蘡薁

概况

异名:山蒲桃(《本草拾遗》),山红草、山苦瓜(《泉州本草》),山葡萄,野葡萄,山苦瓜(《福建药物志》)。

基源:为葡萄科葡萄属植物蘡薁的茎、叶、果。

原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 Hance

历史:蘡薁一名,首见于《山海经、中山经》谓:“……少陉之山之岗草,实如蘡薁”。其形态特征未予描述。《诗经:幽风》有:“六月食及薁”,与薁究为何种植物?薁是否即蘡薁,历来说法不一。就历代本草新载蘡薁,所指也不一致。如《唐本草》:“蘡薁蔓生、苗叶与葡萄相似而小,亦有茎大如碗者,冬月惟叶凋,而藤不死,藤汁味甘,子味甘酸,即千步蘽也。”根据藤汁味甘,茎大如碗,子味甘酸等特征来看,很难认为是葡萄属植物。《本草拾遗》谓:“苏恭注,千步蘽即蘡薁,妄言也,千步蘽藤如葛,而叶背白,子赤可食,蘡薁藤斫断通气,更无甘汁”。《开宝本草》注:“蘡薁为山葡萄,亦堪作酒”。《图经本草》亦谓:“蘡薁,子生江东,实似葡萄,小而味酸,亦堪为酒。”李时珍谓:“蘡薁野生林野间,亦可插枝,蔓叶花实与葡萄无异,其实小而圆,色不甚紫也。《诗经》云,六月食薁即此,其茎吹之,气通草也。”根据以上四家本草新载蘡薁特性与现代蘡薁基本相符,但《唐本草》所载究为何种植物,还有待研究。李时珍将《诗经》的薁与蘡薁等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形态:木质藤本,髓部棕色,无皮孔,表皮呈片状脱落;嫩枝、花序、叶柄均被锈色或灰白色绒毛,后渐脱落;卷须与叶对生,有1分枝或不分枝。叶宽卵形,长4~8cm,宽3~5cm,3深裂直达叶片中部,裂片基部收缩,凹缺较大,菱形,3裂或有缺刻状粗齿,侧生裂片2裂或不裂;上面疏生短毛,下面被锈色或灰色绒毛,叶柄长1~3cm。圆锥花序,长5~8cm,与叶对生,轴和分枝被短柔毛;花萼盘状,全缘;花瓣5,顶端粘合成帽状脱落;雄蕊5,与花瓣对生;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浆果暗紫色,直径8~10mm。花期5~6月,果期9~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771页.3271图)

生境与分布:生长于路边,沟边,坡地及丘陵地灌丛中。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四川、云南诸省区。

生药

采集:7~8月采收茎叶,晒干或鲜用。

化学性质

果实含糖分10%、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鞣质、脂肪、蜡、色素、维生素。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539。

药性

性味:《纲目》:“甘,平。” 《全国中草药汇编》:“酸、甘、涩、平。”

功效:祛湿,利小便,解毒。

主治:淋病,痢疾,痹痛,痫症,哕逆,瘰疬,乳痈,湿疹,臁疮。 ①《唐本草》:“治哕逆大善,伤寒后呕哕更良。” ②《本草拾遗》:“汁滴目中,治热翳赤障。” ③《纲目》:“止渴,利小便。” ④《福建中草药》:“凉血止血,消肿解毒。”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肝炎,阑尾炎,乳腺炎,肺脓疡,多发性脓肿,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疮痈肿毒,中耳炎,蚊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取汁点眼、滴耳。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中国民间草药方》:“治血瘀头痛:蘡薁12g,白鸡冠花12g,鹿角霜12g,夏枯草12g。将药物煎服,1日2次。” ②《中国民间草药方》:“治外痈:蘡薁叶20g,凤尾草20g,鸡肠草20g,三叶藤20g。将药物捣烂,外敷贴患处。” ③《中医药实验研究》:“治血淋:蘡薁藤15g,车前草15g,凤尾草9g,小蓟9g,藕节15g,水煎服。” ④《泉州本草》:“治乳风(乳腺炎)、风眼:干蘡薁全草、蒲公英、山甘草头各21g,清水煎服。”

单方应用:①《补缺肘后方》:“治卒呕又厥逆:蘡薁藤断之当汁出,器承,取饮30ml。” ②《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蘡薁全草60g,水、酒各半煎服。” ③《泉州本草》:“治皮肤湿疹:鲜蘡薁叶捣绞汁抹患处。” ④《泉州本草》:“治脚臁疮久久不愈:鲜蘡薁叶捣敷患处,以愈为度。” ⑤《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治外伤出血:蘡薁叶晒干研粉,外用。” ⑥《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耳痛:新鲜蘡薁藤洗净,截取1段,以一端对患者耳道,以口从另一端吹之,使藤汁滴入耳内。” ⑦《江西民间草药》:“治痢疾:蘡薁茎30g,水煎。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30g调服。” ⑧《江西民间草药》:“治风湿性关节痛:蘡薁茎45g,酒、水各半煎2次,分服。” ⑨《江西民间草药》:“治羊痫风:鲜蘡薁茎(拣粗大的去皮)90g,水煎2次分服,每日1剂,连续服用3~5剂。” ⑩《福建药物志》:“治崩漏:蘡薁叶研末,每次9g,热酒冲服。”