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兰

概况

异名:山乌龟、吊金龟(贵州),金线吊乌龟(四川)。

基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汝兰的块根。

原植物:汝兰Stephania sinica Diels

形态:稍肉质落叶藤本;全株无毛;枝肥壮,常中空,有稍粗的直纹。叶干时膜质或近纸质,三角形至三角状近圆形,长10~15cm,宽度常大于长度,顶端钝,基部近截平至微圆,边缘微波状至全缘;掌状脉向上的5条,向下的4~5条,稍阔而扁,网脉在背面明显;叶柄长30cm,千时扭曲,明显盾状着生。复伞形聚伞花序腋生,总梗和伞梗均肉质;雄花萼片6,干时透明,倒卵状长圆形,长1~1.3mm,内轮稍阔;花瓣3,有时4,倒卵形,里面有2个大腺体,长约0.8mm;聚药雄蕊长0.7~0.8mm;雌花萼片1,微小,花瓣2,里面的腺体有时不很明显。果序梗长5cm,伞梗长1~1.5cm;果梗肉质,干时黑色。核果的内果皮长6~7mm,较厚,背部2侧各有小横肋状雕纹15~18条,小横肋中段低凹至近断裂,胎座迹不穿孔。花期6月,果期8~9月。(图见《云南植物志》.第3卷.249页.图版70.1-3)

生境与分布:生于次生林的沟谷边。分布于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

生药

采集:六月采根,切块,晒干。

鉴别:干燥根,呈块状,最粗者径达30cm,外表褐黑色,多皱纹及凹沟。质硬。断面白色,多粉质。味苦。

药性

性味:苦、辛,凉。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解毒。

主治:风湿关节痛,中暑,痢疾,痈疖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