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田排水

排除圩区地面积水,控制地下水位,防治洪、涝、湆为害的措施。圩田是指沿江、河、湖泊周边低洼易涝地区筑堤围出的农田,长江下游称圩,长江中游称垸,统称圩垸。中国太湖流域圩田最早约见于春秋中期,当时吴楚不断交兵,吴筑圩附于城,以抗御楚国。据说吴王曾将此圩赐给了一位相国,故称“相国圩”。南北朝时期《常昭合志稿》载:梁大同六年“低乡田皆筑圩,足以御水,而涝也不为患,以故常熟”。这就是江苏省常熟县名的由来。唐朝中期以来,太湖地区圩田已发展成为有规格布局的成片塘浦圩田。南宋以后圩垸发展到珠江流域及湖南、湖北等地。元代《王祯农书》认为圩田能“捍护外水,难有水旱,皆可救御”。

圩田分布及类型

中国的圩田主要分布在南方江、河冲积平原的沿江、滨湖地区,及受潮汐影响的三角洲地带。按其自然地理状况,圩区可分为3种类型:

(1)滨湖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周围和江汉平原一带,圩垸范围大,堤身高,圩内湖荡多,沟港少,洪枯水位变化幅度大。

(2)水网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及珠江三角洲一带,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河网密布,圩区面积较小,堤身低,洪枯水位变化幅度较小,且受潮汐影响。

(3)沿江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两岸,地势低洼,圩区面积大小不一,汛期江河水位高于地面,时间长达3~5个月。自流排水困难,部分傍山近岗圩田,还受山洪威胁。

排水措施

在防洪的前提下,圩区排水措施可概括为排水、滞蓄、控制地下水位3方面:

(1)排水。指在圩区内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排除暴雨产生的内涝水,通常采用自流排水和机电抽排两种方式。先充分利用圩内地形和圩区内外水位变化的有利条件,争取自流排水和高、低地分片排水,减少低地积涝。在傍山圩田还应沿山、圩分界线开挖撇洪沟,拦截山洪,避免入圩。在高、低片之间也可有纵沟相连,并建闸调控,使高低地分片排水,或将高水引向低片抽排(见图)。圩区排水沟出口处应建立涵闸和提水泵站,暴雨时开启涵闸实现自排,当外水位高于田面时关闭涵闸,开机抽排。排涝泵站可同灌溉泵站结合建设,实现一机多用,一站多用。在5~10年一遇的排水标准下,圩区每平方公里的排水量约为0.3~0.8米3/秒,抽排装机容量约为15~30千瓦。

图

(2)滞蓄。指利用圩内沟、河、湖、洼水面临时滞蓄由暴雨产生的涝水。即在暴雨来临前,降低河网水位,以备滞蓄涝水,减少抽排流量。在建立圩内排水系统时,对原有湖洼水网不能随意废除围垦。在利用水稻田滞蓄涝水时,蓄水深度及蓄水时间以不超过水稻生育期允许的耐淹水深为限。

(3)控制地下水位。当外河水位高于地面积水位时,降雨径流排泄不畅,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或控制圩内地下水位。常用的是明沟排水和暗管排水,利用圩田内的末级固定排水农沟和配套的田间墒沟网,以控制地下水位。排水农沟深为1.5~2米,间距为200米左右。在水旱田分界处也应挖隔水沟,沟深1~1.5米,以拦截稻田渗水。圩区暗管排水,暗管埋深一般为1.2~1.5米,比降为1/1000,间距8~1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