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棠

概况

异名:化血丹、红耗儿、水八角(《云南中草药》),一口血(《文山中草药》),野海棠、白棉胡(《昆明常用草药》)。

基源:为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云南秋海棠的全草、根或果实。秋海棠属全世界约900种,中国约90种。

原植物:云南秋海棠Begonia yunnanensis Lévl.

形态:多年生肉质草本,高15~30cm。根状茎细长,斜出,略有须根。茎细,无毛,不分枝或下部偶有分枝,生4~6叶。单叶,互生,膜质;叶柄长3~5cm,纤细;叶片长卵形,上部叶比基出叶小,长3~6.5cm,宽2~3cm,渐尖或近尾尖,基部心形,稍歪斜,边缘有不整齐钝牙齿,上下两面绿色,无毛。总状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梗长1~1.5cm;花小,雌雄同株,粉红色。蒴果有3翅,其中1翅特大,三角形,无毛。花果期7~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935页.图3600)

生境与分布:生于林下潮湿岩石上。分布于中国西南及广西。亚洲南部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全草、果实均秋季采收,晒干;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

药性

性味:辛、涩,温。 ①《云南中草药》:“根、果:辛,温。”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全草:平,微苦、酸、涩。根:酸、涩,温。”

功效:行气止痛,活血祛瘀。

主治:胃痛,腹痛,月经不调,痛经,小儿吐泻,疝气,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酸多、胃病:山海棠全草1.5~3g。酸腌菜水煨服。”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妊娠浮肿:山海棠全草1.5~3g。水煎服。” ③《云南中草药》:“治更年期月经紊乱,吐血:山海棠根3~6g。水煎服。” ④《云南中草药》:“治小儿白尿,疝气:水八角果1.5g。水煎服。” ⑤《文山中草药》:“治小儿口腔炎:鲜一口血根适量,榨汁涂患处,日涂4~6次。” ⑥《云南中草药》:“治骨折:水八角根3~6g,水煎服。外用:鲜品捣烂敷骨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