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箭木

概况

异名:鸡尾木(《云南药用植物名录》),小霸王(云南思茅)。

基源:为大戟科海漆属植物绿背桂花的全草。

原植物:绿背桂花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is Lour.var.viridis(Pax et Hoffm.)Merr.

形态:常绿灌木,高1~2m,全株无毛。叶对生,偶有互生或轮生,具柄;叶片纸质,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稀为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5cm,宽1.5~4.5cm,顶端渐尖、急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具细而浅的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苞片长于花梗,雌花苞片短于花梗,苞片基部各具1枚腺体;小苞片2,线形,基部有2枚腺体;萼片3,边缘具小齿;子房近球形,花柱3,基部多少合生。蒴果球形。花期5月,果期7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615页.图2959)

生境与分布:生于山谷林下或沟谷灌丛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越南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多鲜用。

化学性质

根含莽草酸、1-环己烯-1羧酸-5-羟基-3,4-异亚丙基-二氧(5-Hydroxy-3,4-isopropylidene-dioxy-1-cyclohexene-1-carboxylic acid)、氧-双(5-亚甲基-2-呋喃醛)、β-谷甾醇、二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十八烷酸、三十一烷等。

参考文献

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5):292。

药性

性味:辛,温。有大毒。

功效:杀虫止痒。

主治:牛皮癣,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量:外用:取鲜毒箭木叶适量与酸糟(用稀饭加酵母发酵4~6天即成),共捣烂与5%硫黄粉调匀外敷。

使用注意:不宜敷到健康皮肤上,4~8小时除去;敷后有灼辣痛感,起泡,可用紫药水外涂,或用十大功劳,水煎外洗。忌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