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蕈中毒

食毒蕈引起的中毒。蕈类又称蘑菇,属于大型真菌。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但习惯上也将同纲木耳目、银耳目及子囊菌纲的一些种类,如羊肚菌、鹿花菌,包括在内。常见蘑菇呈伞状,多生长于潮湿阴暗处,靠吸收活植物体内的营养(寄生)或土壤中植物残体的分解物质(腐生)为生。全世界已知5000多种,有毒的100多种。中国有可食蕈300多种,毒蕈80多种,危害较大者20~30种,剧毒者10多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南北方亦分布不同种类的蕈类。其中许多种类可食,且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亦高。有些种类可供药用。有些蘑菇已人工培养,但人们也广泛采食野生蘑菇,误食有毒种类即致中毒。毒蕈有毒成分复杂,一种毒素可以见于数种蕈类中,一种毒蕈又可能含几种毒素。毒蕈毒素的形成和含量可因地区、季节和生长条件而异。因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类型各不相同。毒蕈与可食种可能形态相似,区别不细,食之即可中毒。民间流传的说法,如毒蕈色泽鲜艳、外形美观、味苦、含乳汁、能使银器变色、不会生蛆或虫蚀、受损伤即变色等,并不可靠。目前鉴别毒蕈的方法有化学检验、动物实验和形态观察等,比较实用的是观察分析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毒蕈中毒见于世界各地,有些国家规定了可食蕈的种类,但仍未能杜绝中毒的发生。毒蕈中毒的发病虽有很强的季节性,多见于夏秋季蕈类大量滋生时。但基本为散发。在乡间多为自采毒蕈中毒,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发病,只偶见数十数百例的大批发病。城市居民中的病例多因误食混入商品干蘑菇中的毒蕈而引起,轻者自愈。多未就医,故缺少全面统计。

为预防毒蕈中毒,应制定本地区食用蕈及毒蕈图谱,要普及鉴定知识,并教育群众不采食不认识的蘑菇。

毒蕈中毒的临床

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视蕈种、被食用的部分、食用方式、食蘑菇者的体质及个体差异等而定。 发病急或慢。 一般先有胃肠道症状,以后可表现肝肾损害型、神经精神障碍型、溶血型或一直以胃肠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胃肠炎型。但各型常有交叉。病情进展快慢各异。有的发病急,病势凶险,但能痊愈。有的发病缓,症状初期较轻,消失亦快(假愈期),但随后又恶化,乃至死亡。诊断不易,治疗原则为尽早排除体内毒物(催吐、洗胃、导泻、灌肠)、对症及支持疗法(如输液、维持水电平衡、维持血压、投以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和施用解毒药等。纠正呼吸衰竭、控制抽搐等。

(1)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属 (Amanita)的毒伞(A.phalloides)、 白毒伞(A.verna)、鳞柄白毒伞(A.virosa)和褐鳞小伞(Lepiota helveola)、秋盔孢伞(Galerina autumnalis)等引起,主要毒素为鬼笔毒素和毒伞肽两类环肽毒素。两类毒素化学结构相似,其毒力与吲哚环上的硫醚键有关,含硫基药物(二巯基丁二酸钠及二巯基内磺酸钠)可与这些毒素结合,打断其中的硫醚键,故有解毒作用。这两类毒素的耐热、耐干燥,一般烹调加工不能破坏,对肝肾均有损害,其中毒的特点为潜伏期长 (6小时至数日,乃至十数日),病程长,症状严重,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毒肽类作用快,中毒的潜伏期5~24小时(多为12小时),食用量大的可于1~2小时内致死,但相对毒性较弱。主要作用于负责合成的RNA的聚合酶,对肝细胞的毒性大,对肾脏的毒性小。中毒症状先表现为呕吐,腹泻等(胃肠炎期),继之症状可消失,病人无症状或仅有乏力、食欲不振(假愈期)。轻者可进入恢复期,重者进入肝脏损害期,表现肝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乃至急性肝坏死。或见肝昏迷、惊厥。有的损害肾脏,尿中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等。死亡出现于发病后第3~4天,病死率60~80%甚至90%,毒伞肽类作用慢,即使食入量大也不会于15小时致死;但相对毒性较大,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0.1mg。对肝、肾均有毒性,亦可引起溶血。

鳞柄白毒伞中还发现过鳞柄白毒肽,毒性似毒肽。丝膜蕈(Cortinarius orellanus)含丝膜蕈素,亦为肝肾毒,中毒的病死率为10~20%。对肝损害型中毒可用高渗葡萄糖、维生素B12、麸氨酸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

(2)神经精神障碍型。约30种毒蕈可引起此类中毒,潜伏期短 (30分钟至6小时)。临床表现除胃肠炎症状外,还有兴奋、精神错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病程短,1~2天可恢复,病死率极低,偶见因呼吸抑制而死亡者。

神经精神毒素有四类:

最主要的是毒蝇碱。最早在毒蝇伞 (Amanita mu-soaria)(毒蝇鹅膏)中发现,亦见于丝盖伞属(Inocybe)、杯伞属 (Clitocybe)的种类。其作用似乙酰胆碱,能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为大量出汗、唾液分泌增多、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呕吐、腹泻、瞳孔缩小、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幻觉。毒蝇碱中毒可用阿托品解救。

毒蝇母、毒蝇酮和蜡子树酸,均为异唑类衍生物,见于毒蝇伞、豹斑毒伞(Amanita pantherina)。其中毒症状为嗜睡、幻觉、躁狂、谵妄,严重者可有昏迷和惊厥。

第三类为光盖伞素及脱磷酸光盖伞素,存在于光盖伞属(Psilocybe)、花褶伞属(Panaeolus)、灰斑褶伞属(Copelandia)、裸伞属(Ctymnopilus)的种类,含磷,具吲哚特性,中毒症状因人而异,可有紧张、焦虑、血压增高、呼吸心率加快,并有视觉障碍如视物变形、觉得物体颜色特别鲜艳,闭眼后又见到许多影像等。

第四类致神经精神症状的物质称为幻觉原,见于橘黄裸伞(Gymnopilus spectabilis)。中毒症状为醉酒样感觉、视力模糊,觉得房间变小等,数小时后可恢复。

中国云南省曾报告,食牛肝菌(Boletus)后出现“小人国幻视症”(眼前见到许多小人),部分病例有被迫害妄想,表现似精神分裂症。死亡者甚少,一般无后遗症,引致这类症状的毒素不详。

(3)溶血型。见于鹿花菌 (Gyromitra esculenta)、褐鹿花菌(G.brunea)、赭鹿花菌(G.infula)中毒。此型中毒潜伏期长 (6~12小时)。临床表现为先有胃肠症状、肝肿大、 黄疸、尿血、 溶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痉挛、昏迷、呼吸衰竭等。重者死亡。以前认为系马鞍酸引起,但此酸易溶于水,不耐热,在烹调过程中即破坏。后又认为系鹿花蕈素引起,但这成分易挥发。今认为是鹿花蕈素水解产品──甲基肼所致。治疗方法为急输新鲜血液,出血者可输维生素 K、6-氨基乙酸,并注意防治休克。

(4)胃肠炎型。虽然上述三型中毒亦伴胃肠道症状。但有一型以胃肠症状(剧烈恶心、呕吐、腹泄、腹痛)为主,一般不发热、无里急后重和脓血便。潜伏期短(10分钟至数小时)。对症治疗后即迅速恢复,死亡者极少。毒粉褶菌 (Rhodophyllus sinnatus)、黄粘盖牛肝菌(Suillusplacidus)、毛头乳菇(Lactarius torminosus)、毒红菇(Russulaemetia)、虎斑蘑(Tricholoma ti-griuum)、毛头鬼伞、墨汁鬼伞 (Coprinus atramentarius)等30多种毒蕈可引起血型中毒,中毒因子可能为类树脂物质、石碳酸、类甲酚物质、蘑菇酸及胍等。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