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伞

概况

异名:公接骨丹(《贵州草药》),惊风草(贵州),一把伞(贵州、云南),小凉伞(广西)。

基源:为报春花珍珠菜属植物狭叶落地梅的根或全草。

原植物:狭叶落地梅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var.stenophylla Franch.(L.tnentaloides Hemsl.),又名狭叶排草(《中药大辞典》),伞叶排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多年生草木,全株无毛。茎单生或数茎丛生,不分枝,高15~30cm。茎上部叶6~18枚,轮生茎端,线状披针形至宽披针形,稍带革质,长4~13cm,宽1.2~3.5cm,顶端渐尖,基部渐狭,几无柄。下部叶对生或3枚轮生,退化成鳞片状。花集生于茎端,有时也生于近顶端的1~2轮鳞片状叶腋中,花萼5深裂,裂片狭披针形至披针形,长6~8mm,花较大,长可达17mm,花梗长可达3cm,花冠黄色,5深裂,裂片卵状矩圆形,稍长于花萼。蒴果球形,5瓣裂。花期5~6月,果期7~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273页.图4500)

生境与分布:生于林下及沟边阴湿处。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生药

采集:全年可采根或全草。

药性

性味:①《贵阳民间药草》:“辛、温。” ②《贵州草药》:“温,苦、辛。”

功效:祛风,活血。

主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小儿惊风。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全草:祛风镇静,治风湿疼痛,半身不遂。” ②《贵州民间药草》:“根:祛风行血,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 ③《贵州植物药调查》:“全草:治跌打,接骨。” ④《贵州草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定惊,生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6~30g;或浸酒。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民间药草》:“治风湿麻木:追风伞根15g,红活麻15g,大风藤30g,泡酒250g,每次服60g。” ②《贵州民间药草》:“治风湿瘫痪:追风伞根、藤五加、大风藤、阎王刺、姨妈菜各60g。水煎服,每天1服;水煎服3次后,再煎水洗,连续使用。” ③《贵州民间药草》:“治小儿惊风:追风伞根9g,金钩连9g,水煎服。” ④《贵州草药》:“治骨折:追风伞、岩豇豆、红四块瓦等份。晒干研末,调酒外包;若破口骨折,用开水调敷包扎,1日1换。”

单方应用:①《贵州草药》:“治跌打劳伤:追风伞根30g。泡酒服。”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追风伞15~30g。水煎服;外用适量。”

食疗:《贵州民间药草》:“治脚抽筋:追风伞根60g,伸筋草15g。煨猪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