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蒿

概况

异名:齐头蒿(唐《新修本草》),水辣菜(《救荒本草》),土柴胡(《陆川本草》),猴掌草(《江西民间草药》),菊叶柴胡(《广西中草药》),流尿蒿(《四川中药志》),臭艾(《闽东本草》),熊掌草(《江苏药材志》),鹅草药(《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脚板蒿(《湖南民间药物资料》),胃痛灵(瑶族名)。

基源:为菊科蒿属植物牡蒿的全草。

原植物:牡蒿Artemisia japoniica Thunb.

历史:牡蒿首载《别录》,列下品;《唐本草》:“牡蒿,齐头蒿也,所在有之,叶似防风,细薄无光泽。”《纲目》:“齐头蒿,三,四月生苗,其叶扁而本狭,末奓有秃岐……秋开细黄花,结实大如车前,而内子微不可见,故人以为无子也。”据上描述及附图,并与现今商品药材对照。古今药用牡蒿,皆为本品。

形态:多年生草本,植株有香气。根茎短,直径3~8mm,常有若干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50~130cm,紫褐色,初时被微柔毛,后无毛。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短柄,叶片倒卵形,长4~7cm,宽2~3cm,自叶片上端斜向基部羽状深裂或半裂,花期凋落;茎中部叶近于无柄,叶片匙形,上端有3~5斜向基部的浅裂片,常有线形假托叶;苞片叶长椭圆形至线状披针形,不分裂。头状花序多数,卵球形,直径1.5~2.5mm近无梗,基部有线形小苞叶,于茎顶组成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较小,长卵形或宽卵形,背面无毛;雌花3~8朵,花冠狭圆锥状,2~3齿裂,花柱伸出花冠外;两性花5~10朵,不孕;花冠管状,花药线形,顶端附属物尖,退化子房不明显。瘦果小,倒卵形。花期8~9月,果期9~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527页.图6467)

生境与分布:生于丘陵山坡疏林下或路旁灌丛中。除黑龙江、吉林、青海和新疆外,几遍布全中国。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也有分布。

生药

栽培:牡蒿适应性较强。宜在土层深层,肥沃而向阳的土地种植。用种子繁殖,在3~4月播种,按行株距50×33cm点播,深3~4cm,每亩用种量250g左右。出苗后,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每穴留苗2~3株。4~7月追肥2~3次,用人畜粪水追施。栽后每年结合中耕除草与收获进行追肥。一般栽后3~4年,需翻蔸另种。

采集: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药材主产于江苏、四川。本品在上海、江苏、四川等地均作青蒿用。

鉴别:茎圆柱形,直径1~3mm,表面黑棕或棕色,质坚硬,折断面呈纤维状,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残留的叶片黄绿色至棕黑色,多破碎不全,皱缩卷曲,质脆易脱。花序黄绿色,苞片内可见长椭圆形褐色种子数枝。气香,味微苦。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性质

含挥发油,成分有蒿醇,β-波旁老鹳草烯、玷烯、金合欢乙酸酯、石竹烯,三环茚须芒烯(Tricyclovetivene)、β-葎草烯,ε-,δ-和γ-毕澄茄烯,α-和β-蒎烯,莰烯,柠檬烯,1,8-桉叶素,蒿酮(Artemisa ketone),α-侧柏酮[1,2]

参考文献

[1] CA 1970;73:35543。
[2]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80。

药理

煎剂1:800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1],乙醇或丙酮提取物有抗红色毛癣菌的作用[2]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137。
[2]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1127。

药性

性味:苦、微甘,寒。 ①《别录》:“苦,温。” ②《纲目》:“苦、微甘,温。” ③《医林纂要》:“辛、苦,寒。” ④《四川中药志》:“平,淡。”

功效:清热,解表,凉血,杀虫。

主治:感冒发热,劳伤咳嗽,潮热,中暑,疟疾,高血压病,口疮,疥癣,湿疹。 ①《别录》:“充肌肤,益气,令人暴肥。” ②《纲目》:“擂汁服,治阴肿。” ③《医林纂要》:“治口疮,除疳,去虫。” ④《分类草药性》:“治伤寒结胸,热症发狂,补五劳七伤,治痔疮,酒毒,下血。” ⑤《陆川本草》“祛风发散,解表退热。治感冒身热头痛。” ⑥《江西民间草药》:“小儿食积痞块发热。” ⑦《四川中药志》:“能清血热、肝热,退潮热。治咳嗽,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或捣汁。外用: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浙江药用植物志》:“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牡蒿、侧柏叶各30g,鲜麻根90g。水煎服。” ②《浙江药用植物志》:“治肺结核潮热,低热不退:牡蒿、枸杞根各15g。水煎服。” ③《浙江药用植物志》:“治毒蛇咬伤:鲜牡蒿捣烂敷患处,干则更换;另用鲜牡蒿30g,细辛3~6g,金银花12~15g,大黄15~21g。水煎冲烧酒,早晚各服1次。” ④《海上名方》:“治疟疾寒热;牡蒿根、滴金根各60g。擂生酒150ml,未发前服;以滓敷寸口。” ⑤《安徽中草药》:“治风湿痹痛:鲜牡蒿、桑枝薏苡仁各30g,路路通12g。水煎服。” ⑥《安徽中草药》:“治阴部湿肿:牡蒿、地肤子、薏苡仁各15g。水煎服。” ⑦《安徽中草药》:“治扁桃体炎:鲜牡蒿、鲜土牛膝各30g。水煎服。” ⑧《安徽中草药》:“治疟疾:鲜牡蒿、马鞭草各30g。于发作前3小时煎服。” ⑨《安徽中草药》:“治毒蛇咬伤:鲜牡蒿捣烂敷患处;另用鲜牡蒿、金银花、蒲公英各30g,生甘草9g。煎水当茶饮。”

单方应用:①《简明中医辞典》:“治感冒发热,小儿疳热,潮热:牡蒿4.5~9g。水煎服。” ②江西《草药手册》:“治寒湿浮肿:牡蒿鲜根30~60g,水300ml煎至150ml,黄酒冲饮服。”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疥疮湿疹:牡蒿煎水洗患处。” ④《安徽中草药》:“治外伤出血:鲜牡蒿捣烂敷伤口,压迫止血。” ⑤《安徽中草药》:“治鼻衄:鲜牡蒿叶揉烂塞鼻。”

食疗:《闽东本草》:“治妇人血崩:牡蒿30g,母鸡1只,炖熟后去渣,食鸡肉与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