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肥

溶解度低或养分释放缓慢、肥效持久的一类化学肥料,又称缓效肥。以长效氮肥居多。长效肥的上述特点是由其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决定的。

种类

根据长效肥的生产工艺和农业化学性质,通常分为:

(1)合成缓溶性有机氮肥。指由尿素与甲醛或乙醛等有机物直接反应而生成的肥料。其主要品种为脲醛肥料,如脲甲醛、脲乙醛(又称丁烯叉二脲)和异丁叉二脲等。脲甲醛是研究和施用最早的一种长效肥,白色、无味的粒状或粉末状固体,含氮量在35%以上,其中水溶性氮近10%。脲乙醛也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含氮量为31%,不吸湿结块,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异丁叉二脲呈白色粉状或颗粒状固体,不吸湿结块,含氮量32%,在水中可逐步水解为尿素和异丁醛;但溶解度很低,在室温下,每100毫升水中仅溶解0.01~0.1克氮;可与其他氮肥、磷肥或钾肥混合,压制成不同配比的颗粒状肥料。此外还有草酰胺等。

(2)合成缓溶性无机肥。以磷酸镁铵为主,为白色固体,含氮9.02%,磷11.95%,镁15.65%,溶解度很低,在土壤中主要靠微生物分解。

(3)包膜肥料。可溶性化学肥料颗粒表面包有一层半透性或不透性(难溶性)膜状物质的肥料。包膜可减缓养分释放速度。常用的包膜材料有聚乙烯、硫磺、磷酸镁铵、树脂、石蜡和沥青等。硫磺包膜尿素是包膜肥料中较成熟的一个品种。其含氮量为34%,初释放率(指在38℃水中浸泡一周所释放出的氮占总氮的百分率)为20~30%。在中国,为了减少碳酸氢铵肥料的挥发和提高其肥效,曾分别用钙镁磷肥、沥青、石蜡等材料包膜于碳酸氢铵粒肥表面而制成长效碳酸氢铵。此外,用钙镁磷肥包膜的尿素也是一种较有前途的长效肥品种。

除上述各类长效肥外,尚有长效磷肥和长效钾肥。前者主要是聚磷酸铵(全N11%;P2O555%),后者为聚磷酸钾和聚磷酸钙钾等。

施用

与普通化学肥料相比,长效肥在施用上的特点一是多用作基肥,施用一次可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对营养的要求而无需追肥;既可节省劳力又可解决作物生长后期追肥不便的困难;二是在施用量过大时,不易使作物发生烧苗、徒长、倒伏等现象。但长效肥生产成本较高,售价昂贵,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长效肥品种的选用视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而定。脲甲醛宜施用于砂质土壤中;脲乙醛适用于牧草作物;异丁叉二脲则适于牧草、草坪、观赏植物和果树等作物。用于蔬菜和禾谷类作物时,应掺混少量的速效性化学氮肥。粉状草酰胺在玉米和水稻作物上的肥效高于尿素,大颗粒状者则相反。包膜肥料以用于具有间歇灌溉条件下的水稻效果最佳。合成缓溶性无机肥适用于果园、草皮、花卉和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