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蔹汤

浏览

白蔹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11味。

白蔹汤的基本资料

白蔹汤(《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白蔹1两,黄芩1两,赤芍药1两,丹参1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痈肿溃后。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至1升半,以帛浸拓肿上,频频换之。

白蔹汤(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漏芦3两,白蔹3两,槐白皮3两,蒺藜子2两(微炒,去刺),五加皮3两,甘草3两(炙微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脚气。脚上生风毒疮,肿疼痛。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1升,去滓,看冷暖,于避风处洗之。

白蔹汤(《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处方白蔹3两,阿胶2两(炙令燥)。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酒、水共1盏,加生地黄汁2合,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如无地黄汁,加生干地黄1分同煎亦得。

白蔹汤相关中药材

1、赤芍药

别名木芍药,红芍药,赤芍,臭牡丹根。

来源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支根,洗净泥土,晒至半干时,按大小分别捆把,再晒至足干。四川地区也有刮去粗皮后再晒干者。

生境分布主产内蒙占、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亦产。其中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所产的赤芍药,以芍药的根为主,部分为草芍药的根。西南一带所产的赤芍药,以川赤芍的根为主。上述商品中,以内蒙古多伦所产的质量最佳,特称为“多伦赤芍”。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两端粗细近于相等,稍弯曲,长10~36厘米,径约6~19毫米。表面暗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横向凸起的皮孔及根痕,具粗而深的纵皱纹,手搓之则外皮易脱落,显出白色或淡棕色的皮层。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粉白色或黄白色,皮层窄,呈类粉红色,中央髓部小,木质部射线明显,有时具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涩。以根条粗长,外皮易脱落,皱纹粗而深,断面白色,粉性大者为佳。

功能主治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⑦《药品化义》:“泻肝火。”

备注陕西、甘肃所产者,尚杂有变叶芍药的根,其形态大多呈纺锤状。在四川除用川赤芍外,有些地区亦有用美丽芍药及毛叶芍药的根者。四川商品并分刮皮赤芍和原皮赤芍两种,刮皮赤芍系除去外皮者,呈圆柱形,表面淡紫红色或肉白色,有顺向皱纹,断面外围淡紫色,内心有淡黄色射线。原皮赤芍系未去皮者,形状相似,但间有叉枝,外表粗皮棕红色或棕褐色。新疆所产者,除上述草芍药外,还用块根芍药,其块根作纺锤形。

2、五加皮

别名南五加皮,刺五加,刺五甲,五谷皮,红五加皮。

来源五加科植物五加或无梗五加、刺五加、糙叶五加、轮伞五加等的根皮。夏、秋采挖,剥取根皮,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湖北、河南、安徽、陕西、四川、江苏、广西、浙江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根皮呈卷筒状,单卷或双卷,长7~10厘米,筒径约6毫米,厚约1~2毫米。夕表面灰褐色,有横向皮孔及纵皱,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淡灰黄色。气微香,味微苦涩。以粗长、皮厚、气香、无木心者为佳。

功能主治祛风湿,壮筋骨,活血去瘀。治风寒湿痹,筋骨挛急,腰痛,阳痿,脚弱,小儿行迟,水肿,脚气,疮疽肿毒,跌打劳伤。①《本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②《别录》:“疗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③《药性论》:“能破逐恶风血,四肢不遂,贼风伤人,软脚,臀腰,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湿内不足,主虚羸,小儿三岁不能行。”④《日华子本草》:“明目,下气,治中风骨节挛急,补五劳七伤。”⑤《纲目)):“治风湿痿痹,壮筋骨。”⑥《本草再新》:“化痰除湿,养肾益精,去风消水,理脚气腰痛,治疮疥诸毒。”⑦《陕西中草药》:“活血消肿。治风湿关节痛,阴囊湿疹,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⑧《云南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骨折,疮毒,疟疾。”

备注此外,五加科下列同属植物的茎皮或根皮,在少数地区亦作五加皮使用:①红毛五加的茎皮,使用于四川,参见“红毛五加皮”条。②白竻的根皮,使用于西南地区民间,参见“刺三甲”条。③乔木五加的根皮,使用于西藏地区。④蜀五加和藤五加的根皮,使用于陕西等地。考诸《本草》记载,五加皮当以上述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根皮为正。但市场上使用较广者,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根皮,商品习称“香加皮”或“北五加皮”。其性状不同,应予区。参见“香加皮”条。

3、槐白皮

别名槐皮,槐皮(肘后方)。

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邪外中,身体强直,肌肤不仁,热病口疮,牙疳,喉痹,肠风下血,疽,痔,烂疮。阴部痒痛,汤、火烫伤。①《别录》:“主烂疮。”②《药性论》:“煮汁淋阴囊坠肿、气痛。主治口齿风疳匿血,以煎浆水煮含之。又煎淋浴男子阴疝卵肿。”③《日华于本草》:“治中风皮肤不仁,喉痹;浸洗五痔并一切恶痔,妇人产门痒痛,汤火疮;煎膏止痛长肉,消痈肿。”④《本草图经》:“治下血。”

4、丹参

别名红根,大红袍,血参根,血山根,红丹参,紫丹参,郄蝉草,赤参;木羊乳,逐马,奔马草,山参,红根,山红萝卜,活血根,靠山红,红参,精选酒壶根,野苏子根,山苏子根,蜜罐头,朵朵花根,蜂糖罐,亦参,木羊乳,紫党参,烧酒壶根。

来源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自11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均可采收,以11月上旬采挖最宜。将根挖出,除去泥土、根须,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阳处。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山西、陕西、甘肃、广西等地。主产安徽、山西、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此外,湖北、甘肃、辽宁、陕西、山东、浙江、河南、江西等地亦产。

性状干燥根茎顶部常有茎基残余,根茎上生1至多数细长的榀。根略呈长圆柱形,微弯曲,有时分支,其上生多数细须根,根长约10~25厘米,直径约0.8~1.5厘米,支根长约5~8厘米,直径约2~5毫米,表面棕红色至砖红色,粗糙,具不规则的纵皱或栓皮,多呈鳞片状剥落.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带角质或纤维性,皮部色较深,呈紫黑色或砖红色,木部维管束灰黄色或黄白色,放射状排列。气弱,味甘微苦。以条粗、内紫黑色,有菊花状白点者为佳。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症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①《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②《吴普本草》:“治心腹痛。”③《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④陶弘景:“渍酒饮之,疗风痹。”⑤《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呜吼。”⑥《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⑦《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冲,惊悸不寐。”⑧《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⑨《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

备注此外,尚有下列几种植物的根,有些地区亦作丹参使用:①甘肃丹参,根呈圆锥形。叶多基生或生于茎的下部,十片三角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心形或戟形。使用于甘肃,宁夏、青海、云南、西藏。②褐毛丹参,叶背面密生褐色柔毛。使用于甘肃、宁夏、青海、云南。③滇丹参,根肉质,肥厚,纺锤形,数个簇生。叶根生,单叶或羽状复叶,单叶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基部微心形,两面多皱纹及微柔毛,边缘有圆齿;羽状复叶有小叶3~5。轮伞花序有花4~6,于茎顶排成疏生的总状花序;花冠青紫色。使用于云南地区。

5、黄芩

别名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腐肠,黄芩茶。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春季至夏初采收(秋季亦可)。选生长3~4年的植株。将根挖出后除去茎苗、须根及泥土,晒至半干时撞去栓皮,再晒至全干。

生境分布生于草原、高燥砾质的山坡。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倒圆锥形,扭曲不直,长7~27厘米,径约1~2厦米。表面深黄色或黄棕色。上部皮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皮细,有顺纹或细皱纹,上下均有稀疏的疣状支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深黄色,中间有棕红色圆心。老根断面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朽片状,习称“枯黄芩”或“枯芩”;或因中空而不坚硬,呈劈破状者,习称“黄芩瓣”。根遇潮湿或冷水则变为黄绿色。无臭,味苦。以条粗长、质坚实、色黄、除净外皮者为佳。条短、质松、色深黄、成瓣状者质次。主产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此外,辽宁、黑龙江亦产。四川、云南所产的黄芩,为植物滇黄芩的根。药材外形相似,但较细,直径一般约0.5~1厘米,常有分枝,断面为极明显的黄绿色,质量较差。

功能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⑦李杲:“治发热口苦。”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备注下列同属植物亦同供药用:①粘毛黄芩,又名:黄花黄芩。形态与黄芩相似,唯植株较矮,高仅10~27厘米。花淡黄色,花萼密被腺毛及柔毛。小坚果被长柔毛。生砂砾地、荒地或草坡。分布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②滇黄芩,又名:西南黄芩。植株矮小,高10~25厘米。茎直立,每节间密被两纵列白色柔毛及腺毛。叶片长椭圆形或广披针形,长达3.5厘米,宽约1.2厘米,全缘或稍具疏齿,两面疏被微柔毛;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冠蓝紫色,外面密被柔毛及腺毛。小坚果椭圆形,棕褐色,被柔毛。生于山区林边或疏林间。分布四川、云南等地。③甘肃黄芩,形态与滇黄芩相近,但叶较宽,呈卵状三角形,叶缘有不等的锯齿,叶柄显著。多生于石山地向阳草坡上。分布甘肃、陕西及山西。④薄叶黄芩,植株较小,高约35厘米。叶较薄,上面无毛或散生短毛,下面叶脉及边缘具短毛,散生腺点。分布东北至宁夏等地。⑤丽江黄芩,茎高20~36厘米,被倒向小疏柔毛。叶近无柄,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花冠黄白色、黄色至绿黄色,常带紫斑。生灌丛、草坡或松林下。分布云南西北部。⑥川黄芩,茎高10~30厘米。叶片大多为卵形。花冠白色、绿白色至紫色、紫蓝色。小坚果卵球形,具瘤。生于草坡、高山森林林缘。分布四川西部。

6、甘草

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基、枝叉、须根等,截成适当长短的段,晒至半干,打成小捆,再晒至全干。也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草”。置干燥通风处,防霉蛀。

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砂质土等地。分布东北、西北、华北等地。主产内蒙古、甘肃;其次为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所产品质最优。

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不分枝,多截成长30~120厘米的段,直径0.6~3.3厘米。带皮的甘草,外皮松紧不等,显红棕色、棕色或灰棕色,具显着的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生,微突起,呈暗黄色。两端切面平齐,切面中央稍陷下。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有一明显的环纹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微具特异的香气,味甜而特殊。根状茎形状与根相似,但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粉草外表平坦,淡黄色,纤维性,有纵裂纹。带皮甘草以外皮细紧、有皱沟、红棕色、质坚实、粉性足、断面黄白色者为佳;外皮粗糙,灰棕色、质松、粉性小、断面深黄色者为次;外皮棕黑色、质坚硬、断面棕黄色、味苦者不可入药。粉草较带皮甘草为佳。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⑤《珍珠囊》:“补血,养胃。”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备注除上述主要品种外,尚有以下向属植物亦入药用。①光果甘草,又名:欧甘草。其特征为局部被有白霜和疏柔毛,不具腺毛,小叶长椭圆形或狭长卵形。荚果长圆形,扁而直或略弯曲。分布新疆。②黄甘草,其特征茎上部被微毛或近无毛.荚果略作镰状弯曲,膨胀,具腺毛。分布甘肃。③胀果甘草,其特征小叶3~5片,稀达7片,下面中脉无毛。荚果长圆形而直,膨胀。分布新疆、甘肃等地。

7、蒺藜

别名刺蒺藜,白蒺藜,硬蒺藜,蒺骨子,刺蒺藜。

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生境分布生于田野、路旁及河边草丛。各地均产。主产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川、山西、陕西。

性状果实由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多数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质坚硬。味苦、辛。

功能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

8、白皮

别名牛千斤。

来源卫矛科植物腾冲卫矛的树皮。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生山谷森林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功能主治止血。治刀伤,水磨浓汁搽,或研细末撒患处。

9、阿胶

别名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

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动物形态详"驴肉"条。

生境分布主产山东、浙江。以山东产者最为著名,浙江产量最大。此外上海、北京、天津、武汉、沈阳等地亦产。

性状呈整齐的长方形块状,通常长约8.5厘米,宽约3.7厘米,厚约0.7或1.5厘米。表面棕黑色或乌黑色,平滑,有光泽。对光照视略透明。质坚脆易碎,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平滑,有光泽。气微弱,味微甜。以色乌黑、光亮、透明、无腥臭气、经夏不软者为佳。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①《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②《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③《药性论》:“主坚筋骨,益气止痢。”④《千金·食治》:“治大风。”⑤孟诜:“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洒服。”⑥《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⑦《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⑧《纲目拾遗》:“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10、白蔹

别名白根,昆仑,猫儿卵,鹅抱蛋,见肿消,穿山老鼠,白水罐,山地瓜,铁老鼠,母鸡带仔,老鼠瓜薯,山栗子,八卦牛,白浆罐,狗天天,癞痢茶,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兔核,人卦牛,地老鼠,野着薯,母鸡抱蛋。

来源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春、秋采挖,除去茎及细须根,洗净,多纵切成两瓣、四瓣或斜片后晒干。

生境分布生长于荒山的灌木丛中。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山西、陕西、广西、内蒙古等地。主产河南、湖北、安徽、江西。此外,江苏、浙江、四川、广西等地亦产。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生肌,止痛,治痈肿,疔疮,瘰疬,烫伤,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①《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②《别录》:“下赤白,杀火毒。”③《药性论》:“治面上疱疮。”④《日华子本草》:“止惊邪,发背,瘰窃,肠风,痔漏,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烫火疮,生肌止痛。”⑤《本草图经》:“治风,金疮。”⑥李杲:“涂一切肿毒,敷疔疮。”⑦《纲目》:“解狼毒毒。”

11、漏芦

别名狼头花,野兰,鬼油麻,独花山牛蒡,和尚头花,鹿骊,和尚头,大头翁,祁漏芦,禹漏芦,龙葱根,毛头。

来源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或禹州漏芦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

性状①祁州漏芦 干燥根呈圆锥形或破裂成较大的块状,多扭曲,长10~30厘米,中部直径1~2厘米。外皮灰褐色或棕黑色,多纵沟及交叉的网状裂纹,时有浮皮,顶端常见灰白色丝状毛茸。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有灰黄色菊花纹及裂隙,中心灰黑色或棕黑色。臭特异,味微苦。以外皮灰黑色、条粗、质坚、不裂者为佳。主产河北、辽宁、山西。此外陕西、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亦产。②禹州漏芦 为蓝刺头的干燥根,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稍扭曲,长10~30厘米,直径1~2厘米。外皮灰褐色或灰黄色,粗糙,有纵皱纹,顶端丛生棕色硬毛,为残存的叶柄维管束,下端偶有分枝。质坚,不易折断,断面外圈褐色,内有黄、黑相间的菊花纹。无臭,味微涩。以条粗、坚实者为佳。主产安徽、湖北、河南等地。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恶疮,湿痹筋脉拘牵,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①《本经》:“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②《别录》:“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③陶弘景:“疗诸瘘疥。”④《药性论t》:“治身上热毒风生恶疮,皮肌瘙痒瘾疹。”⑤《本草拾遗》:“杀虫,洗疮疥用之。”⑥《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通小肠,(治)泄精,尿血,风赤眼,乳痈,发背,瘰疬,肠风,排脓,补血,治扑损,续筋骨,敷金疮,止血长肉,通经脉。”⑦《山西中药志》:“清热凉血,治热毒血痢,鼻衄,血痔,温疫等症。”

备注除上述品种外,在江苏等地尚有以菊科植物东南蓝刺头的根作禹州漏芦使用。在新疆地区又以菊科植物新疆蓝刺头的根作漏芦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