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

概况

异名:白根(《别录》),猫儿卵(《纲目》),鹅抱蛋(《植物名实图考》),见肿消(《南京民间药草》),穿山老鼠(《浙江中药手册》),白水罐、山地瓜(《东北药用植物志》)。

基源:为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白蔹的块根。

原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

历史:白蔹首载于《本经》,列为下品。《别录》谓:白蔹生衡山山谷,近道处处有之,作芚生,根如白芷,破片,以竹穿之,日干。生取根捣敷痈肿亦效。”《唐本草》谓:“根似天门冬,一株下有十许根,皮赤黑,肉白如芍药,殊不如白芷。”《蜀本草》谓:“蔓生,枝端有5叶,所在有之。”《本草图经》谓:“白蔹,今江淮州郡及荆、襄、怀、孟、商、齐诸州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茎,叶如小桑,五月开花,七月结实,根如鸭卵,三五枚同巢,皮赤黑,肉白。”以上所述皆与今之白蔹相符。已载入《中国药典1985年版》。

形态:落叶木质藤本,块根纺锤形或圆柱形;枝无毛,略带浅紫色,髓白色;卷须与叶对生,分叉。叶互生,掌状复叶,长6~14cm,宽7~12cm;小叶一部分羽状分裂,一部分羽状缺刻,裂片卵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最长,两侧较小,叶轴有阔翅,裂片基部与叶轴连结处有关节,两面无毛;叶总柄2~5cm,较叶片短。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小,黄绿色,花序梗细长,缠绕,长3~8cm;萼片5浅裂;花瓣、雄蕊各5;花盘明显。浆果,球形或肾形,直径约6mm,熟时白色或蓝色,有针孔状凹点。花期6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780页.图3290)

生境与分布:多生长于路边或山坡林下。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生药

栽培:宜凉爽湿润环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栽种。用种子繁殖,于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直播,按行距0,5m开沟条播,沟深3cm,将种子拌有草木灰或细土播下,薄覆细土,稍加镇压,每亩用种量1~1.5kg。也可在初冬或早春挖其老根,每株分出带芽的根3~4个,按行株距50×33cm穴栽,深5~7cm,每穴栽1株。直播苗高7cm时间苗,以33cm株距定苗。每年返青出苗及冬前休眠时各施肥1次,用人畜类和厩肥沟施。当蔓长1m时,设支架,利于攀援生长。

采集:春、秋季均可采挖,以春季采为好,洗净泥土,切成两瓣、四瓣或斜片,晒干。药材主产于河南、安徽、江西、湖北。

鉴别

性状:块根长圆形或纺锤形,两头较尖,略弯曲,长3~10cm,直径1~3cm;外皮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纵皱纹、细横纹及横长皮孔,易层层脱落,脱落处淡红棕色;纵切片切面周边常向内卷曲,斜切片卵圆形,周边较厚,微翘起或略弯曲。质坚体轻,折断时有粉尘,断面白色或淡红色。气微,味甘。以肥大、断面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 根(中部半径约1.5cm)的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栓细胞,有时脱落。韧皮部射线宽广,韧皮部呈窄条状;形成层呈环。木质部导管稀疏排列,周围有木纤维及木化薄壁细胞。本品薄壁组织中散布有粘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尚有草酸钙簇晶。(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图316) 粉末:淡红棕色,气微,味甘。 ①淀粉粒 极多,单粒棍棒形、长圆形、长卵形、肾形、扁三角形或菱形,小粒圆球形,有的两端尖,有的一端平截或一端狭尖,直径3~26μm,长至25(~43)μm,脐点不明显,层纹不明显;复粒少数,2分粒长轴平行。 ②草酸钙针晶 较多,随处散在或成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有的针晶束连同粘液质从细胞中脱出,粘液质溶解缓慢。针晶长86~169μm,直径约1.5μm。 ③粘液细胞 呈类圆形或椭圆形,长108~224μm,直径66~91μm,内含淡黄色粘液质,有的含针晶束。 ④草酸钙簇晶 散在或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25~78μm,棱角宽大,有的似方晶,或有簇晶与方晶合生。 ⑤导管 主为具缘纹孔导管,直径35~60(~83)μm,具缘纹孔椭圆形或横向延长呈长梭形,排列成梯状或网状,纹孔口线形。另见木薄壁细胞、石细胞、木纤维、木栓细胞。(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31)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性质

含粘液质和淀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67。

药理

本品对痢疾杆菌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白蔹煎剂本身无镇痛作用,但可显著增强黑附片和炙川乌的镇痛作用,拮抗黑附片、炙川乌和炙草乌对离体蛙心的收缩作用[3]

参考文献

[1]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6(8):500。
[2] 中华皮肤科杂志 1957;5(4):286。
[3]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4;(2):28。

药性

性味:苦,微寒。 ①《本经》:“苦,平。” ②《别录》:“甘,微寒。” ③《药性论》:“苦,平,有毒。” ④《滇南本草》:“苦、辛,微寒。” ⑤《本草分经》:“苦、辛、甘,寒。” ⑥《广西本草选编》:“苦,寒。” ⑦《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甘、辛、微苦,微寒。” ⑧《中药大辞典》:“苦、甘、辛,凉。”

归经:心、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本草求真》:“入肝、脾经。” ③《本草撮要》:“入足少阴、厥阴经。” ④《药材学》:“归心、脾、胃、肝经。” ⑤《陕西中药志》:“入心、肝、脾、肺四经。” ⑥《中草药学》:“入心、胃经。” ⑦《中药大辞典》:“入心、肝、脾经。” ⑧《简明中医辞典》:“入心、脾经。” ⑨凌~揆《中药学》:“归心、胃、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生肌止痛。

主治:痈肿,疔疮,瘰疬,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赤白带下,跌打损伤,烧烫伤,下肢溃疡,目赤肿痛。 ①《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 ②《别录》:“下赤白,杀火毒。” ③《药性论》:“治面上疱疮。” ④《日华子本草》“止惊邪,发背,瘰疬,肠风,痔漏,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烫火伤,生肌止痛。” ⑤《图经本草》:“治风,金疮。” ⑥《纲目》:“解狼毒毒。” ⑦《广西本草选编》:“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无名肿毒,痈疮,瘰疬,烧烫伤,扭挫伤。可解海芋毒。” ⑧《杭州植物园药用植物名录》:“泻火散结,生肌,解毒,止痛。治痈肿,颈淋巴结结核,痔漏,水火烫伤,疮口久溃不敛,白带过多,下肢溃疡,疝气,干咳,腰酸乏力等症。” 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支气管炎,赤白带下,痔漏;外用治疮疖肿毒,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烧烫伤。” ⑩《湖北中草药志》:“治诸物哽喉等症。” ⑾《眼科临床药物》:“清热解毒,消肿退赤。治恶疮疔毒,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代赭为使,反乌头。” ②《本草经疏》:“痈疽已溃者不宜服。” ③《本经逢原》:“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非其所宜。” ④《陕西中药志》:“无实火热毒者忌用。” ⑤《广西本草选编》:“孕妇和痈疮已溃者慎服。” ⑥《眼科临床药物》:“虚人胃寒及阴性疮疽禁用。”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①配乌头、黄芩,治痈肿。 ②配白及,治金疮出血。 ③配地榆,治烧烫伤。 ④配龙骨、赤石脂、乌贼骨,治聤耳出脓血。 ⑤配天雄、商陆、黄芩,治白癜风。 ⑥配玄参、木香、赤芍,治瘰疬。 ⑦配阿胶、生地黄,治吐血、咯血不止。

方选和验方: ①白蔹散(《圣惠方》)治白癜风,遍身斑点瘙痒:白蔹90g,天雄90g(炮裂去皮脐),商陆37g,黄芩60g,干姜60g(炮裂、锉),踯躅花37g(酒拌炒令干)。上药捣罗为细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6g。 ②白蔹散(《圣惠方》)治瘰疬生于颈腋,结肿寒热:白蔹、甘草、玄参、木香、赤芍药、川大黄各15g。上药捣细罗为散,以醋调为膏,贴于患处,干即易之。 ③白蔹散(《普济方》)治痈肿:白蔹、乌头(炮)、黄芩各等份,捣末筛,和鸡子白敷上。 ④白蔹散(《仁斋直指方》)治冻耳成疮,或痒或痛者:黄柏、白蔹各15g,为末。先以汤洗疮,后用香油调涂。 ⑤《补缺肘后方》:“治痈肿:白蔹0.6g,藜芦0.3g,为末。酒和如泥,贴上,日3次。” ⑥白蔹散(《鸡峰普济方》)敛疮:白蔹、白及、络石各15g。取干者,为细末,干撒疮上。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湿热白带:白蔹、苍术各6g。研细末,每服3g,每日2次,白糖水送下。” ⑧《安徽中草药》:“治痈疽:鲜白蔹、鲜白及各适量,活蝌蚪5个(如无蝌蚪可不用)。共捣烂外敷,每日换1次。” ⑨《安徽中草药》:“治面部粉刺、酒刺:白蔹、石蜡、苦杏仁各等量。研细末,鸡蛋清调和,睡前涂搽。”

单方应用:新医学习 1972;(1):“治疖,痈,蜂窝织炎,淋巴结炎,各种炎性肿块等急性感染初期:白蔹块根去皮研末,90g(用量可根据炎症面积加减),以沸水搅拌成团后,加75%~95%乙醇调成稠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以愈为度。”

医药家论述

缪希雍《本草经疏》:“白蔹,苦则泄,辛则散,甘则缓,寒则除热,故主痈肿疽疮,散结止痒。盖以痈疽皆由荣气不从,逆于肉里所致;女子阴中肿痛,亦由血分有热之故;火毒伤肌肉,即血分有热;目中赤,亦血热为病,散结凉血除热,则上来诸苦,蔑不济矣。其治小儿惊痫,温疟及妇人下赤白,则虽云惊痫属风热,温疟由于暑,赤白淋属湿热,或可通用,然病各有因,药各有主,以类推之,或非其任矣,尚俟后哲详之。总之为疔肿痈疽家要药,乃确论也。”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