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莲

概况

异名:墨地(《四川中药志》),鹅木塞(藏药名)

基源:为小檗科桃儿七属植物桃儿草的成熟果实。

原植物: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emodi(Wall.)Ying(Podophyllum emodi Wall.ex Royle;Podophyllum emodi Wall,var.chinense Sprague;Podophyllum sikkimensis R.Chatt.et Mukerjee;Podophyllum delavay Franch.),又名蒿果(甘肃)。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60cm。根状茎粗壮,外表淡褐色至红褐色。茎单一,茎部被膜质鞘2~4个。叶常2。生于茎顶;叶柄长,状似茎的分枝;叶片近圆形,3深裂,裂片不再分裂或仅侧生裂片略2裂。花单一,先叶开放;花着生于叶柄的交叉处或稍上方;花梗长2~5cm;花萼早落;花白色,偶为粉红色,倒卵状长圆形,长3~4.5cm,先端圆,基部渐狭;雄蕊6,长约1cm,花药长圆形,花丝基部加宽;雌蕊单一;子房近圆形,柱头盾状,几无花柱。桨果卵圆形,熟时红色。种子多数。花期5~6月。果期7~9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图193)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00~3000m的山地草丛中或林下。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生药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杂质,干燥。

鉴别:果实椭圆形或球形,多压扁,长3~5.5cm,直径2~4cm。表面紫红色或紫褐色,皱缩,有的可见露出的种子。顶端稍尖,果梗黄棕色,多脱落。果皮与果肉粘连成薄片,易碎,内具多数种子。种子近卵形,长约4mm;表面红紫色,具细皱纹,一端有小突起;质硬。种仁白色,有油性。气微,味酸、甜、涩;种子味苦。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鬼臼毒素2.7%~4.2%,去甲基鬼臼毒素、锡金鬼臼毒素(Sikkimotoxin)、去甲去氧鬼臼毒素(De-methyldeoxypodophyllotoxin)、去氧鬼臼毒素、山荷叶素、槲皮素及山柰酚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61。

药性

性味:甘,平。有小毒。

功效:调经活血。

主治:瘀血经闭,难产,死胎,胎盘不下。

用法用量:内服:3~9g,多入丸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