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喉

替代喉的发声装置。当喉被切除、丧失发声能力时,可以用它作为辅助发声说话的工具。早在1858年就有人提出人工喉的设计,并称之为说话机。1873年奥地利医师T.比尔罗特为一位喉癌患者成功地施行第一例喉切除手术,手术后21天,他为患者配制了一个管状金属制人工喉,这是机械人工喉的雏形。直到1942年前,许多人对人工喉进行过改进,但是基本原理都是利用肺呼出的气流做为声能,振动外接管道内的簧片发声,管子再与口腔联接,通过构语器官的作用讲话。随着电子学的发展,1957年制造出电子喉,50年代末山东医学院首次报告中国制机械人工喉,几经改善,发声效果有提高,1974年上海制成人工喉,可调节音频。

人工喉分机械人工喉和电子人工喉两大类。

机械人工喉

基本是一种发声管,原理与原始人工喉相同,目前用硅胶制做,管的一端联接颈部气管切口,也可固定在气管套管上,管的另一端可含在口内抵舌根处,两管中间为橡皮振动膜,由于质轻、构造合理,讲话时可不必用手把持。但因装置附在颈前(见图),影响美观,讲话语言单调,不悦耳,往往不被患者接受。

图 电子人工喉

有各种型号。有的外观像由动刮须刀,说话时用手把握,一端接触颈侧,当患者模拟说话时,可起到放大声音的作用,但音量较小,因颈部肌肉产生的杂声,致说话吐字含混不清。另一种电子喉是利用音频振荡器发声,经过放大后,由一根导管传入口腔,经腭、舌、齿、唇构语器官的活动形成语言,经数天训练可讲话,因为可以调节音频高低,故发声近似语声,但声音强度仍不能自由控制,有待改进。随着微电子工业的进展,电子喉已向微型发展,1981年研制出口内型人工喉,是一种安装在牙腭上的微型电子发声装置。微型扬声器与助听器的扬声器大小一样,距形波频率在100~170赫之间,声压级60分贝。这种电子发声装置可用舌或手指调节,控制旋钮,目前正在改进成牙接触开关,并进一步提高装置的性能,减少电池的消耗。

人工喉只是一种替代喉的发声装置,由于喉部分切除术和喉重建术的广泛施行,全喉切除术日渐减少,因此丧失发声功能的患者也逐年减少;加之对无喉者进行食管发声训练不断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人工喉的使用有减少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