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

世界面积最大的内陆国。位于亚洲东部,蒙古高原北部。东、西、南3面与中国接壤,北邻苏联。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人口186.6万(1985)。全国划为18个省,3个直辖市。首都乌兰巴托

自然条件

地势高亢,平均海拔1580米,1000米以上的地区占全境81.2%。全国分为西部山地,中、东部高原以及南部戈壁 3个地区。西部有蒙古阿尔泰山自西北向东南蜿蜒1500公里,一般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峰友谊峰(奈拉姆达勒山)在中、蒙边界上,海拔4374米。山顶常年冰雪覆盖,地势向东南明显降低。山间形成以哈尔乌苏、吉尔吉斯和乌布苏湖为中心的大湖盆地,有科布多、扎布汗、特斯等内流河分别流入各湖。中部杭爱山脉长约700公里,一般海拔3000米左右,蒙古主要河流色楞格河发源于此,向北流入苏联贝加尔湖。杭爱山脉是北冰洋流域与内流区域的主要分水岭。东北部肯特山脉较低,是鄂嫩河与克鲁伦河发源地。两河向东流入黑龙江。杭爱山脉与肯特山脉的山地牧场水草丰美,适宜放牧,北坡森林茂密。各河流经的广大草原地区,开发较早,成为蒙古经济和人口最集中地区。南部地势平缓,海拔1000米左右,在低缓丘陵间分布着“塔拉”(浅盆地)和“诺尔”(内流湖)。戈壁占全国面积1/3,其中沙漠仅占3%。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温差大,降水少。年平均气温-6.6~3.9℃,1月-15~-35℃,7月18~26℃。极端最低和最高温曾分别达-50℃和40℃。年较差平均为35~50℃,最大可达90℃,以东部最为剧烈,西部次之。日较差亦大,平均为20~30℃。冬季蒙古北部形成高气压中心,是亚洲寒潮源地之一。年降水量200毫米左右,西北部山区可达400毫米,中部山麓地带150~200毫米,南部戈壁区减至20~100毫米。80~90%降水集中于夏季。相对湿度30~70%,日照充足,生长期一般只有100天左右,结冰期长(11月至翌年4月),干旱和风暴是蒙古农牧业的两大自然灾害。

土壤、植被、动物随纬度、地形和气候而异。北部森林草原,盛产松杉、毛皮兽等。中部草原带,多啮齿类动物。南部戈壁带,分布着沙漠旱生植物与灌木丛,有羚羊、野骆驼等。高山地区垂直分布明显。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有煤、铁、石油、有色金属(钨、锡、铜、钼)、金和萤石等。境内有300多处高温和低温矿泉,在呼治尔图、鄂特冈腾格里等矿泉附近建有疗养院。

图 居民和发展简史

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约1人多,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增加较快,1950~1980年的30年间,人口增加了1.3倍。1975~1982年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9‰。人口主要集中于杭爱山麓和色楞格河流域各省,西部的巴彦乌列盖省人口也比较多,南部戈壁地区人烟稀少,平均5~6平方公里才有1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人口比重有所增加,从1950年占21.7%增加到1981年的51.1%。城市人口80%左右分布在中部,其中,乌兰巴托约集中全国城市人口一半以上。小城镇在数量上居绝对优势。乡村居民点规模小,非常分散,全国60%以上的农牧民住在游牧型居民点里。民族构成以蒙古族为主,约占总人口90%以上,其中喀尔喀人最多(占75%),此外有哈萨克乌兹别克和图瓦乌梁海等少数民族。主要语言是喀尔喀蒙古语,1941年开始采用以俄罗斯字母为基础的新蒙古文字,取代原蒙古文。

历史上称“外蒙古”,原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921年发生人民革命,同年7月11日成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11月26日废除君主立宪制,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经济地理

传统的畜牧业国家。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国约一半人口从事牧业生产。1980年草场和放牧场12340.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80%。畜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80%左右,占出口总值(包括畜产品加工)80%以上。60年代以来,发展了加工制造和采矿业,农牧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相对下降,1950年约占60%,1982年占14.9%。

30多年来,蒙古牲畜总头数一直徘徊在2200~2400万头之间,始终未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高水平(1940年2620万头)。1940年按人口平均计算为35.4头,居世界首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渐次减少,1950年为29.6头,1980年只有14.5头,农牧业合作社和国营农牧场拥有畜牧业产值95%以上。

畜牧业多为游牧、半游牧性质,逐水草而居的放牧传统仍占统治地位。天然牧场12190万公顷,是主要饲料基地(占饲料的95.8%),刈草场约150万公顷,每年可获草100万吨左右,种植饲料不足1%。每年随季节变化而更换牧场。虽然每个羊群、牛群、马群都有一定的放牧地段,但农牧业合作社生产队放牧点(苏尔)的规模与放牧范围,都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生产能力的大小而不同。在北部水草丰盛的森林草原带,规模较大,一般10~50人,放牧半径不超过20公里,有的已变为半游牧,在种植业发达的色楞格省还出现了定居养畜。中部草原地区大约为4~25人,放牧在20~30公里之间。南部戈壁区,由于饲料储量小,特别是水源缺乏,规模较小(4~10人),经常移动在50~100公里或更远的地方。目前蒙古正在从游牧向半游牧和定居过渡。养羊业是畜牧业的主要部门。在牧畜构成中,一向以绵羊为最多(约占60%),次为山羊(占19.2%)、牛(10.1%)、马(8.2%),还有骆驼(2.5%)。 绵羊、牛、马多分布杭爱山与肯特山麓地带。山羊适应性较强,分布遍于全国。骆驼主要在戈壁地区,南戈壁省占全国的1/4。

过去几乎没有种植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种植业只占农牧业总产值 0.4%(1940)。60年代以来有一定发展,70年代末约占农牧业总产值20%左右,有轮耕地 100多万公顷,约占农牧业用地面积0.8%,1980年播种面积为70.4万公顷。80%以上耕地由国营农场经营。

蒙古草原上的羊群和大石柱

种植业以谷物为主,占播种面积84%,其中春小麦约占谷物总产量80%。还有燕麦、甜菜、马铃薯、蔬菜和饲料作物等。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不稳定,单位面积产量低。正常年份谷物产量30多万吨,平均每公顷1500~1700千克。1983年谷物产量81.28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森林草原带的色楞格、鄂尔浑、鄂嫩、克鲁伦等河漫滩地区。这里河谷宽广,地势较低,气候较南部湿润,无霜期100多天,年降水量250~300毫米,有腐殖质含量多、肥力较高的暗栗钙土与栗钙土,为发展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春旱和秋雨多,往往造成减产。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量70~80%,其中色楞格省占1/2。

森林面积1500多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10%。木材蓄积量12.7亿立方米,每年采伐原木 160万立方米左右,除供国内需要外,略有出口。大部为针叶林,其中落叶松占70%,还有红松、雪松等。森林主要分布在杭爱山与肯特山北侧。

工业基础薄弱,部门结构比较简单,工业产值一直低于农牧业。60年代以来,工业发展较快。1974年产值首次超过农牧业。1982年工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45%,占工农(牧)业产值76%。以轻工业为主,肉、乳、羊毛、皮革等畜产品加工业约占工业产值50%,其余为燃料动力(20.6%)、纺织和缝纫(13.6%)、建筑材料和木材加工等。工业产值中 1/5属于手工业。机械工业仅有几家汽车、机车修配厂等。90%的机械装备和70%的日用消费品依靠苏联提供。工业主要集中在乌兰巴托(占1/2以上)、达尔汗、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等地。此外,各省会都有供应本地生产需要的小型畜产品加工厂。

采矿业较重要。1982年煤产量492万吨,能满足国内需要。褐煤开采集中在乌兰巴托市郊沙尔河一带。煤田储量大,沙尔河矿区储量为1.2亿吨,煤层总厚度达14~34米,便于露天开采。纳来哈煤田产量占全国 2/3以上,主要供给乌兰巴托热电站,部分为机关、居民采暖用煤。此外,多数省份有小型手工采煤,供地方发电与取暖用。70年代在杭爱山区额尔登特发现铜钼矿,估计储量有10亿吨。由蒙、苏合营,1978年投产。设计能力为年开采1600万吨矿石,全部运往苏联。

货运以铁路为主,客运多用汽车。铁路总长约2100公里,纵贯南北的蒙古大铁路,南连中国,北通苏联,是蒙古进出口物资的主要通道,全国铁路运输的主动脉。公路全长约5万公里,以乌列盖—科布多—车车尔勒格—乌兰巴托—温都尔汗—乔巴山线为最长,货运量亦大。各省省会间及其与各县之间皆有公路相通。民航有一定发展。

对外贸易连年大量入超。出口以活畜和乳、肉、毛皮及其 制品为主。近年有少量钨、钼、萤石等输往苏联。进口总值的70%左右为日用工业品和机械制品。对外贸易96%以上是在“经互会”国家间进行的,其中苏联占80%以上。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