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蝉

概况

异名:大花栀子、栀子花(《浙南本草新编》)。

基源: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白蝉的花。栀子属全世界约250种;中国产5种、1变种。

原植物:白蝉Gardenia jasmtnoides Ellis var.fortuniana(Lindl.)Hara,又名白蝉花(《中国树木分类学》),白玉瓯(浙江温州)。

历史:白蝉之名始见于《广州常见经济植物》1952年版,但早在1937年就有白蝉花之名,见之于陈嵘《中国树木分类学》,但均未有关于本品药用的记述。直至1975年才在《浙南本草新编》有本品药用的记述,据称:“花初开时摘取阴干,每用七朵泡茶服,民间用以治疗产后子宫收缩痛。”

形态:常绿灌木,幼枝绿色,有垢状毛。叶革质,对生或3枚轮生,托叶生于叶柄内,基部常合生;叶片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6~12cm,宽2~5cm。花型较大,直径约7cm,为重瓣,白色,芳香,单生;萼管卵形或倒圆锥形,有棱;花冠高脚碟状,长4~7cm;雄蕊5~11,着生于喉管部,花丝极短,花柱粗厚,柱头扁宽。果实黄色,革质或带肉质,卵圆形或圆柱形,有5~7纵棱,顶端有宿存的萼裂片。花期5~7月,果期9~11月。

生境与分布:栽植于花圃或园地。中国中部以南地区多有栽培。

药性

功效:止痛。

主治:产后腹痛。 《浙江药用植物志》:“可治产后子宫收缩痛,花7朵泡茶服。”

用法用量:内服: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