门,其中食品、榨油(棕油和花生油)和纺织共占工业产值80%。榨油企业分布于科托努、博希孔、阿霍宗、阿夫朗库、巴达巴、波贝等地,年产2000~4000吨。纺织为新兴工业,已在帕拉库、博希孔、萨瓦卢等棉产地设轧花厂,在科托努、帕拉库建小型漂染和纺织联合企业。工业用电主要由加纳阿科松博水电站用高压线经多哥输入。

境内有3条窄轨铁路,全长579公里,其中南北向干线长438 公里,以营运尼日尔过境货物为主。公路总长7200余公里(1982),连接国内各主要城镇和邻国,其中通往尼日利亚的高速公路于1978年建成。科托努深水港(深11米)有货轮往返西非和西欧港口,运送本国和尼日尔、多哥部分进出口物资,年吞吐量近120万吨(1981)。出口物资以棕油、棕仁、花生、棉花等农产品为主,进口主要是燃料、水泥、机械、粮食、食品等。主要外贸对象为法国和欧洲共同体其他国家。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