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历史资料

中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文字记载。强烈地震的重复率很低,只有在长期积累资料后,才能了解其活动规律。地震仪器观测至今不足百年,只有依靠历史资料才能掌握更长时期的地震活动情况。

中国殷代(公元前13~前11世纪)设史官以后,不仅记载政治事件,对天文、气象、地震等自然现象也有记述。宋、元以来盛行地方志书,地震资料的数量大为增加,内容更为详细、具体。

早期的记载

中国最古老的地震历史记载究竟始于何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太平御览》引《墨子》中帝舜时(约公元前23世纪)“地震泉涌”的记载,但其可靠性尚有争议。《国语》和《史记》中记载:“幽王二年(公元前780)西周三川(泾、渭、洛)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内容比较具体,一般认为是可信的。

除零散的记载外,中国历史上还曾有地震资料汇编,如北宋(公元977年)李昉所编《太平御览》的《咎征部》自周至隋(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618年)共录地震 45条。13世纪马端临选《文献通考》里的《物异考》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13世纪的地震资料 268条。1725年出版的蒋建钧等所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的《地异部》记载了公元前 11世纪至公元 1722年的地震、滑坡和地裂654条。

在内容上,中国的历史地震资料不只限于地震现象,还涉及地震成因的哲理、地震前后和地震时的伴生现象,局部地区的条件对地震破坏的影响,民房抗震和保障人身安全的经验等方面的宝贵资料。这些资料虽然有不实之处,但通过系统整理,客观分析,却能反映当时人民企图减轻地震灾害的思路。

历史资料的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为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急需提供有关地区地震危险性的估计。为此,在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用两年时间,查阅了8000多种历史文献,搜集了包括880余次破坏性地震的资料,于1956年编辑出版了两卷《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全书近200万字,资料十分丰富,对于全世界研究地震活动,意义深远。此后,随着地震研究工作的发展,又陆续搜集、整理出了更多的地震历史资料。1966年邢台地震后,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性显著增加,特别是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地震的普遍关注,于是根据地震工作的需要,在《年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汇集、整理、编辑出《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按年代共分5卷,自1983年起陆续出版。同时,对地震活动较强的省、市、自治区分别汇编更为详尽的地区地震历史资料。一些大地震还另有专门报告。3种资料合计,约在1000万字以上。

《汇编》对中国边远地区的资料做了进一步的搜集、整理,例如:对西藏自治区的地方档案、藏文经书、史籍和传记,日喀则扎什伦布寺部分档案,门孜康年历以及部分报刊、仪器记录做了大量编辑工作,结合调查访问的资料,选录、翻译、校核、整理出各类地震史料800余件,约60万字,反映了西藏从公元641年至1980年1300余年间的 437次地震。对台湾省增补了许多地震资料。原属空白的南海诸岛地区也辑录了70余次震级 4.7以上的地震。对资料原较丰富的东部地区,又增补了一些地震资料,并搜集到了不少实物。如在江苏省,再次发现了9次破坏性地震的记载,其中几次就发生在近年连续发生两次6级左右地震的溧阳县附近。在山西中南部对 1303年赵城地震和1695年临汾地震的调查中,从2386块碑刻中找到记载历史地震的碑刻题记47项。在川西和海南岛的历史地震调查工作中,找到了一些记有地震灾害的族谱。海南岛北部沿海地区退潮时可以看到村庄和坟场的遗迹,证实了历史文献中1605年地震时地面下沉的记载。

由于种种原因,地震的历史记载是很不均衡的。这就需要从史学观点论证不同地区各个时期资料的可靠性、完整性和连续性,然后才能正确地予以分析、审订。

参考书目
  1. 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历史组编辑:《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上、下册,科学出版社,北京,1956。
  2.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编辑委员会总编室编:《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第1~5卷,科学出版社,北京,1983~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