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又称婆罗多。亚洲南部国家。与中国、缅甸、孟加拉国、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坦接壤,东南隔保克海峡与斯里兰卡相望。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大陆海岸线长约5600公里。属岛有阿拉伯海的拉克代夫群岛、米尼科伊岛和阿明迪维群岛,孟加拉湾的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 面积 297.4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3054.0万(1984)。首都新德里

全国划分为22个邦和 6个中央直辖区。此外,印度把与巴基斯坦有争议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同中国的阿克赛钦地区合称为“查谟和克什米尔邦”;把中印边界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历来属于中国目前被其非法侵占的约9万平方公里地区称“阿鲁纳恰尔邦” ;把1975年被其吞并的锡金国列为“锡金邦”。

自然地理

地形

以平原和台地缓丘为主,平原占国土面积43%,海拔 300~900米的台地缓丘占 27.7%。大致分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3个地形区。

北部山地为第三纪褶皱山系,属喜马拉雅山脉。山势高峻,海拔5500~6000米,雪线以上的高峰甚多,楠达德维山海拔7817米,为印度最高峰。山脉南缘为小喜马拉雅山脉和西瓦利克山脉,前者平均海拔2000~3000米,后者800~12000米,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递降,直抵印度大平原。此外,在东北与缅甸接壤地带的那加丘陵与布拉马普特拉河之间,为海拔约1500~2000米的西隆高原,是印度古陆的一部分。

中部平原属印度河-恒河平原。横亘于北部山地与南部半岛之间,东西长2000多公里,南北宽约240~500公里,是世界著名大平原之一。平原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恒河平原,系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地势开阔低平,冲积层深厚,大部分在印度境内。西部为印度河平原的一部分,除旁遮普外,大部分为塔尔沙漠所覆盖。平原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交通发达,是全国工农业最发达地区。(见彩图)

印度恒河平原秋色

南部为德干高原。北起恒河平原南缘,南至半岛南端,从西南向东北缓倾,为一久经侵蚀的古陆块。高原西缘为西高止山脉,南北延伸达1500公里,海拔1000~1500米。东坡缓倾,与高原相连;西坡陡峭,逼近阿拉伯海岸,沿岸有狭长的海岸平原,为石质海岸,平直少曲折,称马拉巴尔海岸。高原东缘为东高止山脉,是南北延伸的断续低丘,海拔仅500~600米。沿孟加拉湾的海岸平原宽度约 100公里左右,多沙质海岸,较平直且多沼泽,称科罗曼德尔海岸。由于长期侵蚀,高原地面多呈现为桌状山或平顶山,高度多在300~800米之间。地质史上曾经发生多次升降和断裂,形成许多地垒和地沟,如讷尔默达地沟、达布蒂地沟等。高原东北部和南部地势平缓,古老地层出露较多,富煤、铁、锰、铬、云母、金、铝土等矿。

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北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为屏障,阻挡寒冷气团的南侵,南部半岛伸向印度洋,深受热带气团的影响,因而其年平均气温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3~8℃。除高山地区外,各地年平均气温都在24~27℃之间。全国有3/4的地区,绝对最低温度均在0℃以上,平均年降水量1134毫米。但区域差异较大,西北部为干燥区,年降水量不足 500毫米,其中塔尔沙漠地区不足 100毫米;其他大部分地区均在1000~2000毫米之间,沿海地带及东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超过2000毫米;阿萨姆邦的乞拉朋齐,平均年降水量11437毫米,是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随着季风的消长转换,全年可分干季和雨季。10月至翌年5月为干季,其间10~12月,因热赤道南移,西南季风退缩,降水停止,气温稍有回升,为季风退缩季;1~2月为凉季,恒河流域吹西北风,印度河流域吹东北风,天气晴朗而凉爽,20℃等温线横贯印度半岛北部,除高山外北部各地气温均在10℃以上,这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但半岛南端沿海地带因风向及地形影响,仍有一定降水,西北部受西方气旋的影响,也有少量降水;3~5月为热季,由于太阳逐渐直射,且雨季尚未来临,气温迅速升高,既干又热,各地月平均气温可达30℃以上,其中塔尔沙漠最高气温达50℃以上,成为世界最热地区之一,仅西南沿海的迎风坡有称为“杧果雨”的降水和阿萨姆一带有热雷雨。6~9月是雨季,此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季风,风势强烈,饱含水气,席卷印度半岛,除西北部外,全国普降大雨,常占年降水量的70~90%。此时,大部分地区气温为27~28℃。

图

雨季丰富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惟西南季风来临的迟早与强弱有很大的年际、月际变化,降水变率大,西北地区可超过30%甚至40%,德干高原约为20~30%,东北部与东南沿海变率最小,也达15%。同一地区的雨量月变率有时相差20倍,常造成严重的水涝或旱灾。此外,在西南季风与东北季风交替时期,孟加拉湾一带常有热带气旋活动,沿岸各地常受热带风暴袭击。

水系

主要属热带季风型河流,按补给来源不同可分为喜马拉雅山区型和德干高原型两类。前者主要有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均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或北麓,流经中部平原,注入孟加拉湾,以夏季季风降雨补给为主,高山冰雪融水为辅,水量较大。3~5月因冰雪融化而上涨,6~9月因季风雨水位最高。上游具有山地河流特性,河道陕窄,比降大,水势湍急,富水力资源;中、下游河谷宽广,水流平缓,并多支流,利于航行和灌溉。德干高原型河流,多发源于西高止山,东流注入孟加拉湾,流程一般较短,水源全由雨季降水供给,河流水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有默哈讷迪河、戈达瓦里河、克里希纳河等;另有讷尔默达河发源于东部高原,注入阿拉伯海等。

土壤

类型复杂,主要有砖红壤性红壤和红壤、热带黑土以及砖红壤等。砖红壤性红壤和红壤是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土壤,由结晶岩和变质岩母质发育而成,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面积约50多万平方公里,土层厚薄不一,具有多孔易碎的结构,缺乏氮、磷、钾和有机质,可灌溉地区能种植多种作物。在干季较长地区分布有红棕色土。黑土属于热带黑钙土类型,系在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德干熔岩风化发育而成,主要分布在马哈拉特施特拉邦、北方邦中部和西部、奥里萨邦南部、安得拉邦南部和沿海地区,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土壤色泽有深黑、灰黑和栗色等,一般富于钾、钙、铝和碳酸镁,但缺乏氮、磷和有机质。河谷地带和低地分布的黑土,色泽深、土层厚、肥力高,具有良好团粒结构,适于棉花种植,有“黑棉土”之称。砖红壤分布在半岛西岸和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一带。

在恒河平原、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沿岸平原及其地河谷低地等地区所形成的冲积土,面积达77万平方公里,是印度最重要的农业土壤,全国50%的农业耕作于此。

植被

自然植物区系古老,种类繁多,估计达 3万多种。由于德干高原成陆甚早,古地理环境有利于植物生长,全国大部分地区未受冰川影响,某些古老植物如娑罗双树等得以保存。自然植被以热带季风林、热带稀树草原为主。热带季风林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东部和北部山麓地带,主要有娑罗双树、柚木、檀木和棕榈等。在降水丰富的西高止山西侧和阿萨姆谷地等地区是热带雨林区,树木高大,树冠茂密,以铁力木、花梨木等硬木为多。沿海沼泽带则有红树林。德干高原内部和西北部半干燥区是灌木丛和草原区。塔尔沙漠及其周围地区则是荒漠与半荒漠区,自然植物最为贫乏。在喜马偕尔邦和北方邦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植被呈现从山麓森林至高山苔原的垂直分异,大致海拔1200~3000米为阔叶林和针叶林,3000米以上为高山草地。平原地区的自然植被早已砍伐殆尽。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25%,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地。德干高原仅有疏林、灌木丛和萨瓦纳群落(稀树草原)。

动物

动物界属于印度-马来亚区系。随着自然植被的破坏,森林面积缩减,加之漫无节制的捕猎,野生动物已逐渐减少,若干稀有动物如印度豹、亚洲狮、克什米尔鹿等已濒绝种。为此,政府已采取保护措施,在全国设置了47处禁猎区、保留地和国家公园,其中著名的有古吉拉特邦的吉尔森林(保护亚洲狮)、阿萨姆邦的加济兰加和西孟加拉邦的贾尔德帕拉禁猎区(保护印度犀牛)等。

居民

人口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1950年为3.55亿,迄80年代,30年间约增加一倍。60年代自然增长率平均为25.7‰,70年代末为20.4‰,属世界高增长率国家。经济活动人口以第一产业为主,70年代末占72.6%,第二、三产业分别为10.7%和16.7%。年龄构成属年轻型,1982年1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40%,65岁以上仅占3%。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45人(1984),属世界人口高密度区。40%的人口集中在恒河平原,其中孟加拉平原平均每平方公里达300~500人,北部和德干高原的大部分,每平方公里50~100人,喜马拉雅山区在25人以下。 城市人口增长较慢。 1901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10.9%,1982年亦仅占22%,低于世界和亚洲平均比率。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2个(1981),其中加尔各答、孟买、德里(包括新德里)和马德拉斯都是 400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

印度为多民族国家。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达罗毗荼人就居住在这里。此后,习惯上称之为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从西北部迁入;以后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哒人等陆续从西北部进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复杂现象。全国现有几百个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为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拿他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雅族、旁遮普族等,人口均超过1000万。

全国现有语言和方言1652种,分属四大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汉藏语系、孟达(南亚)语系。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0万的有15种,并被宪法列为主要语言,使用人数占总人口91%的印地语为官方用语。

宗教对印度社会有深刻的影响。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都起源于此。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信徒占全国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纪前流行于印度,后衰落。目前耆那教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贾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则仅在东北部有少量流行。锡克教流行于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和德里。伊斯兰教信徒居全国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行于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以及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 3%)流行于那加兰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辖区。还有少数人信奉犹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即波斯教)。

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尚存在着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梵语为瓦尔纳)。印度的种姓制度由来已久,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现了4个最初的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 4个等级。以后又演变为三大等级,即大体由原来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所组成的高级种姓;由原首陀罗组成的低等种姓;第三等级是一些没有种姓身份的“贱民”,社会地位最低,即所谓不可接触者,为数竟近1亿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1/7。种姓制度的实质是阶级压迫。种姓之间,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悬殊,经常引起冲突。目前在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种姓间的隔阂有所消除,但农村中仍有很大影响。

经济开发过程

古代印度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河流域就出现了灌溉农业、青铜冶炼和雏型城市。公元前2000~前1500年恒河流域得到开发,前 5世纪扩及南部印度。古代印度已具有相当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冶炼和手工艺制作技术也达到很高水平。出口的精细织物、象牙、珠宝、首饰、金属制品及香料、颜料在当时都享有盛名,并出现了一些古文化和手工业城镇。公元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对印度进行经济、政治侵略,1757年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国工业品的倾销市场;英国殖民主义者并在孟买和信德、旁遮普、孟加拉和马德拉斯等地发展棉花、小麦、黄麻和花生生产,使印度又成为向英国提供农业原料的基地,原有的农业和手工业密切结合的农村公社经济逐渐解体。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印度又成了英国资本的投资场所,兴修铁路,开办纺织厂,经营矿山、银行和种植园(茶、咖啡),经济重心开始移向沿海地带,出现了诸如加尔各答、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马德拉斯等工商业大城市。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印度又成为英国东方军用物资供应地。现代工业发展较快,建立了燃料、原料开采基地,兴办军火、冶金、造船等工业,从而在德干高原内地出现了浦那、班加罗尔、贾姆谢德布尔等工矿业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迫于南亚民族运动高涨,1947年英国实行印、巴分治,按居民宗教信仰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成立印度共和国。

经济地理

农业为主的国家。独立前,经济受英国垄断资本控制,加之封建剥削严重,广大农村贫困落后。工业以棉纺和黄麻加工为主,其次为采矿业(煤、铁、锰等),但主要是供输出。此外钢铁、机械、化工等虽也有一定发展,但基础薄弱。独立后,国民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诸如土地改革、限制外国资本,发展国家资本等,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1950~1980年间,农业生产增长1.4倍,工业增长4倍多。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的比重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成为发展中的农业-工业国。在1982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占29.3%,工业占23.1%,第三产业占47.6%。许多农、矿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如茶叶、甘蔗、花生、粟和牛的头数,以及铁矿石和锰矿石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口平均计算,产量和消费量还处于较低水平。198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60美元,低于亚洲平均值。

农业

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1982年全国有62%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约占农业总产值的80%;次为畜牧业、渔业、林业。1966年后推行绿色革命,开展以推广高产品种为中心的农业技术改革,粮食生产获得较大发展,农业生产年增长率约2.7%。70年代中期以来,初步扭转了粮食长期不能自给的局面,且略有出口。1980—1981年度粮食总产量约1.3亿吨,人均190千克。1982—1983年度遭严重旱灾,农业减产(1.25亿吨)。1983—1984年度又跃至1.49亿吨。

现有耕地1.73亿公顷,垦殖指数56.7%,以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中部为最高(70%),居世界前列。由于长期的不合理耕作,地力日趋衰退,全国约有2/3的耕地亟需采取土壤保护措施;有近1/5的土地已处于轮流休耕状态。此外,许多农户仍然缺少土地。约70%的农户只占耕地总面积20%,其中不足2公顷的农户占农户总数63%。土地问题仍然是印度的重大问题。

全国农田灌溉面积已从50年代初的2256万公顷增加到80年代初的5502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面积 1/3。主要灌溉方式是渠道灌溉和井水灌溉,前者占总灌溉面积40%,主要分布在旁遮普平原、东部沿海平原和恒河中、下游平原。井水灌溉有管井和水井两类,管井发展甚快,灌溉面积已占总灌溉面积30%,主要在北部平原和旁遮普平原,常与渠道结合成统一的灌溉网。水井灌溉面积占12%,主要在德干高原西部和中部平原的甘达克地区。还有水塘灌溉,主要在德干高原内部地区。

(1)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总种植面积72.3%和种植业产值的55%。主要有水稻、小麦、高梁、玉米和豆类等。是世界上主要稻米生产国之一,1983—1984年度稻米产量为7070万吨,比1950—1951年度增长3.25倍,约占世界总产量15.6%,居世界第二位。其种植面积约占粮食种植面积30%,主要分布在孟买加拉平原和半岛东西海岸平原,其中孟加拉邦、泰米尔纳德邦、比哈尔邦、奥里萨邦、安得拉邦、中央邦和北方邦合占水稻种植面积78%和总产量75%;近几年西北平原地区,水利条件改善之处,也开始种植水稻。

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约占粮食种植面积17%,是印度重要的冬季作物。自推行绿色革命以来,高产小麦的种植面积发展很快,产量迅速增长。1983—1984年度产量达4280万吨,比1950—1951年度增长6.2倍,占世界第四位,有“印度绿色革命先锋”之称。传统产区为北方邦、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等,种植面积占全国小麦面积48%,产量占57%。其次是中央邦、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拉贾斯坦邦。近几年在孟加拉平原地区,小麦作为冬季二熟作物,得到较大的发展。

图

高梁、玉米、粟等主要集中在德干高原中部和西北部的干燥地区。独立以来,由于水利条件的改善,上述地区逐渐改种水稻和小麦,杂粮种植面积正在日益缩减。

(2)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只占播种面积27.3%,产值却占种植业产值40%以上,除为本国轻工业提供原料外,还可大量输出。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主要有甘蔗、烟草、棉花、黄麻等。甘蔗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独立以来,种植面积增长了一倍,达32万多公顷,产量增长了3倍,1983—1984年度产量1.77亿吨,占世界的21%,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首位。最主要的种植区是北方邦和比哈尔邦,占全国甘蔗种植面积的60%和产量的70%以上,近年来,南部半岛有灌溉条件处也大量发展,马哈拉施特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都是重要的新产区。

棉花在次大陆已有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是世界上主要棉花输出国。印、巴分治后,棉田60%划归巴基斯坦,因而成为棉花输入国。独立后力求棉花自给,棉田面积有了较大扩展。1982年产量131万吨,比1950—1951年度增长了2.3倍。集中分布在半岛西北部的黑土带和旁遮普平原,主要在古吉拉特、马哈拉施特拉、旁遮普和哈里亚纳等邦。黄麻1983—1984年度产量为129万吨,居世界前列。主要产地是西孟加拉邦,占全国黄麻种植面积的60%和产量的65%;此外阿萨姆邦。 比哈尔邦、奥里萨邦和北方邦等也有种植。 烟草1982—1983年度产量达52万吨,集中分布在安得拉邦和古吉拉特邦。

油料作物主要有花生、蓖麻籽、油菜籽、芥籽和亚麻籽,合计种植面积达1500~1600万公顷,总产量达900~1000万吨,居世界前列。其中花生占油料作物总产量的70%。大部分供输出,主要集中在古吉拉特、泰米尔纳德、安得拉、马哈拉施特拉和卡纳塔克等邦。

此外,茶叶、咖啡、橡胶、香料等,也都有较多的种植和相当的产量。多由种植园经营,大部分供输出。其中茶叶产量居世界首位,1981年产56.5万吨,阿萨姆丘陵、西孟加拉的大吉岭和南部西高止山西坡丘陵是印度的三大茶区。

(3)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合占农业总产值的20%左右。1982年牲畜约3.6亿头,以牛为主(2.45亿头),约占牲畜总头数68%,居世界第一位;次为山羊(约4150万头)和绵羊(约7180万头)。80年代以来奶牛发展较快,牛乳产量增加。畜牧业多为种植业的副业,缺乏饲料和较好的放养环境,收益不高,而且由于宗教信仰关系,全国存在着大量的老牛和病牛。

森林由于砍伐过度,目前尚有森林面积约7400万公顷。每年采伐木材约2280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材910万立方米,包括柚木、檀木、花梨木等贵重木材。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麓和西高止山一带。

渔业以海洋渔业为主,沿海有广达31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渔业资源丰富。 1983—1984年度捕鱼268万吨,其中海洋鱼类约 160万吨,主要渔场在西海岸,捕获量占海洋鱼类总捕获量70%以上。

工业

独立前以棉、麻、纺织等轻工业为主,独立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来,转向发展重工业,到1976年重工业已占工业总产值的61.7%。70年代以来,原子能、电子和航空等新兴工业有一定发展。1950~1980年间的前15年工业生产平均年递增8%,后15年为4.2%。已初步建立起部门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品自给率大有提高,并有部分轻重工业品可输往国外。工业布局也发生了变化,过去70%的工业集中在以加尔各答、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为中心的沿海地区。80年代初上述地区只占42%,而半岛南部4个邦则从占11%上升到占1/4左右。西北部各邦工业也有发展。主要工业部门有燃料动力、采矿、冶金、机械、化学和纺织工业等。

图

(1)燃料动力工业。以煤炭为主(约占64.5%),其次为石油(占28.3%)、 原子能和水电(占4.8%)、天然气(占2.1%)等。除石油只能自给1/2外,其他自给率均为90%。煤炭资源丰富,600米深度内的硬煤地质储量850亿吨,其中探明储量246亿吨,主要供火力发电、黑色冶金和铁路运输(共耗用全部产量2/3)。70年代初,由于世界石油提价,煤炭产量增长较快,自1976年以来,年产量已突破1亿吨。1982—1983年度产煤1.37亿吨,产值占采矿业总产值一半以上。全国共有54个煤田,约2/3分布在达莫德尔河谷和默哈讷迪河谷,主要是拉尼根杰(西孟加拉邦)和切里亚(比哈尔邦)煤田。前者为全国最大动力煤产地,后者为全国最大炼焦煤产地,中央邦也有新煤田开采。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贫乏,石油储量约3.7亿吨,主要油田分布在阿萨姆邦、西部的肯帕德湾和孟买以西阿拉伯海底。1982—1983年度原油产量为2100万吨,其中海底油田占一半以上。

水力资源丰富,估计总蕴蓄量达 1亿千瓦,直到70年代末,仅开发1/10。1982—1983年度发电量 1250亿度,火力发电约占2/3。 火电站多建于煤田地带和大城市,以劣质煤和褐煤为燃料。在达莫德尔河两岸组成庞大的火电群。全国最大的火电站是杜尔加布尔电站,发电能力100万千瓦。较大的水电站近80座,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北部和南部煤藏不多的地区,以旁遮普邦的巴克拉-楠格尔水电站最大(120万千瓦)。 此外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达拉布尔、拉贾斯坦邦的科塔、泰米尔纳邦的卡尔帕坎和北方邦的纳拉罗,建有4座核电站。

(2)采矿和冶金工业。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尤富铁、锰、云母、蓝晶石和铬矿等。矿藏多分布在德干高原的古生代岩层出露区,以东北部和南部为多。1979年铁矿探明储量为22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为81亿吨,平均品位在55%以上。1980—1981年度产铁矿石4078万吨。一半以上供出口。奥里萨邦的盖翁切尔和默龙尔彭杰、比哈尔邦的辛布姆以及中央邦、卡纳塔克邦的一些地区为主要开采地。锰矿探明储量2540万吨,1982年开采量为62万吨,大部分供出口,主要产地是那格浦尔,奥里萨邦和卡纳塔克邦也有储藏,印度还出产占世界产量75%的云母和几乎全部的蓝晶石,云母矿主要在比哈尔邦南部的戈德尔马。此外,金、钛、铍、锆、铝土、铬、独居石等资源也较丰富。发展钢铁工业有良好的资源条件,铁矿、锰矿、铝土矿和石灰石不仅储量大、质量好,且相互毗邻并接近煤产地。1956年后,钢铁工业有较大发展,1983年生铁产量958万吨,钢锭1103万吨。钢铁工业大部分集中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全国第一座钢铁厂1911年由塔塔财团在贾姆谢德布尔建成,独立后又扩建。50年代先后建成比莱、杜尔加布尔和劳尔克拉 3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波卡罗钢铁厂以及德干高原南部的维沙卡帕特南、胜利城和塞勒姆3座中型钢铁厂,全国钢铁生产能力已超过1200万吨。炼铝厂建于接近铝土矿产地的杰伊卡伊讷格尔。最近又在戈尔巴和勒德讷吉里建立新厂。炼铜工业主要集中在卡德西拉和凯德里铜矿区。

(3)机械工业。1956年以来发展较快,先后建立了吉德伦金(西孟加拉邦)机车厂、瓦拉纳西(北方邦)柴油机厂、贝伦布尔(马德拉斯市郊)客车车厢厂和 3家米格型飞机厂以及达莫德尔河谷煤铁基地附近的重型机械厂。孟买、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班加罗尔是主要综合机械工业中心。 机械工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1/4。铁路设备、日用电器、柴油机等已开始出口。

(4)纺织工业。印度的传统工业,其中棉纺工业具有国际地位。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集中了全国40%的纱绽和60%的织布机。南部的哥印拜陀、马杜顿和北部的坎普尔等地棉纺织业也较发达。印度有世界上最大的黄麻纺织工业。几乎全部黄麻纺织工厂都分布在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胡格利河沿岸,产品2/3供出口。此外丝织、毛织、椰子纤维等也有一定地位。迈索尔、塞勒姆是丝织工业中心,坎普尔和西北部的一些城市是毛织工业中心,阿勒皮是椰子纤维工业中心。

(5)化学工业。独立后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迅速,成为仅次于机械和纺织的重要工业部门。以生产橡胶、塑料为主的加尔各答─杜尔加布尔工业区和以生产药品、化妆品、肥皂、煤炭化工产品等为主的孟买─浦那工业区,都是较大的化学工业中心。 在辛德里、 楠格尔和劳尔克拉等地建有大型氮肥厂。全国还建有10座炼油厂,其中一半位于沿海各大港口,多利用进口原油进行加工。

交通运输业

铁路运输占主要地位,承担国内一半以上的货运和大部分客运任务。铁路总长约6.13万公里(1983),其中宽轨约占48%,电气化铁路5473公里。铁路网在中部平原与沿海地带较密。主要干线有豪拉(加尔各答对岸)─新德里线、豪拉─孟买线、孟买─马德拉斯线、豪拉─马德拉斯线、孟买─新德里线等。公路分国家公路、邦公路、专区公路和县乡道路四级,总长160.4万公里(1981),其中辅面公路62.3万公里。国家公路57条,长2.9万公里,主要干线有加尔各答—阿姆利则线(国家1号公路)、阿格拉─孟买线、 孟买─班加罗尔─马德拉斯线、以及加尔各答─那格浦尔─孟买线等。内河航运不发达。全国通航河道1.4万公里,其中1/5可通机动船,主要在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河段。海洋运输业相当发达,全国计有大型港口10处,其中孟买、加尔各答、科钦、马德拉斯、维沙卡帕特南 5个大港占总吞吐量的80%以上。还新建了古吉拉特邦的根德拉、奥里萨邦的巴拉迪布、喀拉拉邦的门格洛尔和果阿的莫尔穆冈等新港。全国有民航机场85处,其中德里、加尔各答、孟买和马德拉斯等机场为国际机场,与世界上30多个国家有定期航班。

对外贸易

主要输出服装、珠宝首饰、茶叶、铁矿石和棉织品等。输入以石油及其制品(占44%)、机械、化肥、有色金属和钢铁为主。主要贸易对象为苏联、美国、日本、英国、联邦德国、伊朗、伊拉克等国。

地区经济差异

(1)东部区。包括西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3邦,面积占全国13.7%,人口占22.4%。地处德干高原东北部和恒河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地带,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开发历史悠久,是全国最发达的综合性经济区域。稻米和黄麻的重要产区,前者占全国总产量50%以上,后者占80%。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3。在乔塔那格浦尔高原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了采矿、冶金和机械等工业部门,形成达莫德尔河沿岸工业地带,有“印度的鲁尔区”之称。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胡格利河沿岸黄麻工业密集。经济中心加尔各答。

(2)东北区。包括阿萨姆、梅加拉亚、那加兰、特里普拉、曼尼普尔等邦,面积约占全国7.6%,人口约占3.3%。以山地、丘陵为主,人口稀少,是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区域。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和特里普拉邦有较发达的种植园经济,集中全国近一半的茶园,茶叶产量占全国77%,黄麻产量占全国1/5。柑橘也有较大产量。粮食以水稻种植为主。工业薄弱,惟石油产量约占全国1/4。

(3)北部区。包括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喜马偕尔邦、北方邦及德里直辖区等,面积约占全国30.9%,人口约占27.5%。由印度河平原、恒河中上游平原及山区组成。有发达的灌溉农业,灌溉面积约占全国一半以上,是旱田农业和传统工业发达的地区。全国最大的小麦、豆类、油类产区和主要蔗糖产区。为全国提供80%的小麦、66%的豆类、85%的油籽、70%的甘蔗等。工业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4%。棉毛纺织和制糖等传统工业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上游平原的坎普尔、安拉阿巴德及印度河平原的阿姆利则等地。随着巴克拉─楠加尔、亚穆纳、科塔、桑珀尔等水电工程的兴建,机器制造和化工等部门也开始发展,出现了如桑珀尔、昌迪加尔等新兴工业城市。

(4)西部区。包括古吉拉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中央邦等以及毗邻的几个中央直辖区,面积占全国29.8%,人口占21.8%。大部分在德干高原,气候干旱,仅西部沿海降水稍多,是以棉花和棉纺工业为主的发达的工农业地区。农业以旱地作物为主,棉花和花生产量均占全国2/3。出产烟草和甘蔗,粮食种植以杂粮为主。本区西北部的古吉拉特邦,是印度主要的畜牧业邦之一。本区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3以上。传统工业是棉纺织工业,集中分布于孟买─浦那和艾哈迈达巴德。自70年代在孟买以西阿拉伯海海底油田的发现和开采以来,石油工业成了新兴工业部门,产量约占全国3/4。经济中心在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

(5)南部区。包括安得拉、卡纳塔克、泰米尔纳德、喀拉拉等邦及沿海岛屿,面积占全国18%,人口占25%。位于半岛南部,在地形上以东高止山、西高止山脉为主体,沿海有宽狭不等的滨海平原。全区气候炎热。是以热带经济作物和新兴机械工业为主的工农业区域。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及油料作物为主,生产全国绝大部分的橡胶、咖啡、胡椒。豆蔻。椰子以及杧果、香蕉等,花生、芝麻、蓖麻等油料作物在全国也具有重要地位。是全国最主要的渔业区。工业以采矿(金、独居石、磷镁矿)、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为主。独立后,马德拉斯、班加罗尔、海得拉巴等市发展起机械工业。此外,如阿勒皮和塞勒姆的炼铝和维沙卡帕特南、科钦、马德拉斯等沿海港口的石油加工工业也较发达。经济中心在马德拉斯和班加罗尔。

参考书目
  1. Singh Gopol,A Geography of India 3rd ed.,Atma Ram and Sons, Delhi,1979.
  2. R.L.Singh, India, A Regional Geo India,1971.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