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黄皮

概况

异名:野皮果(《广西药用植物名录》),齿叶黄皮(《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为芸香科黄皮属植物齿叶黄皮的根和叶。

原植物:齿叶黄皮Clausena dunniana Lévl.(C.dentata(Willd.)Roem.;C.dentata var.dunniana(Lévl.)Swingle)

形态灌木或小乔木,小枝通常不被毛,有刺激性气味,无刺。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叶长15~40cm,小叶5~15,通常9~11,互生,长卵形、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通常长5~9cm,宽2.5~4cm;先端急尖、渐尖或为尾状尖,钝头,基部略歪斜,宽楔形至楔尖,两侧不甚对称,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在嫩叶脉上有时略被疏短柔毛,有半透明小腺点,纸质至近革质,边缘明显圆锯齿,小叶柄长4~8mm。聚伞圆锥花序,腋生,花白至黄色,花梗无毛;萼4裂稀为5裂,广卵形,无毛,长不超出1mm;花瓣4~5,长圆形,长3~4mm,无毛;雄蕊8稀为10,几等长,排成二轮,外轮与萼片对生,内轮与花瓣对生,花丝短,上部尖,中部以下增宽,花药广卵圆形;子房近圆形,2~3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比子房短,柱头与花柱等宽,略呈四棱,花盘短小,子房柄甚短。浆果,圆形至卵形,紫黑色或暗紫,直径6~10mm或更大,每果有种子1~4粒、种子扁长圆形,种皮膜质,二子叶等大,绿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境与分布:生长于疏或密林中,或坡地上灌木丛中。分布于中国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泰国、印度支那亦有。

化学性质

根皮含香豆素类成分欧前胡素(Imperatorin)、齿叶黄皮素(Dentatin)、去甲齿叶黄皮素(Nordentatin)[1]和二甲基烯丙基花椒内酯[3-(1,1-dimethylallyl)xanthyletin][2]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45。
[2] Ind.J Chem Sect B 1981;20B(1)∶88。

药性

性味:苦、微辛,温。 《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苦、微辛,凉。”

功效:疏风散寒,行气止痛,除湿消肿。

主治:感冒发热,疟疾胃痛,水肿,风湿性关节炎。 ①《中药大辞典》:“感冒,麻疹,哮喘,胃痛,风湿,水肿,扭挫伤,折脱臼。” ②《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治麻疹,骨断,脱臼。”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感冒高热:山黄皮、桑枝、香薷、淡竹叶,水煎服。”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全身水肿:山黄皮、老松皮、麦杆、紫苏梗、蝉蜕,煎水外洗;并内服萝卜子2次,每次9g。” ③《广西本草选编》:“治感冒发热,疟疾,胃痛,水肿,风湿性关节炎:野黄皮6~12g,水煎服。” ④《广西本草选编》:“治骨折、挫伤、湿疹:鲜野黄皮叶适量,捣烂外敷或煎水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