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经

中国古代两本同名的养鱼著作。一本相传系春秋末年范蠡所著,为中国最早的养鱼著作,共一卷。范蠡晚年居陶,称朱公,后人遂称之为陶朱公,故本书又名《陶朱公养鱼经》、《陶朱公养鱼法》、《陶朱公养鱼方》等。东汉初年已出现,《世说新语·任诞篇》注文所引《襄阳记》中有汉光武时“侍中习郁于岘山南,依《范蠡养鱼经》作鱼池”的记载。1965年,陕西汉中县东汉墓中出土了作为墓主生前财产象征的随葬品──陂池模型,池底塑有六尾鲤鱼及其他水生生物,其显示的养鲤方法与本书所载的相一致,说明本书在东汉时已用于指导养鱼生产。唐初编纂的《隋书·经籍志》称此书梁代尚存,后佚。现今传世的本子主要引自《齐民要术》(卷六)。清代马国翰又将此与《齐民要术》中的“作鱼池法”一段合编成《养鱼经》,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本书现存共 400余字,以问对形式记载了鱼池构造、亲鱼规格、雌雄鱼搭配比例、适宜放养的时间以及密养、轮捕、留种增殖等养鲤方法,与后世方法多相类似,是中国养鱼史上值得重视的珍贵文献。

另一本又名《种鱼经》、《鱼经》,系明代的养鱼著作。作者黄省曾,字勉之,别号五岳山人,吴县人,嘉靖举人。约刊行于1573~1618年间,共分3篇,主要记载鱼苗培育、成鱼饲养及长江下游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的性状,反映了明代后期苏南地区的养鱼技术。此外,书中“鬻时可去大而存小”、投饵“须有定时”的记载,说明明代已有先进的“轮捕轮放”和投饲“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等先进养鱼技术。此书还最早记载了中国的鲻鱼半咸水人工养殖活动。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