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

研究机器设备、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以及社会因素对工作者本身及其人机系统工作效果的影响的学科。也曾译作人体工程学、人类工程学或工效学。它将人、机器、环境视作一个复杂的系统,对生产中人们的操作、监测等活动进行综合研究,以提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舒适感,减轻他们的疲劳,维护他们的安全和健康。其研究对象涉及工程技术、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并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许多领域。

概况

自有人类以来,客观上就存在各种“人机工程”问题。例如石器时代的人们已知选择容易把握和用起来省力的石块作为劳动工具。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则与近代生产工艺的日益复杂、劳动机能的新的构成与发展等密切相关。20世纪20年代,英、美等国家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生、工程师等曾综合研究了工作者在劳动中的状况,探讨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体力和心理活动的可能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复杂的机器装备出现,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设计和配置机器、仪表、工具及操纵机构就显得更为重要。1950年4月,在英国成立了人机工程研究会。1959年又成立国际人机工程学会,并于 1961年举行了第一次讨论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也于1974年设立人机工程学技术委员会。

研究领域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领域包括如下内容:

(1)合理安排人和机器的工作分工及相互间的配合。

(2)适当配置机器系统中人的工作位置以及操纵机构、施力机构、仪表、信号、标记等,使之便于人的操作和使用,并减轻人的疲劳。

(3)改善和控制工作者的环境,包括温度、气体、照明、重力、动力、辐射以及生活作息等。

(4)研究人的社会因素即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人的性格特点、动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当前农业机械化领域内对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人类使用手工具或操纵机器进行某项工作时如何提高工作效果的问题。例如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一天工作8小时所能发挥的持续功率因工作方式而异。当人体不断以其体重登上和压下踏板做功时的持续功率约为74瓦;而用铁锹将土上抛1.6米高时仅为10瓦。另一类是研究拖拉机和农机具的驾驶、操作和保养问题。根据许多国家的研究和统计数据,危及驾驶员身体的事故发生率和驾驶员的背、肩、膝、胃等部位的慢性损伤均与日俱增。因此,在拖拉机、农机具的设计制造方面提出要根据各国具体情况合理地设计驾驶室的车门和踏板的尺寸,驾驶室的空间和座椅,各种操纵机构的安装位置、操纵方式、最佳和允许的最大操纵力,驾驶员的视野,驾驶室内最佳的气温和空气流速、允许最大噪声、振动值、废气量、尘埃量和应有的仪表和照明设备等,还要考虑到拖拉机和农机具进行检查、维修和挂接的方便性,拖拉机和农机具的安全性等。

趋势

现代人机工程学的发展趋势,是借助工程学、医学,特别是测试、计算手段的新进展,在不同条件下获取有关人的各种感觉、反应、控制能力与极限等生理和心理的基础信息;研究人的因素在新技术、新工艺中的作用,据以进行人机系统及其构成功能的优化设计。

参考书目
  1. K.F.H.Murrell, Ergonomics,Champan and Hall,London,1965.
  2. E.J.McCormick and M.S.Sanders,Human Factors in Engineering and Design,5th ed., McGraw-HillBook Company,New York,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