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衣

概况

异名:华南鹤虱(《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为伞形科窃衣属植物小窃衣的果实。窃衣属全世界约20种,中国有2种,皆入药。

原植物:小窃衣Torilis japonica(Houtt.)DC.

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20~120cm。茎直立,有条纹及刺毛。叶柄长2~7cm,下部有狭膜质的叶鞘;叶片轮廓为宽卵形,一~二同羽状分裂,两面疏生紧贴的粗毛,末回裂片披针形以至长圆形,边缘有条裂状的粗齿、缺刻或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梗长3~25cm,有倒生的刺毛;总苞片3~6,长0.5~2cm,通常线形;伞辐4~12,长1~3cm,开展,有向上的刺毛;小总苞片5~8,线形或钻形,长1.5~7mm,宽0.5~1.5mm;小伞形花序有花4~12,花柄长1~4mm,短于小总苞片;萼齿细小,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花瓣白色或略带蓝紫色,倒卵圆形,顶端内折,长与宽均为0.8~1.2mm,外面中间至基部有紧贴的粗毛。果实长圆状卵形,长1.5~4mm,宽1.5~2.5mm,通常有内弯或呈钩状的皮刺;皮刺基部阔展,粗糙。每棱槽中有油管1。种子胚乳腹面凹陷。花果期6~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84页.图版37)

生境与分布:生于150~3100m的杂木林下、林缘、路旁、河沟边以及滨边草丛中。除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以外,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欧洲、北非及亚洲的温带地区也有分布。

化学性质

果实中含有葎草烯(Humulene)、(-)-Germacrene-D和(-)-Germacra-4(15),5(E),10(14)-三烯-1β-醇[1]及Oppositanes(1~4)[2]、窃衣内酯(Torilolide)(5)和氧窃衣内酯(Oxytorilolide)(6)[3]

参考文献

[1] Chem Pharm Bull 1983;31(5):1743。
[2] Chem Lett 1983;(8):1253。
[3] Chem Pharm Bull 1986;34(11):4682。

药性

性味:苦、辛,微温。有小毒。

功效:收敛杀虫,活血散肿。

主治:痈疮溃疡久不收口,蛔虫病,阴道滴虫症,跌打伤肿,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作丸剂、散剂。外用:研粉干掺或水煎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痈疮溃烂,久不收口;阴道滴虫:窃衣果实适量,水煎冲洗。”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