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

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圆叶目(Cyclophyllidea)和假叶目 (Pseudophyllidea)所属绦虫寄生家畜体内所引起的一类蠕虫病。分布广泛,多呈地方性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有些绦虫幼虫致病力强,危害大,有的是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在公共卫生上有其重要性。

病原

圆叶目绦虫为乳白色,呈带状,由头节、颈节和链体相连而成。节片数目因虫体种类不同而异,自几节到上千节不等,因而它们的体长也可为数毫米至十几米。头节细小,多呈球形,上有固着器官(吸盘、吻突、小钩),借此吸附于宿主体内消化道。颈节位于头节后部,为生长新节片之处。颈节后方为链体。节片一般矩形,根据生殖器官发育程度的不同可分为3部分: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孕卵节片可自动陆续脱落,而颈节可不断生成新节片补充,依次向后推移。绦虫外面覆有皮肌囊,囊内含有多种器官,如神经系统、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雌雄同体,每一成熟节片有一组或两组生殖器官。子宫多呈盲囊状,生殖孔开口于节片侧缘。生殖器官随节片的逐渐发育而形成,先分化出雄性生殖器官,然后是雌性生殖器官。孕卵节片的子宫内充满虫卵,并随卵的成熟而自动脱落,随粪便排出,或自动移行出肛门。假叶目绦虫的长度悬殊更大,由几毫米至30米左右,头节一般为双槽型。虫体大多分节明显。生殖孔位于节片中间或侧缘。孕卵节片的子宫常为弯曲管状,子宫口位于腹面。卵通常有盖。

绦虫的生活史较复杂,大多需要中间宿主,假叶目的绦虫还需要有补充宿主。含有六钩蚴的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为幼虫。幼虫类型因绦虫种类而异。圆叶目幼虫主要为囊尾蚴、似囊尾蚴、多头蚴和棘球蚴。当其被终末宿主吞食后,变为带状虫体。中间宿主大多为脊椎动物,如胞状带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为猪和牛、羊;也有的是无脊椎动物,如莫尼茨绦虫的中间宿主为蜘蛛类的地螨,赖利属绦虫的中间宿主为昆虫类的蚂蚁、金龟子、步行虫等。假叶目绦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剑水蚤类,在宿主体内发育为原尾蚴。当含有原尾蚴的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吞食后,就逐渐发育成为实尾蚴,亦称裂头蚴。有的实尾蚴必须在鱼体内发育,有的可在蛙、蛇及多种哺乳动物体内发育。

中国常见的家畜绦虫病病原不少。马属动物中有:大裸头绦虫,头节大,上有4个吸盘,无吻突无钩,长约80厘米,主要寄生于小肠;叶状裸头绦虫,头节小,4个吸盘后方各有1个耳状物,虫体长2.5~5厘米,主要寄生于盲肠;侏儒副裸头绦虫(Paranoplocephala mamillana),虫体长仅0.6~5厘米,主要寄生于十二指肠。其中最常发生的是叶状裸头绦虫,尤以大裸头绦虫为害最为严重。反刍兽的病原以扩展莫尼茨绦虫和贝氏莫尼茨绦虫的虫体较大,长约6米。前者主要寄生于羔羊,后者多寄生于犊牛。二者全寄生于小肠,节片内有两组生殖器官。盖氏曲子宫绦虫(Thysaniezia giardi)为中型虫体,长2米,多寄生于成年反刍兽的小肠,节片含有一组生殖器官。中点无卵黄腺绦虫(Avitellina centripunctata)长3米,含一组生殖器官。这些绦虫往往混合感染, 多呈地方性流行,最常见的是莫尼茨属绦虫。中国以华北、西北和西南为主要分布地区。绦虫的幼虫对家畜为害也严重,主要有胞状带绦虫(Taenia hydatigena)的细颈囊尾蚴、多头绦虫的脑多头蚴和细粒棘球绦虫的棘球蚴等。此外还有牛肉绦虫牛囊尾蚴和猪肉绦虫的猪囊尾蚴,分别寄生于牛和猪的肌肉及其他器官,人食后感染。寄生于鸡的小肠的有赖利属(Raillietina)和戴文属(Davainea)绦虫。

症状和防治

绦虫在宿主体内夺取大量养料,使宿主一般呈现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虫体的不同为害方式还可引起其他不同症状,如虫体分泌或排泄的毒性物质可引起神经症状;吸盘、钩或吸沟叮吸于肠壁时可引起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虫体聚集成团,可堵塞肠管,引起肠套叠、扭转,甚至使肠破裂导致死亡。

检查粪便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可发现虫卵或孕卵节片。确诊须结合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以及尸体剖检综合判断。可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治,如对患畜定期驱虫,施用药物氢溴酸槟榔碱、吡喹酮、硫双二氯酚、氯硝柳胺(又称灭绦灵)和中草药槟榔片、仙鹤草根芽等。控制或消灭中间宿主、粪便发酵处理,以及加强肉品卫生检验等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