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仪

一种表演天文现象的仪器,又称假天仪。中国古代就制造过类似的仪器,如宋代苏颂的水运仪象台,运用齿轮机械,表演某地某时的星空情况。1923年,德国蔡斯光学仪器厂制造出鲍尔斯费尔德设计的光学天象仪。五十多年来,光学天象仪品种很多,使用广泛,成为普及天文知识的有力工具。

光学天象仪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星片把星空放映到半球型的银幕上,形成人造星空。通过配有精密齿轮传动系统的日月行星放映器把日月行星放映在人造星空中,它们的位置准确,运行的轨迹也和自然界一样。再加上一系列的附属仪器,就可以表演丰富多采的天文现象。最初的光学天象仪只能放映某一固定纬度上的星空,后来经过改进,可以放映地球上任何纬度上的星空。光学天象仪的基本形状像一个大哑铃,两端的大球上共有几十个恒星放映镜头,放映出晴朗夜空里人眼可以看到的恒星和银河。中间的笼架中装有太阳、月球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大行星的放映器。天象仪的放映运转由操纵台控制。它模拟周日运动、周年运动和岁差运动等几种运动。日月星辰在一日内或一年内的升落运行,可以压缩到若干秒钟和若干分钟内完成。它还能表演上下几千年的极星的变换和星空的变迁;显示日月星斗的东升西落;日月行星在星空中的视运动。除大型天象仪外,中型和小型天象仪日渐普及。近来还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天象仪表演进行程序控制。

图

中国从1958年开始制造光学天象仪。现在装配在北京天文馆里的一架国产大型天象仪,可以放映中西对照的星宿、星座划分以及二十四节气等,具有中国特色。

参考书目
  1. H. Werner, From Aratus Globe to the Zeiss Planetarium, Gustar Fisher Verlag, Stuttgart,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