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地菊

概况

异名:龙舌三尖刀、龙舌草、三尖刀、黄花冬菊、黄野蒿(《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尖刀草(《广东潮阳中草药》),黄花龙舌草(《福建民间草药》),黄花蜜菜、瘠草(福建)。

基源:为菊科蟛蜞菊属植物卤地菊的全草。蟛蜞菊属全世界60余种;中国有10种,5种入药。

原植物:卤地菊Wedelia prostrata(Hook.et Arn.)Hemsl.

形态:一年生草本。茎葡匐,长25~80cm,基部有不定根,疏生糙毛。叶无柄或具长1~5mm的短柄,叶片对生,长圆状披针形,长1~4cm,宽4~9mm,边缘有1~3对不规则疏齿,稀全缘,两面密被疣基短糙毛。头状花序单生枝顶或上部叶腋;总苞近球形,直径约9mm,总苞片2层,外层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内层倒卵状长圆形,长4~6mm,被短粗毛;托片折叠成倒卵状长圆形,长6~7mm,被面上端有短糙毛;舌状花一层,黄色,雌性,舌片长圆形,长7~9mm,顶端3浅裂,中裂片小;管状花黄色,两性,长6~7mm,向上渐扩大成钟状、裂片近三角形,疏生毛。瘦果倒卵状三棱形,长约4mm,顶平截,但中央微凹,凹处密被短毛;无冠毛及冠毛环。花期6~10月。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岸干燥的沙土地。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和广西。日本、朝鲜、印度、越南、菲律宾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6~7月采收。

药性

性味:《福建民间草药》:“酸、甘,平。”

归经:《泉州本草》:“入肝、脾二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止咳。

主治:喉蛾,喉痹,白喉,百日咳,肺热喘咳,鼻衄,痈肿,疔疮。 ①《福建民间草药》:“清热解毒。” ②《泉州本草》:“治急性扁桃体炎,扁桃腺周围脓肿,肺炎,支气管炎,喉头炎,喉炎,百日咳,齿龈炎,高血压,肺热咳血,热型哮喘,鼻衄;外治蛇头疔,肚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8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①《福建民间草药》:“治喉娥:鲜卤地菊全草30g(干品18g)和醋煎,再用消毒过的棉签蘸药醋拭患处。” ②《福建民间草药》:“治喉痹:鲜卤地菊全草60g。用冷开水或淘米水洗净并捣烂,绞汁,和等量的冬蜜调服。或取鲜的全草15g(干品9g),和醋煎开,漱喉。” ③《福建民间草药》:“治肺病痨热:鲜卤地菊全草60g,洗净并捣烂,绞汁,和等量冬蜜,开水冲服,日服2次。” ④福建《民间实用草药》:“治白喉:卤地菊45g,冰糖15g,开水300ml冲炖服。” ⑤福建《民间实用草药》:“治百日咳:卤地菊15g,山东梨3片。炖服。” ⑥福建《民间实用草药》:“治麻疹初起:卤地菊煎汤代茶。” ⑦《泉州本草》:“治肺炎高热喘咳:卤地菊全草30g(儿童减半)。洗净,捣烂绞汁,调蜜炖热温服,日2次。” ⑧《泉州本草》:“治白痢:鲜卤地菊全草45g,水600ml,煎成300ml,泡乌糖内服。” ⑨《泉州本草》:“治乳腺炎:酌取鲜卤地菊叶及嫩芽和稀饭捣烂敷患处。” ⑩《泉州本草》:“治蛇咬伤:鲜卤地菊全草60g,洗净,捣烂和酒绞汁内服,渣敷患处。” ⑾《泉州本草》:“预防白喉:用鲜卤地菊全草15~30g(干品减半)洗净切碎,加水煎取20ml(儿童减半),每天1次,连服3天;或将全草榨汁,加相当于药汁1/4的醋调匀,用棉签蘸药液涂搽咽喉部及扁桃体,每天1~2次,连搽3~6天。” ⑿《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咯血:卤地菊15~30g,水煎服。” ⒀《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高血压:卤地菊15~30g,水煎服。” ⒁《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疔疮疖肿:卤地菊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